察颜观色还是察言悦色(察颜观色的本领)
察颜观色还是察言悦色(察颜观色的本领)可是历史就是这样吊诡,和坤最后被嘉庆查办,以至五十多岁就不得善终,现在人们总结很多原因,说他是大贪官,以至于民怨难平。我却不这么认为,和坤跌倒的原因就在他是乾隆的宠臣,他越得乾隆的欢心,就越不容于新的主子。最近看到和坤的经历,和坤是道上高手。他年轻时其实也算是家道中落,后来有机会成为宫中的侍卫。他的等级很低,难得碰到皇上。但他善于察颜观色,逮到机会接近了乾隆,以至一步登天。可是这些到了现在,反倒在影视剧里表达不出来,或者说表达的不够充分了。有一点在那个音频节目里提到。我们也有职场剧,我们的职场剧拍得最好的是关于权力斗争的剧。这样的剧其实有很多,如果你挑一部真实反映农村的剧,即使是反映乡村爱情的,村里面各种人物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绝不亚于美国总统竞选。我活到中年,也学不会那些套路。我们文明的一大成果让我完全提不起兴趣。我对这些东西最深的理解就到民国李宗吾的“厚黑学”为止。
此前听一档音频节目,谈职场剧。他们从韩国的《未生》,日本的《半泽直生》说起,后来不知怎么的,竟然又扯到了中国的职场剧。几个人的观点是中国的职场剧往往只是借职场的皮,其实想表达的还是关于爱情,亲情之类的东西。
回顾一下自己看过的几部有限的国产剧,确实如此。《都挺好》里有职场的部分,但更多地是写主角们的亲情,爱情等。《精英律师》里的靳东演的律师基本没有碰到工作中的专业难题,有的一般是感情的冲突。
这不是太好理解的情况。
《古文观止》里开始就有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在弟弟的多次挑衅下,作为国主的哥哥隐忍不发,最后抓住时机,一举歼灭弟弟。我初读这篇文章就后脊背发凉。这可是几千年前春秋时期人们写下来的东西。这里面的权谋、人性放在马基雅维利的书里,秒杀一干欧洲君主。
可是这些到了现在,反倒在影视剧里表达不出来,或者说表达的不够充分了。
有一点在那个音频节目里提到。我们也有职场剧,我们的职场剧拍得最好的是关于权力斗争的剧。这样的剧其实有很多,如果你挑一部真实反映农村的剧,即使是反映乡村爱情的,村里面各种人物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也绝不亚于美国总统竞选。
我活到中年,也学不会那些套路。我们文明的一大成果让我完全提不起兴趣。我对这些东西最深的理解就到民国李宗吾的“厚黑学”为止。
最近看到和坤的经历,和坤是道上高手。他年轻时其实也算是家道中落,后来有机会成为宫中的侍卫。他的等级很低,难得碰到皇上。但他善于察颜观色,逮到机会接近了乾隆,以至一步登天。
可是历史就是这样吊诡,和坤最后被嘉庆查办,以至五十多岁就不得善终,现在人们总结很多原因,说他是大贪官,以至于民怨难平。我却不这么认为,和坤跌倒的原因就在他是乾隆的宠臣,他越得乾隆的欢心,就越不容于新的主子。
现在我们努力做一个的专业人,有专业技能的人。我想,究其根源,还是不想把命运放在一个人身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