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水貂皮(东北人如何蜜汁爱貂)
极品水貂皮(东北人如何蜜汁爱貂)所以说,让·杜雅尔丹算得上史上混的最差的奥斯卡影帝。与他类似的是卡西·阿弗莱克,作为多年小配角,终于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眼看着完成了漂亮的咸鱼大翻身的机会。原版卡西·阿弗莱克可以大展身手了。结果,转身撞上了Me2运动,而且他还死硬。这下可好,奥斯卡小金人,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将希望变成了失望。但是,卡西·阿弗莱克与让·杜雅尔丹比起来,卡西是外在原因,多少可以辩解一下,而让·杜雅尔丹则毫无外在原因,各种都摆在面前,结果还混的这么差,就只能说是自己实力存在问题了。起码,卡西·阿弗莱克在之后的《鬼魅浮生》里依旧有上佳表现。《老人与海》里的表现也还不错。实力上没问题,只是外界不再给机会而已。让·杜雅尔丹的胜出是完胜,《大艺术家》实在是太棒了,现在看都一点不过时,而让·杜雅尔丹的表现也过于惊人。但是,之后在好莱坞,让·杜雅尔丹没有主演过一部影片,连像样的配角都没有。只在《盟军夺宝队
海南电影节的“金椰奖”竞赛单元剧情长片入围名单里,最终获奖的是《气球》。目前还没有看到,据看过的朋友都说很赞,名至实归。因为没有看到,暂不多说。感兴趣的这个名单里的另外一部,即《鹿皮》。今天,就来说说这部片。
一。
关注《鹿皮》,主要在于主演是让·杜雅尔丹,他是2012年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帝得主。
对电影人来说,能够获得奥斯卡影帝,将会成为一辈子的荣耀。但对于让·杜雅尔丹来说,却有些苦涩。
目前来说,全球的电影制作中心是好莱坞,所以看起来仅仅是好莱坞自己玩的奥斯卡就成为了当今电影世界中至高无上的奖项。尽管欧洲有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而且是艺术之上的威权,但与奥斯卡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获得了三大电影节的影帝,与收获奥斯卡影帝,分量是不一样的。这一点,非常类似美国的NBA,尽管是美国人的职业联盟,但全球任何地方的联赛都比不过NBA。奥斯卡的优点在于它很好地平衡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分界,不唯艺术至上,也不偏重于商业,而是达成了一个很好的平衡。而欧洲三大电影节,则更偏重于艺术,讲究电影的前沿性与内涵性,更纯正一些。不过,这也源于欧洲的电影市场过于狭小,商业大制作也没有用武之地,追求艺术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好莱坞既能容得下艺术追求,又有宽阔的市场空间,于是诞生了大批欧洲电影无法企及的电影作品。因此,奥斯卡也就成了电影世界里最优质的大奖。
让·杜雅尔丹能够收获一枚货真价实的奥斯卡影帝,按说怎么吹都不为过,吹上一辈子都没什么错。但娱乐圈风水轮流转,三两年没啥实力作品持续输出,影响力就会大减。让·杜雅尔丹就是如此,凭借《大艺术家》,在2012年风光无限,拿奖拿到手软。但是,之后,再没能贡献出类似《大艺术家》这样的实力作品,没能守住一线巨星的地位,慢慢只能在小制作中厮混了。
现在来看,《大艺术家》更像是偶然爆发,是一个意外。又恰逢那一年是电影的小年,于是《大艺术家》出色的品质就脱颖而出,无往而不胜。就奥斯卡影帝的竞争者来说,那一年里,让·杜雅尔丹的对手们是乔治·克鲁尼(《后人》)、布拉德·皮特(《点球成金》)、德米安·比齐尔(《更好的人生》)、加里·奥德曼(《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现在再去回顾那年的那些作品,再选一次,最终的胜出者依旧会是让·杜雅尔丹。那一年而已,堪堪能与让·杜雅尔丹竞争的,是乔治·克鲁尼,但《后人》现在来看,也不过耳耳。至于其他几位的表现,其实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够完美。《点球成金》的布拉德·皮特显然不是最好的皮特。加里·奥德曼第一次获得提名,实力是有的,但剧中他的戏份不够,妨碍了他的胜出。至于德米安·比齐尔,能够获得提名,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
