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国庆假期逛吃模式(想要国庆中秋长假到处吃吃吃)
开启国庆假期逛吃模式(想要国庆中秋长假到处吃吃吃)这样妈妈再也不会担心我读错啦!认识下全国各地的经典小吃,想发朋友圈炫耀,字却不会拼,你的心不会痛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上上课,
“双节”八天长假在招手,心儿痒不痒?
对于吃货来说,假期自然是要吃遍各地小吃,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迷之尴尬的事情,
看到菜单,菜名却不会念,
想发朋友圈炫耀,字却不会拼,
你的心不会痛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上上课,
认识下全国各地的经典小吃,
这样妈妈再也不会担心我读错啦!
东北篇
苏耗子
苏耗子(sūhàozi),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
做法是将粘高粱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带有苏子叶的清香。
华北篇
褡裢火烧
褡裢火烧(dālianhuǒshāo)是北京一道经典的小吃。
褡裢的“裢”读轻声,这是旧时的一种长条形的布口袋,从中间开口用两端装东西。
褡裢
栲栳栳
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主要是大同、吕梁、忻州等地区)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小吃。
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西北篇
蓼花糖
蓼花糖(liǎohuātáng)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里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于明代已有生产。
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型等24道工序制成。
甑糕
甑糕(zènggāo)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是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此小吃历史悠久。
甑,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铜制、铁制等,后经民间传承,将铁甑保留至今,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别有风味。
饸饹
饸饹(héle)是中国民间传统面食小吃,作为中国北方最常见的面食吃法之一。
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通常是荞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经过冷热水两次煮沸,浇上事先做好的“臊子”,就可以吃了。
华南篇
蛋馓
蛋馓(dànsǎn)又称蛋散,主料是面粉、筋粉、鸡蛋、猪油、麦芽糖。广州和香港、澳门中的小吃均有。
粢饭糕
知道江南早点的“四大金刚”是什么吗?除了你常吃的油条、豆浆、大饼,剩下一个你可能连名字都不会读!叫粢饭(zīfàn)。
粢是谷类的总称,读作zī。江南的粢饭主要以糯米和粳米蒸制而成,口感逆天。
粢饭糕其实就是将粢饭切成长条形后,放进油锅里炸,跟所有油炸食品一样,粢饭糕外层都是亮瞎眼的金黄色,但它的内里却是雪白的粢饭,外酥内糯就是这个意思。
西南篇
荞坨
云南除了有好山好水,各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小吃也让人流连忘返!像荞坨(qiáotuó)就很值得一试。
云南的高寒山区普遍种植荞麦,而荞坨的一个重要材料就是荞面。荞坨色泽金黄,酥软细腻,入口即化。
糌粑
到了同样民族风情浓厚的西藏,不如入乡随俗,把日常米面抛在脑后,跟着藏族人民尝尝每天必吃的主食:糌粑。
糌粑读作(zān bā),是藏语“炒面”的音译,
糌粑的主要材料是青稞,藏民们把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面粉,要吃的时候加入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均匀搅拌,再用手捏成团团就可以吃了。
不仅味道独特,饱腹感也很强!
氽灌肠
在西藏还有一道菜一定要试一试!那就是氽灌肠!
虽然“氽”与“汆”长得像,但读音大不一样,氽灌肠里的“氽”读作tǔn,本义是漂浮,后来又引申为用油炸。
它以新鲜的羊小肠为容器,分别灌入羊血、羊肉、羊油,可以制成血肠、肉肠、油肠。
虽然感觉味道有点难以描述,但如果有机会尝尝鲜,绝对是个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