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回阳九针的进针深度(温阳铁三角)

回阳九针的进针深度(温阳铁三角)第三 治未病以调整体质。正如《黄帝内经》曰:“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通过阳气的濡养 使我们的筋脉保持柔韧灵活。阳虚则风、寒、湿邪易于入侵 筋脉失于温煦 得不到濡养 从而导致颈肩腰腿疼痛或僵硬不适等。第一 治阳虚所致的内脏病。《黄帝内经》曰:“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即人体中的阳气就好像是天体中的太阳一样 阳虚则可引发脏腑疾病。如肺阳虚则卫阳不固 人体防御能力下降 容易诱发感冒、咳嗽、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常配风门、肺俞;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调 易患胃肠道类疾病 常配阴陵泉、足三里;心阳虚则血不养心 推动力不足 血液循环不畅 易心悸、心痛、胸闷等疾患 常配内关、心俞;肾阳虚则气化功能失常 导致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 常配合太溪、肾俞。第二 治颈肩腰腿疾患。

什么是阳三针呢?即由大、左右风池三个穴位组成。三穴形成了一个神奇的等腰三角形 结构稳固地支撑着头颅。老师称之为最佳温阳铁三角 用于温阳益气、祛风散邪。

回阳九针的进针深度(温阳铁三角)(1)

大椎穴属督脉 为诸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曰:“三阳 督脉之会。”故具有温阳固表、补益虚损的作用。老师特别强调 大椎穴的进针深度极为重要 为0.8~1.2寸 浅则不到位 疗效不佳 深则伤及骨髓 甚至危及生命。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所谓“风池” 如《针灸指要一本通》言:“池指浅 风邪窝积之处 因其为头部主要受风之处 凹型似池 故名。”可见风池穴既是风邪易侵袭之处 应验了“风邪上受的特点 又是祛除风邪之要处。《针灸甲乙经》曰:“足少阳、阳维之会。”而阳维主一身之表 少阳为小阳、初升之阳 故风池穴具有益阳行气、疏风透邪的作用。其针刺方向与深度需严格掌控 如向鼻尖方向0.8~1.2寸 侧重于风寒表实证或鼻腔疾病 有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宣通鼻窍之效。如平刺透风府穴1.5~2寸 侧重于头项强痛、颈椎病、耳鸣等 有祛风止眩、开窍醒神之功 正如元代《玉龙歌》曰:“偏正头风有两般 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明代针灸家杨继洲注解:“风池刺一寸半 透风府穴 此必横刺也。

临床观察 老师运用阳三针为主穴针刺治疗各类疾患。

回阳九针的进针深度(温阳铁三角)(2)

第一 治阳虚所致的内脏病。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即人体中的阳气就好像是天体中的太阳一样 阳虚则可引发脏腑疾病。如肺阳虚则卫阳不固 人体防御能力下降 容易诱发感冒、咳嗽、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常配风门、肺俞;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调 易患胃肠道类疾病 常配阴陵泉、足三里;心阳虚则血不养心 推动力不足 血液循环不畅 易心悸、心痛、胸闷等疾患 常配内关、心俞;肾阳虚则气化功能失常 导致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 常配合太溪、肾俞。

第二 治颈肩腰腿疾患。

正如《黄帝内经》曰:“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通过阳气的濡养 使我们的筋脉保持柔韧灵活。阳虚则风、寒、湿邪易于入侵 筋脉失于温煦 得不到濡养 从而导致颈肩腰腿疼痛或僵硬不适等。

第三 治未病以调整体质。

回阳九针的进针深度(温阳铁三角)(3)

如体质属阳虚甚者 老师喜在阳三针基础上 加督脉之风府穴 督脉乃阳脉之海 故又称阳四针。曾有一女患者常年畏寒 即使夏天都要戴帽子 坚持针刺阳四针后 她说朋友像发现新大陆一样 发现她冬天可以不戴帽子了。中医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因此老师在春夏之季针或灸阳三针或阳四针达到温阳护卫 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老师点评

古人有“神仙也怕脑后风”之说 正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曰“颠顶之上唯风可到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中医认为 背为阳 故寒从背生;风为百病之长 为阳邪 易袭阳位 故祛风之穴均在上部 因此祛风散寒则可护卫阳气。

小伙伴们,你们学会了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