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莆田(70年莆田)
七十年代的莆田(70年莆田)素有“海滨邹鲁”历史底蕴深厚广袤肥沃的平原和宽阔绵长的海域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南接历史名城泉州

位处福建省沿海中部
有纵横交织的山脉
波状起伏的丘陵
错综其间的河谷沟渠
广袤肥沃的平原和宽阔绵长的海域
北连省会城市福州
南接历史名城泉州
历史底蕴深厚
素有“海滨邹鲁”
“文献名邦”之美称
她,就是莆田
让我们跟随照片
感受莆田70年的沧桑巨变

曾经的莆田涵江宫 杨家荣 摄

曾经的莆田涵江区老街 徐学仕 摄

曾经的莆田涵江区一角 李祖棣 摄

20世纪80年代的莆田下磨片区 曾炳麟 摄

20世纪80年代的莆田秀屿港码头 曾炳麟 摄

1989年5月6日,台湾船队首次直航莆田湄洲岛 曾炳麟 摄

莆田城厢区顶墩—下黄片区的变迁 曾炳麟 摄

莆田城厢区田尾一带的变迁 曾炳麟 摄

莆田阔口桥畔的变迁 曾炳麟 摄
七十年来
莆田坚持产业发展
打造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
全市经济社会形势持续向好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迅速成长为一座
开放创新、文化繁荣的都市
成为了福建省的经济主力
妈祖文化独特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圣地
“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传承千年
穿越时空、跨越国界、超越族群

妈祖文化园

莆田湄洲岛的妈祖雕像

妈祖祭典 林剑冰 摄

妈祖故里湄洲岛夜景

妈祖祭典 曾炳麟 摄

妈祖庙会

莆田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幕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行
历史底蕴深厚
莆田史称“兴化”
建制至今已有1500多年
自唐以来
涌现出多名进士、状元、宰相

俯瞰莆田民居 姜克红 摄

莆田盐场工人古法晒盐 来源:中新社

非物质文化遗产:莆仙戏

福建莆禧古城“上刀梯”度元宵

福建莆田上演打砂花民俗表演
基础设施完善
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湾环绕”
福厦铁路、向莆铁路贯穿全境
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投入使用
多条高速形成“两纵两横”格局
妈祖机场正在谋划建设。

俯瞰莆田 岳文芳 摄

莆田市会展中心

地标性建筑——莆田市博物馆

城市晨光

莆田东圳水库 姜克红 摄

电动汽车充电站

古朴的公交站台

莆田的黄昏

莆田的立交桥

木兰溪成生态文明的全国样本

游灯闹元宵

新能源风力发电
人居环境优越
莆田主城区森林覆盖率达60.05%
城市内河水系发达
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全省前列

莆田荔林水乡 李祖棣 摄

莆田荔林水乡

莆田绶溪公园 蔡昊 摄

莆田的家乡河——木兰溪

木兰溪夜景

白鹭闹春耕
70年
造就了一个令世人惊艳的莆田

莆田城区一角

木兰溪畔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