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演变史(甲骨文上的辉煌)
甲骨文演变史(甲骨文上的辉煌)36.5甲骨文字形举例甲骨文是商代实际使用的成熟文字,已开始脱离图像文字范畴,形体结构已由独立体趋向合体,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和转注等汉字构造的基本形式已在其中具备,与后世汉字之间形成演变谱系,可以步步还原。任何一个民族的初始文字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中国文字萌芽很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甲骨和陶片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贾湖契刻、庄桥坟刻符、陶寺朱书,这些刻划文字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它们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36.3庄桥坟刻符36.4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
甲骨文,是盛行于中国商代盘庚时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古老文字,距今有3300多年的历史,因绝大部分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且文字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36.1常见的商代有字甲骨形状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故有"最早的汉字"、"汉字鼻祖"之称。
36.2贾湖契刻
任何一个民族的初始文字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中国文字萌芽很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甲骨和陶片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贾湖契刻、庄桥坟刻符、陶寺朱书,这些刻划文字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它们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
36.3庄桥坟刻符
36.4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扁壶.
甲骨文是商代实际使用的成熟文字,已开始脱离图像文字范畴,形体结构已由独立体趋向合体,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和转注等汉字构造的基本形式已在其中具备,与后世汉字之间形成演变谱系,可以步步还原。
36.5甲骨文字形举例
甲骨文有完整的内容和形式,卜辞句法的出现,反映甲骨文文法已有一定规律,不再是自由口语。卜辞一般包括叙辞(为贞卜日期和贞人名)、命辞(所问之事)、占辞(为商王亲自视兆占问吉凶)、验辞(刻记占卜结果)等项,故又称甲骨文为卜辞。
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文字的宝贵资料,是中华文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中国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对金文进行了大量研究。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有大量出土实物可供研究,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比对破译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36.6古代最早的字典(字书)-《说文解字》
甲骨记事的内容包括商代盘庚迁殷至纣王亡国的270余年间,及周国(族)和西周早期的历史,为最早之书迹。这一时期内的商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甲骨文也随之变化、演进。其内容涉及狩猎、祭祀、军事、农业、天文、地理、历法等众多内容,为研究中国商周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宗教文化、立法、社会制度提供了新的可资利用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36.7商武丁狩猎甲骨(160余字)
甲骨文珍藏于地下三千余年,自1899年甲骨被发现以来,推动了学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专门的学科--甲骨学。120年来学术界围绕甲骨文反映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们今天具体来谈谈甲骨文的意义和影响。
一、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1、甲骨文证明商朝确实存在
甲骨文证实《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大体可信,对于中国上古史研究及中华文明史意义重大。
36.8《史记》目录-本纪篇
2、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国家形态
有关商代地理的知识对于了解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至关重要,但是甲骨文发现以前,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寥寥可数。通过对殷墟甲骨的研究,大体可以确定的是,商王朝由商人直接统治的地区和臣服于商人统治的国、族两部分组成,存在内外服之分。
3、甲骨文揭示了商朝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
商朝存在明确的家族和宗法制度,已经形成社会阶层。
4、甲骨文记载了商朝统治的国家机器
36.9记录商朝军队编制“王作自(师)”的甲骨卜辞
商王朝具好有较完备的刑法、监狱、军队等系统,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器。
5、甲骨文确认了商朝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农业是商朝的主要生产部门,商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商王经常向神灵祈求年丰和问询禾稼灾害的原因,如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
商朝的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当时世界的农业技术,农作物品种丰富,后世的五谷--粟(稷)、黍、麦、稻、豆都已齐备,农作物已有黏与不黏的品种区别。甲骨文还记载有商朝农业生产的过程,从耕地的选择到收获储藏,在甲骨文中都有体现。
36.10“众人协田”牛骨刻辞-表现农业生产
6、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礼制演进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的资料非常多,反映了商朝宗教祭祀有一定的礼制可循。商王祈求上帝的内容包括气象、年成、战争、作邑等国家大事的各个方面,会对自然神进行祭拜,不过祭祀祖先的辞例所占数量最多。随着商朝的发展,祭祀方法和仪式过程也随年代推进逐渐丰富。外服朝见商王的觐礼及商王接待外服的宾礼也在发展。此外,训练军队的大蒐礼、农业生产的耤田礼、学校的教育礼等在甲骨文中都有记载
