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2013 年,知乎从邀请制,走向了注册制。上线于 2011 年 1 月的知乎是一个问答式的社区平台,用户在上面发布自己想问的任何问题,答案由网友一起共创。知乎初期实行邀请制,形成了精英的社区文化氛围,也是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等一系列知乎梗能走红的最原始的基因。这个问题去年 8 月份被一位用户提出,在知乎里被浏览了 340317 次,被回答了 270 次。相比知乎上别的一些动辄几千回答和千万浏览的热门问题,它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用户好像对知乎办晚会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预期。

“愉悦感易得,但是获得感却很难。”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1)

文 | 时娴 高洪浩

编辑 | 高洪浩

“如果知乎办晚会,会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去年 8 月份被一位用户提出,在知乎里被浏览了 340317 次,被回答了 270 次。

相比知乎上别的一些动辄几千回答和千万浏览的热门问题,它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用户好像对知乎办晚会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预期。

上线于 2011 年 1 月的知乎是一个问答式的社区平台,用户在上面发布自己想问的任何问题,答案由网友一起共创。知乎初期实行邀请制,形成了精英的社区文化氛围,也是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等一系列知乎梗能走红的最原始的基因。

2013 年,知乎从邀请制,走向了注册制。

一位接近知乎的人士告诉记者,“知乎非常痛苦地熬到科技、财经、电影等每个领域里都有一定数量的意见领袖和讨论氛围后才开放了注册,就像一个大楼已经建好了,里面有一千多间房间,这时候即使来了很多人,大家也会去不同的房间。”

但理想态的知乎形式看上去很难迅速长大——能纯熟地驾驭文字,能够深度和专业地回答问题的人本身是有限的。

《晚点 LatePost》了解到,十年来知乎已经积累了超过 4400 万个问题和超过 2.4 亿个回答,与此同时每天还会新增超过 2000 万条的创作和互动。现在的知乎,已经长大了,却又没那么大。

用户数量增长,原本的社区文化被冲淡,内容逐渐泛化;而外部视频产品用户数不断创出新高,如抖音、快手、B 站等;原本有一定门槛的知乎,用户进一步增长需要新的动力。

知乎走到了需要为自己找到答案的时候。

办一场晚会

办一场自制的晚会对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有哪些意义?

自制晚会当然不是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但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乎加码内容投入和加速破圈的意图。

知乎一直定位自己是一个社区产品,但随着用户量的增长,实际中满足更多的是工具属性的需求。用户上知乎,寻找问题的答案。有时候用户收到一些感兴趣的邀请或是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内容,就回答下相关的问题。

不过知乎并不想成为一个工具产品。

2021 年 1 月的新知青年大会上,知乎品牌口号的升级可以明显感受到知乎的选择。从“有问题,上知乎”改变成了“有问题,就会有答案”,原来的一个偏工具、搜索属性的口号,改变后强调社区感、人文感,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力量。

根据今年 2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9.27 亿,占整体网民的 93.7%,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6.17 亿。各类应用中,网民使用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含短视频)和网络支付。

视频成为内容消费的主流方式了。20 年年底,抖音发布了官方数据报告,日活跃用户超过 6 亿,快手,B 站的用户也在不断的增长。不管是抖快、还是 B 站,都是一方面做用户增长;另一方面,重要的还是做内容供给的丰富化和垂类化。简单点,就是抓住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打造健康的创作者成长生态。

知乎也在做这样的事情。自从去年 4 月之后,知乎不断发布关于招募视频创作者的计划,并上线了简易视频工具和公布新的创作者扶持政策。这是知乎为自己找到的答案之一。

2021 年,知乎创始人周源公开表示,知乎以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为中心,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为广大用户创造价值。未来,知乎也将不仅仅局限于图文,而是将创造更多丰富的内容形式。