让·杜雅尔丹的胜出是完胜,《大艺术家》实在是太棒了,现在看都一点不过时,而让·杜雅尔丹的表现也过于惊人。但是,之后在好莱坞,让·杜雅尔丹没有主演过一部影片,连像样的配角都没有。只在《盟军夺宝队》《华尔街之狼》里打了下酱油,毫无出彩之处。他自己做导演,兼任编剧及主演的《不忠》,也没有能够赢得大众的认可。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名声,迅速就消散了。不到两年,就再次沦为小制作里的主角了,难以与大制作及优质作品结缘。
所以说,让·杜雅尔丹算得上史上混的最差的奥斯卡影帝。与他类似的是卡西·阿弗莱克,作为多年小配角,终于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眼看着完成了漂亮的咸鱼大翻身的机会。原版卡西·阿弗莱克可以大展身手了。结果,转身撞上了Me2运动,而且他还死硬。这下可好,奥斯卡小金人,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将希望变成了失望。但是,卡西·阿弗莱克与让·杜雅尔丹比起来,卡西是外在原因,多少可以辩解一下,而让·杜雅尔丹则毫无外在原因,各种都摆在面前,结果还混的这么差,就只能说是自己实力存在问题了。起码,卡西·阿弗莱克在之后的《鬼魅浮生》里依旧有上佳表现。《老人与海》里的表现也还不错。实力上没问题,只是外界不再给机会而已。
可怜的让·杜雅尔丹就在《大艺术家》里短暂爆发之后,再次蛰伏了起来。直到了2019年,这一年里,他遇到了罗曼·波兰斯基及昆汀·杜皮约,这两位都是艺术大师,尤其是前者。在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我控诉》里,让·杜雅尔丹当仁不让地担任了主角,而且表现甚佳,还入围了第32届欧洲电影奖的影帝。而且本片,也入围了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算是近些年难得一部力作。再就是,与昆汀·杜皮约合作拍摄了《鹿皮》,这是一部怪异的奇特的艺术片,让·杜雅尔丹终于又可以肆意地放纵开表演了。
二。
《鹿皮》究竟讲了什么呢?
为了中国观众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观众更好地理解《鹿皮》的故事,容我先借喻一下东北人对貂的蜜汁依恋。
在某论坛网站上有一个被浏览45w次的一道未解之谜:
“为什么东北人对穿貂如此的执着,有个貂对东北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的,东北人对貂的迷恋已经成为一个谜。有人说:在东北,一个女人如果不能拥有一个貂,她的人生就不完整。
在东北,貂儿,就意味着一切!因为,貂儿意味着保暖,意味着时尚,意味着气质,意味着地位。它是光是电,是神话;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是天上的太白仙。
有关东北人与貂的关系,诞生出太多话题里。
这里,不多做解释,毕竟温度可以解释一切。实际上,曾经,东北人不仅穿貂,还穿虎皮、狗皮、狐狸、羊皮等一些可以御寒的皮草。只是,到了现代,只有貂代表了时尚被留了下来,其他皮则因为不够档次或者因为压根搞不到而被淘汰了。
回到《鹿皮》上,可以借用东北人对貂的蜜汁依恋,来形容本片故事男主角对鹿皮服装的蜜汁依恋。一般东北人对貂的迷恋,在于貂可以展现自己的地位,代表了派头,代表了地位。《鹿皮》中的男主角同样如此,鹿皮可以填满他的孤独,可以满足他的占有欲,可以成为他的小情人。
当他花高价买下了一件鹿皮恰克衫之后。他希望他能够成为这个世界上杜一无二的男人,甚至,要求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够再拥有恰克衫。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开始他见人穿恰克衫就买下来。当钱用光之后,就开始用电风扇做了一把刀,凡看到穿恰克衫的人,就将其杀死。真是一个疯狂的家伙!