7、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法科技水平
36.11记录商朝日食的卜骨
殷墟甲骨刻辞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历法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商人已能够准确地记录日食、月食和星象,并其他天文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商人数字体系已经较发达,最大的数字已达三万。
36.12武乙时代记录月食的甲骨
8、甲骨文在书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价值
即使早在商代,甲骨刻字已有公正精美和潦草歪斜之分,书写内容也有对仗成句与潦草记录之分,说明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文学和书法的概念。其后的西周甲骨文一般字迹纤小,如粟米大小,这对探讨中国古代的微雕技术和艺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9、西周甲骨文的重大学术价值
36.13方寸之间-周原甲骨文
周原甲骨文对于研究周族文明的形成,商末周初的商周关系史,西周开国的重要史实,周与周围方国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周原甲骨文中甚至可以看到最早的周楚关系,周成王建洛邑等重要历史信息。
二、甲骨文产生的历史背景
上古时期民智未开,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生老病死无法解释,就形成了最早的图腾崇拜和巫师文化。当时部族首领不仅仅是政治军事领袖,同时也具有大巫的身份,所以上古神话中的"王"大多都有神性事迹的记载。
36.14禹步解法1
例如大禹,不但是治水英雄、夏朝立国之君,还应该是有名的巫师。时至今日,道家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在祷神仪礼中有一种常用的步法,叫做"禹步",相传此术为夏禹所创。汉代《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西汉的扬雄在《法言·重黎》中说:"巫步多禹",李轨注曰:"俗巫多效禹步。"
而商朝又是中国古代神权最强盛的朝代,巫师集团内聚集了大量的社会精英。当商朝以国家形象出现时,其社会活动内容开始丰富,思想文化需要记录传承,就有了文字记录的迫切需要,巫师集团作为当时统治集团中先进文化的代表,为巩固其权利地位,掌握政治话语权,自然而然成为甲骨文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36.15《禹步仙诀》
甲骨文和占卜形式相结合,使统治阶层的活动更具神秘性、权威性和法理性,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而商朝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占卜所用的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
36.16武丁大型涂朱牛骨刻辞(北方入侵、狩猎、天象等)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知殷商时期,商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神,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商亡之后,占卜在周代逐渐绝迹,但其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如中国的"黄历制度"传承数千年,至今仍是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三、甲骨发掘地点和数量
中国绝大部分有字甲骨发现于中国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故名殷墟,其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36.17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据学者胡厚宣统计,自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有字甲骨,中国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单字约4500个,已识别约2500字,公认的约1700字。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中国总计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
四、甲骨文的文字特点与书法
甲骨文距今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重要财富。
36.18部分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对照表1
从甲骨文的结构字体上看,其文字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刻辞的排列也很有规律,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或从右至左,或从左至右,但一般是先横后竖。一片甲骨上少则数字,多则上百字,章法布置错落自然,浑然一体。
36.19工整的牛肩胛骨文精品
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等书法要旨,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中国学者很早就发现甲骨文之美,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36.20“宰丰骨”甲骨文细节赏析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并出现了两大流派:
一种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这类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组合为新句子,内容是新的,字却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笔文字一般饶富雅趣。
另一种是借鉴甲骨文特征加以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作者将甲骨文视作一种艺术灵感,而不在于追求"形似",综合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多种古文字的特点进行创作。这些新的书法类型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内容和内涵,是甲骨文在当代的新生和深化,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
36.21甲骨书法作品
到今年,甲骨文已经现世120周年了,但对甲骨文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尚有一半多的甲骨文单字未被破译,商朝社会的很多细节还存在争议,这都让甲骨学充满了光明的未来,相信将来终有一日,关于商王朝的秘密将会一一揭开,可以让我们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华上古文明。
(下期请关注--《甲骨文现世120年简史》)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