这将是知乎的长期战略。

而知乎当下的第一步,是选择自己办一场晚会,让大家能够从晚会中重新认识一个全新的知乎,它不仅将证明知乎对视频、内容投入的决心,也将证明知乎已经拥有了这样的能力。

事实上,早在 2019 年 8 月,知乎就确定要做这样的一场晚会。但考虑到当时并没有太多用户会在知乎上看视频,而团队的内容制作能力也相对有限,这个计划被搁置。经过一年时间对视频内容的布局,直到 2020 年夏天,用户在知乎站内拍视频看视频的氛围逐渐起来了,团队趁势借着知乎诞生 10 周年的契机,开始推进这场晚会。

但什么样的晚会是属于知乎的?在此之前,视频社区 bilibili(B 站)连续两年推出的自制跨年晚会备受年轻用户的喜爱,被认为是最懂年轻人的晚会。

“我们可能不知道知乎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晚会,但一定知道他们不喜欢什么样的晚会。” 在内部的共识中:流量明星支撑的品牌盛典是被知乎用户拒绝的;一场纯科普式的演讲是无趣的。

主创团队最终确定的是——情景式剧场晚会。通过讲(演讲) 演(表演)的形式来表现一场晚会:它最大程度上还原了知乎自身 “知识性”、“问答性” 的特质,同时也兼顾了娱乐性。

但讲什么,演什么呢?

在操办晚会之前,团队决定先花一个月在知乎站内跑数据。他们分别从阅读量、回答量、互动量、赞同量等维度,在全站内选出用户最喜欢、热度最高的领域及话题。再从这当中,挑选出讨论度比较高的内容 IP,或者是最受知乎用户追捧的问题和 “梗”。

但跑数据量化的方式并不是全部。团队还通过用户访谈这样的方式,去选出可能数据热度并不那么高,但有特色的知乎高质量内容。这些访谈的用户包括不同知龄层的用户,有五年以上的,也有最近几个月刚刚注册知乎的用户。

最终所有的节目会以这些问题和 “梗” 为原型进行改编——知乎宇宙话题的 “吃一勺系列”、甄嬛传番外之安陵容重生、五条人、毛不易这样的艺人等等都是这样被筛选出来的。

不过并非所有受欢迎的梗和问题都适合舞台化展现的。比如知乎里的热门梗 “吃一勺系列” 里有很多问题:“吃一勺黑洞会怎么样”、“吃一勺白矮星会怎么样” 这些问题就并不那么容易以舞台化展示。

团队也不想晚会变成一场完全讨好流量的演出。这注定了推进的过程并不会那么顺遂。比如在选择表演嘉宾来呈现的时候,团队更倾向于先确定好节目,再根据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去选嘉宾。如果第一理想的嘉宾没有档期,这个节目会被直接放弃。

实际证明,这样的策略对于知乎这样的多元化内容社区是正确的。知乎晚会在播出时,很多节目就受到了用户的表扬。

安陵容现象

典型的例子是 “甄嬛传番外之安陵容重生”。知乎将站内长青讨论题材《甄嬛传》中的 “安陵容” 扮演者陶昕然请到现场,按照知友的 “支招” 重新演绎。节目受到大量弹幕好评,并迅速出圈,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很多账号搬运剪辑了这部分内容,引发了进一步讨论和共鸣。“我们都是安陵容” 的感慨,无数次出现在弹幕上和各平台的评论区里。

这个节目的基础是,团队用数据跑出了知乎平台上,影视领域里讨论度和喜爱度很高的电视剧《甄嬛传》,再选出了其中热度最高的话题和人物,包括华妃、甄嬛等。

事实上安陵容并非是数据跑出来热度排名第一的角色。经过几番思考,团队仍然坚持选择以安陵容为主角创造这个节目。

“安陵容的故事更像现在的每一位普通人,生活不易,人人都是安陵容。” 这能最大程度上引起站内外所有观众的共鸣。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2)

演出的最后一幕,白色的大环屏围绕着演员,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是知乎答主 “麻辣菊花小团子” 创作的六十七章《甄嬛传之安陵容重生》原创小说。演员陶昕然的眼泪迅速充满了眼眶,仿佛积压了很多年的心事,在这一瞬间爆发。她在舞台上说 “世界上最珍贵的,是有人愿意为你花时间”,此情此景也感动了很多观众。

