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援越抗美纪实(连载血与火的洗礼)
六十年代援越抗美纪实(连载血与火的洗礼)写在前面的话:炮二师虽然没有了,但在炮二师成长建设的过程中,无数领导、战友为他付出了满腔心血,甚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炮二师的建制虽然没有了但是空军高炮二师的番号一直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珍藏着。这不仅仅是他培养了我们,更因为在高炮二师32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足迹: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赴老作战、广西轮战、苏北兴化机动作战、唐山抗震救灾,建国20周年天安门受閲,以及先后担负上海、天津两个直辖市的防空作战任务……特别是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两次面对强大的美国空军毫不畏惧,英勇亮剑,奋勇搏杀,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两次出国作战470次击落击伤美机760架,毙、俘敌飞行员42名。200多名战友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也为了高炮二师的荣誉长眠在异国他乡,他们的名字和炮二师的番号紧紧联系在一起,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我是1965年应征入伍来到上海高炮二师六团,从指挥仪测
征得作者同意,我们将原高炮二师参战老兵常绪潼的战争纪实《援越抗美血与火的洗礼——援越抗美碎片拼图》奉献给战友们,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那段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真实历史。
作者简介:
常绪潼,北京人,1946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并参加工作;1965年应征入伍到上海在空军掷炮二师服役;1967年随部隊执行援越抗美防空作战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1972年调空六军训练处任髙炮导弹部隊训练参谋;1977年调北空司令部带炮处;1996年授大校军衔;退休后现在干休所安居。
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我是1965年应征入伍来到上海高炮二师六团,从指挥仪测手到高炮连长;1972年调到空六军训练处任高炮参谋;1977年初调到北空高炮处。今天算起来在炮二师工作战斗7年,而调离炮二师已整整40年了,但有些人生的记忆,时间和岁月是抹不去的,每每提到炮二师、提到当年的老领导、老战友,心中仍然感到非常的温暖。
我在炮二师的7年,是18至25岁,正是一个人确立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各位老领导、老战友给了我巨大的关怀和帮助,立了功、入了党,还有幸参加了援越抗美作战。在这个时期所学的东西、所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终生受益。
有时晚上躺在柔软的沙发床上会想起许多往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炮二师从上海换防到天津,营房阵地全没有,我们赤膊上阵、奋战三伏,硬是在盐碱滩上盖起了最便宜的(每平米2元多)正规营房。1970年赶在雨季前营房立起来了,干部战士却不知掉了几层皮。现在全天津、全中国可能都没有这么便宜的房了。现在炮二师没有了(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炮二师已于1985年撤编),但那段时期的酸甜苦辣、痛苦与欢乐都成为美好的记忆长久留在心中。
炮二师虽然没有了,但在炮二师成长建设的过程中,无数领导、战友为他付出了满腔心血,甚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我们将永远记住他们。炮二师的建制虽然没有了但是空军高炮二师的番号一直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珍藏着。这不仅仅是他培养了我们,更因为在高炮二师32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足迹: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赴老作战、广西轮战、苏北兴化机动作战、唐山抗震救灾,建国20周年天安门受閲,以及先后担负上海、天津两个直辖市的防空作战任务……特别是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两次面对强大的美国空军毫不畏惧,英勇亮剑,奋勇搏杀,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两次出国作战470次击落击伤美机760架,毙、俘敌飞行员42名。200多名战友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也为了高炮二师的荣誉长眠在异国他乡,他们的名字和炮二师的番号紧紧联系在一起,永远刻在我们心中。
写在前面的话:
血与火的洗礼——援越抗美碎片拼图
空军高炮二师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于1967年1月执行援越抗美防空作战任务,同年8月回国。在越南8个月,打了不少大仗、恶仗,先后作战125次,击落美机165架,击伤137架。有116名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444人不同程度地负伤挂彩。