如果,整部电影里只有让·杜雅尔丹一个疯子,那还不算完。除了他,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在酒吧里遇到的女招待。原本,他买下鹿皮恰克衫的时候,人家还赠送了一个数码相机。有了这玩意,他打算将自己的帅姿拍下来,反复欣赏,还给人一起欣赏。对于别人,他骗人说他在拍一部电影。结果,酒吧的女招待曾经学过电影剪辑,她看到了这个穿鹿皮恰克衫的男人后,告诉他想做他的搭档,好替他剪片。于是,两个人玩起来了《买凶拍人》的勾当。男人一边杀人,一边拍下来,然后交给女招待。女招待则看这样的视频入了迷,希望他能够拍的更多,镜头更近一些。
真是一个谜一样的故事,谜一样的男女,谜一样的故事。
它相当前卫,消解掉了电影存在的意义。对于一般人来说,电影就是为了叙述,在于造梦。但《鹿皮》却不是,他讲了一个非常无意义的故事,拍了一部看似无意义的电影,它似乎在述说着疯狂的拜物教,还有人性的孤独,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就是导演非常随性地去拍,用荒诞来对面荒诞。既不造梦,又不批评,也不赞美,就是让故事那么突兀地存在着。让电影成为很纯粹的电影,成为艺术家表达自我的呈现形式。
不能说这样做没有意义,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荒诞而前卫,以非常独特的形式存在着。
就像前几天在美国那根价值12万美金的香蕉。原本,意大利艺术家毛里齐奥·卡泰兰创作了一幅作品——《喜剧演员》,并让它在美国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上展出,该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段灰色胶带及一根香蕉。结果,时间到了12月7日,一位行为艺术家大卫·达图那来到了现场,并一把撕下墙上的那根价值12万美元的香蕉,并当众吃个干净。当时,达图那走到前方撕掉胶带,接着边撕香蕉皮,边说他在表演艺术,围观群众纷纷拿出手机全程拍下。纽约贝浩登画廊执行总监勒博夫闻讯走了过来,先惊呼“你在开玩笑吗?”然后双手一摊、一脸无奈地要达图那跟她走。达图那却表示,他这么做,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名字叫为《饥饿艺术家》。达图那强调,香蕉只是一个实体的工具,他吃下去的是艺术的概念,而不是搞破坏。
这番闹剧,怎么解释都可以,反正都是艺术。一个普通的香港被贴在了墙上,就成为了价值12万的艺术品,另外一个人过来把他吃掉,又形成了一件新的艺术品。艺术,就是这么被呈现了出来,孰是孰非?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到底何为艺术?
《鹿皮》就像那个被贴在了墙上的香蕉一样,以一种怪异的姿态在呈现着它的艺术性。存在着可阐释及不可阐释性,它的艺术性,需要观众的互动,对观众来说,你怎么解释,它就是什么。
所以,对于昆汀·杜皮约来说,这绝不是瞎拍,而是存在着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要不然,怎么可能这片入围了戛纳电影节。
三。
海南电影节,也把《鹿皮》纳入了主竞赛单元,真是让人大为惊奇。
作为一个全新的电影节,而且是对此设立竞赛单元,设立了“金椰奖”。作为新锐电影节,而且是中国的电影节,按说应该以稳为主,多选一些《气球》这样的作品为好。
但《鹿皮》还是入围了,而且还进入了主竞赛单元。不得不说,海南电影节还挺多远的,而且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由于《鹿皮》过前卫,过于晦涩,最终没能获奖,也很容易理解。不过,它能够通吃戛纳与海南电影节这样既古典又新锐的电影节,已经足够了,存在的价值已经充分被证明。
至于让·杜雅尔丹,表现当然没有《大艺术家》那么好。但在本片之中,他的确收放自如,将一个性情乖张的男人,表现的很透彻。
很难说本片值不值得推荐,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当然是不推荐,毕竟太难看得懂。对于资深影迷,当然是推荐了,因为它可以检验影迷究竟是真迷还是假迷,检验下对电影艺术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