“眼泪直接让我模糊到看不清提词器上任何一个字,流程上的很多话根本没有说。还好我想真情实感的流露比套话动人。” 节目播出后陶昕然在微博上写道。

在这之前,为了拍好安陵容重生节目,知乎团队早早提前约好了安陵容饰演者陶昕然的档期,并找了原剧的制片方、编剧,并花钱买了版权。团队在北京昌平搭建了等比例还原《甄嬛传》中安陵容房间的拍摄棚,并邀请了原剧中安陵容的丫鬟宝鹃饰演者,作为特别出演的嘉宾。

这是她十年后首次以安陵容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此前所有平台和节目让她重新去扮演安陵容的邀请,她都拒绝了。陶昕然表示,她被知乎团队对于原创的尊重和对内容制作的诚意打动了,她写道:“放眼望去,到处都在图省事儿,你们却在给自己找事儿。”

要知识还是要娱乐

虽然晚会方向有了,节目单有了,嘉宾定了。执行的时候,摇摆仍然反复发生。

通过前期的内部调研,知乎宇宙话题下的一勺系列是知乎用户非常喜欢的内容。经过舞台呈现能力等考量,最后选择出 “吃一勺大肠杆菌会怎么样” 和 “吃一勺星云会怎么样” 作为节目来呈现。这是知乎十年沉淀出来的内容 IP,是肯定要进入晚会节目单的。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3)

而团队动摇的地方在于,该把这个节目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一方的观点认为:晚会是知乎的晚会,“一勺系列” 这样满足用户好奇心的科普内容放在节目开头,可以给知乎的晚会定调。

但另一方的顾虑是:“一勺系列” 不是一个特别出圈的内容且带有强科普性质,很难给予观众娱乐和爽感,放在开头一开始就会劝退观众。

“如果我们讨论一个 ‘人’,他一定有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特别之处,‘一勺系列’ 的内容就是知乎的 ‘特别之处’。我们不能因为它可能不被所有人喜欢,就去回避这件事情。” 导演的一句话打动和说服了其他人。

这样类似的摇摆还有很多。

在早期跑数据时,团队发现 “华语歌坛有哪些被低估或埋没的歌手” 这样的问题非常多,“吴彤” 这个名字出现在了大多数知乎答主的答案之中。吴彤是中国民乐男演奏家、歌手,国家一级演员,在 2010 年、2017 年获得过格莱美最佳跨界古典专辑奖、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

知乎团队当即敲定邀请他来参加知乎晚会。不过在此之前,吴彤也参加了 B 站晚会的录制。

就在知乎晚会快要进入录制阶段时,恰逢 B 站的那场晚会播出,给了知乎主创团队非常大的压力。

在 B 站晚会上,吴彤表演的节目整体气氛非常高涨,全程高能。不到 11 分钟的出场时间,连续表演了三个不同的节目,还上了乐器之王-唢呐,用唢呐配动画《猫和老鼠》的画面,画面和音乐非常巧妙。

而在知乎的晚会上,吴彤和团队敲定的表演节目是《彤笙彤语》,内容是笙文化的演讲和演奏。

节目现场,吴彤娓娓道来,口述了笙的历史,笙是如何传到其他国家,先后影响了风琴、口琴、手风琴的发明,如何定义簧片乐器的现状的,还演唱了他获得格莱美最佳音乐专辑奖中的《回家》片段和演奏了《承云》等经典作品。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4)

让一个民族音乐大师去聊笙文化的历史,对于知乎这样一个知识性的平台来说,不算是个冒险的决定,但一定不会是一个可以使节目爆红的决定。

“愉悦感易得,但是获得感却很难。” 这是吴彤和知乎的主创团队碰撞出来的共识。

吴彤老师音乐才华本身完全可以支撑他去呈现另一个有特别爆炸效果的节目,但还是觉得去讲解一个乐器的历史再加些笙的演奏,可以此传递中国文化的背后的历史底蕴和呈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给观看的用户种下一颗发现更大世界的种子,这是一件让他和团队更有获得感的事情。

