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本科生实习(南大二附院实习手记)
麻醉本科生实习(南大二附院实习手记)2021.8.15麻醉学172班 田慧英这五个半月里,收获了好多快乐与温暖,办公室的零食、老师和师哥师姐的鼓励、麻护老师们的帮助和夸奖,都是辛苦工作日子里的光,照亮了我的迷茫,也给我坚持下去的希望…忙起来很少想到拍照,但也记录了手术室生活里的一些碎片。全面防护手术室、骨科老师们为了更好的拍片效果动手重装手术床、新院好吃的食堂、围观101岁老人麻醉的超豪华麻醉老师阵容、“青春靓丽”麻醉科合唱队、下班后的彩虹、以及收到的无数温暖里的能用图片展示的冰山一角。研究生再见~麻醉科!
从三月份入科,每日必说得“好累啊坚持不了了”到今天正式出科,五个半月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走来,很漫长,又仿佛是一转眼的事情。
还清楚地记得刚到手术室的日子,无助又茫然,老师们有条不紊地忙着各种操作,我却只能一头雾水地看着,从书本到临床,一切都熟悉又陌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我,连监护仪上的数据代表什么都不能完全看懂,各种麻醉药物眼花缭乱,病人血压波动二三十都会吓出一身汗、甚至试图从动脉置管给药…
“刚开始都会闹笑话的,”老师、师哥师姐这样告诉我,“哪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
其实作为一名麻醉实习生,在真正开始实习前,我也有和外行们一样的疑问:麻醉医生除了手术开始前打麻药,还要做什么呢?一线的实习生活解开了我的疑惑。早在手术开始的前一天,麻醉医生就要通过浏览病历和去到病房,了解病人的身体和手术情况,即术前访视,并完成麻醉知情同意工作。手术开始前的当天,我们提前来到手术室,根据手术类型、大小、病人情况准备好麻醉药物、监护工具和设备,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依据病人情况选择性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和动脉监测导管。手术医生到手术室三方核查后,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控制病人呼吸后,进入相对平稳的麻醉维持期,可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歇下来了,要做好麻醉记录,所有的操作、用药,都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系统里,如果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麻醉医生也要立刻弄清原因,并且通过药物、调整仪器参数或其他专业操作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还要运用合适的药物和操作,保证病人能安全而舒适地从麻醉状态中醒来,并进行合适的镇痛治疗,比如配备镇痛泵、局部神经阻滞等…第一天实习下来,不仅大脑装满了来不及消化理清的知识,身体更是能量所剩无几,体会到了久违的“一沾枕头就倒”和“一觉睡到大天亮”。渐渐熟悉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以后,老师和师哥师姐们也开始让我们自己上手操作,第一次扣面罩、第一次气管插管、第一次动脉穿刺、第一次静脉穿刺…刚开始扣面罩总是漏气,老师从气道的结构一直到呼吸机的组成,通过一点一点的细节告诉我要怎样才能做好这看起来简单的操作;气管插管时,师哥师姐带我回忆了喉镜置入、插管方式、深度和固定方法的标准;动静脉穿刺,老师和师哥师姐们又从无菌操作、穿刺定位一直讲到如何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和提高成功率…我的每一步都走得幸运、紧张且充实,至少如今面对病人的生命体征波动,穿刺得难以成功,仪器突然报警,不会再像五个月前那样慌慌张张地只会叫老师了。
这五个半月里,收获了好多快乐与温暖,办公室的零食、老师和师哥师姐的鼓励、麻护老师们的帮助和夸奖,都是辛苦工作日子里的光,照亮了我的迷茫,也给我坚持下去的希望…
忙起来很少想到拍照,但也记录了手术室生活里的一些碎片。全面防护手术室、骨科老师们为了更好的拍片效果动手重装手术床、新院好吃的食堂、围观101岁老人麻醉的超豪华麻醉老师阵容、“青春靓丽”麻醉科合唱队、下班后的彩虹、以及收到的无数温暖里的能用图片展示的冰山一角。
研究生再见~麻醉科!
麻醉学172班 田慧英
202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