当时我在该师6团6连和5连先后任指挥仪班测手和测高机班测手、班长等。时间虽然过去了45年,回想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当年20岁的青春小伙子今天已是满头白发,还有些人心中装着这段不曾公开的历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段历史虽然短暂,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最精彩的、不可磨灭的、引以为豪的经历。对那段历史的记忆有兴奋、有感伤、有快乐、有悲壮,像幻灯片一样时时萦绕在脑海中。几次动笔想把那些快被人们遗忘的,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东西记录下来,但都因自觉能力不足而踌躇。近来几位曾在那时并肩作战的战友先后因病在人生的舞台上谢幕,深深触动了我。我们都是援越抗美的亲历者,为了那段历史,为了长眠于越南国土上的战友,也为了子孙日后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上辈,让他们了解我军现代史上不仅有公开的抗美援朝、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一段未曾公开的六十年代的援越抗美作战。记录下这段历史是我们的责任。每个亲历者在这段历史中接触的都是局部与片段,即使是些局部与片段的记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打磨也几成碎片。我努力在记忆中搜寻这些碎片,把他们码成文字,记点儿在战场上亲身经历的东西。前段时间在空六军战友网这个平台上和老战友龚伟力邂逅相逢。谈起那段历史时他极力建议我写点东西,并给了我大力的支持和鼓励。俗话说“抛砖引玉”,我在这里开个头,希望各位战友也把你们对那段历史记忆的点点滴滴写出来,让我们用记忆的碎片来共同拼凑出援越抗美作战的完整画图。
(1)来龙去脉
正当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1966年10月在上海防区的空军高炮二师受领了新的任务。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要南出友谊关帮助越南北方人民执行防空作战任务。接受任务后,空军高炮二师以中国后勤部队32支队的名义率领并统一指挥全师和配属的(陆军63军独立高炮营、东海舰队高炮独立6营、南海舰队高炮独立1营、探照灯2团3营等)部队统一行动。经过一系列思想和物质准备后,各路人马拔营起寨浩浩荡荡从各自防区驻地向广西集结地进发。高炮2师经过3昼夜的铁路行军到达广西宁明和凭祥市整训待命。这支有着光荣历史,曾入朝作战取得过辉煌战绩的铁师只等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将挥师南出友谊关,象16年前前辈们跨过鸭绿江一样奔赴抗击美军的战场。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1964年7月以来,美军和南越军队不断对越南北方进行海上袭击。8月1日美军第7舰队的驱逐舰又进入北越领海收集情报与北越海军交火,并击沉北越的鱼雷艇。8月4日美国宣称美军舰只再次遭到北越鱼雷艇的袭击,即“北部湾事件”,并以此为借口8月5日开始出动空军轰炸越南北方,由此越战开始全面升级。
2005年美国历史学家马修·艾德根据一份解密的美国文件,揭开了“北部湾事件”的真相,指出这是美国为扩大越南战争而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明眼人早就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战争狂人们的老手法,俯拾皆是,随手拈来几例,请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派人炸毁了一段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军北大营的进攻,这就是有名的9.18事变,9.18事变后日军全面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予以还击,这就是日本制造的7.7事变,7.7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占领中国;
1939年,德军一支部队化装成波兰军占领了波兰边境的一座广播站,并用波兰语对外广播,称要对德国发动战争,德国以此为借口入侵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2003年美国借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众所周知,事后证明这是个弥天大谎。
所以,美国要全面入侵北越,实施和推进其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战略,没有“北部湾事件”还会有别的什么事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北部湾事件”后,美国采取全面占领越南南部,空中轰炸越南北部的政策,并于1966年6月公然轰炸了越南首都河内。在这种情况下越南胡志明主席向毛主席求援。经过缜密考虑,毛主席决定“调高炮部队入越轮战”。陆海空三军高炮部队分批秘密入越与越南人民军防空部队并肩作战。中国入越部队统一用中国后勤部队的代号代替番号。这就是高炮二师入越作战的背景和“中国后勤32支队”名字的由来。
我经历了高炮二师入越作战的全过程,当时只是一个战士、班长,虽然后来30多年都在机关任职,但是对当年作战的全局了解不多。我会尽量搜寻这段记忆,把我在战场上亲身经历过的真实的事陆续写出来,还原那段历史,以谢各位战友,也以此献给长眠于异国他乡的英烈们。(未完待续,下篇:《屯兵友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