“我们始终遵循的一个大原则,即办一场讲演式的晚会。这个晚会要有信息量,而不是纯粹的表演。” 筹办团队解释,可能不炸裂,但它一定要有不同的意义。

所有节目必须是原创的

办一场晚会,如果直接请歌手来唱自己的歌,那么歌手只需要来人、演唱、结算费用就完事,几乎不用费力。

但办一场完全原创的晚会,这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创意。

知乎晚会上,有多个音乐类节目,郑云龙的音乐剧表演《有问题》、五条人的《问题出现我会回答大家》、王源的《答案》都是知乎晚会上的音乐曲目。虽然情况各有所不同,但都和原创这两个字密不可分。

再比如情景式剧场晚会本身就是一种原创,演员利用讲演的方式,传递出有价值的内容,这当中包括李光洁的《漫游者》、林更新和 Sky 李晓峰的《游戏编年史》等等。

如果又想要原创的节目,还要涉及版权授权、改编曲目和大量的沟通,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著名钢琴表演艺术家侯乐天的节目叫做《乐器鄙视链》。节目里,持不同乐器的表演者正在互相进行着演奏比拼。仅这一个节目就涉及到了 17 首曲子,从国内的《二泉映月》、《赛马》、《十面埋伏》到国外的《HandClap》、《Illusionary Daytime》、《亡灵序曲:The Dawn》等等。

“这个节目的大部分花费就是在版权费上。” 知乎团队告诉记者,加上和国外联系,涉及到语言问题、时差问题、节假日放假等等,再加上侯乐天的节目以串烧为形式还融入了情景剧的情节,为了搞定这些曲子的版权前后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尊重原创的背后,是保护和激发用户好奇心、尊重答主分享的成果。在知乎的直播间看晚会时,每个节目都会弹出相应的问题,用户如果点击这个问题,可以看到这个问题背后几百个甚至上千的关联内容。

比如在科幻节目中,因为题材宏大信息量远超预期,李光洁讲科幻时只能相对点到为止,没有办法把一个科幻电影史通过几分钟的节目讲出来。但当用户点击屏幕跳出来的弹框 “有哪些经典的科幻电影值得推荐” 的问题后,可以看到六七百个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还可以看到一些推荐的科幻电影。

这样的节目更会激发人们在知乎搜索并参与关于科幻电影的深度讨论,激发出用户的好奇心和灵感。

“原创是知乎社区和内容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是为什么知乎晚会非常追求原创的原因。” 知乎团队告诉记者。

尊重原创,尊重创作者是知乎一直以来的核心理念,而这次的知乎晚会,多个节目也是由知乎答主共同创作的。

“吃一勺” 系列,是邀请答主进行回答,视频化呈现原来的图文内容;五条人的 “问题出现我会回答大家” 的视频里,有四十多位知乎不同领域的答主参加;还有 “谢邀” 节目是由小演员韩昊霖作为好奇心代表去发起提问,再由知乎答主们进行分享回答。还有更多的知乎答主隐藏在晚会的幕后,作为晚会不同领域节目的内容顾问,确保整场晚会所输出的知识性内容严谨和正确可考。

知乎希望打造一个好的创作者生态环境,帮助创作者成长。

知乎本身就是一个社区。社区本身是由人组成的,创作者是社区里非常重要的人群。平台上创作者生产的高质量多元的原创内容,是知乎这种产品的核心内容。只有核心的文化内容确定了,大量牢固的用户关系也会因此而产生,社区的壁垒才会坚不可破。

据了解,目前知乎已经有 100 位创作者,月收入超过 10 万元;有 1000 位头部创作者,月收入超过 1 万元。而 2021 年,知乎还将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

现在知乎鼓励创作者创作,给到更多的扶持政策和激励。可以扩大规模并搭建完整的内容生态。

在晚会开始前,参与《谢邀》节目的冒险旅游答主闪米特就坐在休息室等上台。出乎他意料的是,知乎创始人周源来后台探班了

“看上去比我年轻,但没有我白。” 闪米特刚刚化完妆,如是说。

所有问题都有答案

喜剧演员文松,在知乎节目上《如果历史有 XX》上扮演了一个梦里不断穿越的人。

他先是穿越成在垓下的项羽;场景一转,他穿越成明朝建文帝,此时大敌朱棣已经兵临城下;危难之际,他又穿越成了鳌拜,康熙八年,他被召入宫中;此后他穿越到唐朝,给杨贵妃下单买荔枝;穿越到三国,带诸葛亮直播带货出师表……

直到他不断穿越,又回到了秦朝的某个饭店,他向小二问道: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却反馈没有西红柿,面也才在遥远的大西北刚刚发明出来,还没有普及到他们所在的地方。

知乎晚会播出当时,画面上跳出了一个问题,“有哪些中国历史冷知识?”。所有的这些都没有被点破,但这个节目让用户瞬间解惑,“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在弹幕上飘过。

知乎晚会把这个叫做 “一起想开点”。

脑洞大开是 “开” 的第一层意思。比如 “吃一勺黑洞会怎么样”、“给你十亿美金,但是一直有一只蜗牛在追杀你”,这些都是脑洞大开的东西,让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

但梦始终要醒的,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可能任意在各个朝代中穿梭,带着 21 世纪人类先进的文明,站在智慧的高峰去看当时发生的一切。

在当下时代,社会不断发展,各种焦虑和内卷裹挟工作与生活。在知乎上,有很多关于这个压力的提问。“社会在进步,为什么年轻人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心理压力的本质是什么?、“当面临没有把握、无法控制的事,怎样缓解巨大的压力?” 等等问题扑面而来。

这是 “一起想开点” 的第二层意思:想开点,开心点。

节目《如果德云社是魔法学校》中,大魔王让地球失去笑容,意指当前社会很多人困于生活工作等压力而变得不快乐,最后魔法学校里的人打败大魔王,把笑抢夺了回来,是告诉大家,鼓励大家笑对生活。

李雪琴在《职场黑话指南》中,灵感问题来自于 “为什么当领导的不能把话说明白?” 喜剧的奥义是冒犯,生活的奥义也是。当不开心时,不如就想开点。

尤其当一个人时,是在信息的孤岛,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但很多人在一起时,问题和答案就联结在一起了,每个人分享出答案,每个人的答案可以成为其他人前行的路灯。不如想开点。

正如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制作、王源演唱的歌曲《答案》一样,不管生活如何,面对问题时,可以举手提问,答案都有无限的可能。

当知乎把这些各种来源于灵感问题的各种文字表达内容,通过这样的舞台化、视频化方式讲述出来,并得到站内外网友的肯定时,可以看到知乎作为内容知识平台的优势与潜力。在晚会的结尾,知乎还播出了一段李光洁主演的科幻剧预告片。

在内容上,知乎有着无可比拟的积累和优势,也有非常多的发力方向和未来计划。十年来,知乎作为中文问答社区平台,沉淀出很多优质的经典内容。

但这样在内容上的先发优势是不是可以一直成为知乎发展的高质量壁垒则还有待证明。这些年来,内容质量和流量的平衡问题、商业化问题,是知乎一直以来面临的挑战。

周源在 2021 年 1 月的新知青年大会上,表示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互联网企业,容易出现“三化”风险——对环境感知的钝化、企业机体的老化和创新能力的弱化。

面对问题,应该做的不是解释,而是解决。

怎样既能拥抱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又尽量减少给用户带来的内容噪音;怎么样做到社区氛围高而不冷、低而不俗;怎么样做好商业化;怎么样做知乎视频等等……

“答案奇遇夜” 是知乎积极面对质疑,公开主动表示决心的一步。晚会以外,知乎接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

- FIN -

晚会互联网直播方案(互联网公司是如何办一场晚会的)(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