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兴化方言姑姑怎么写(兴化方言的声调)

兴化方言姑姑怎么写(兴化方言的声调)为兴化方音寻找正确的书写,这是许多人曾经有过的愿望。兴化方言其来有自,许许多多的发音当然应该是可以记录的。除了《水浒传》《封神演义》《梼杌闲评》这几部兴化人的著作外,《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等著作中也有大量的江淮方言,以书中的例句确定兴化方音的书写,应该是可行和可靠的。但是,无论翻阅多少的作品,我们也只能落实部分兴化方音的写法,并不能将所有的口语转化为书写。理由很简单:方音的产生、流传、变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表达过程中的语流音变也十分明显,有许多发音,是根本没有对应的文字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使得兴化方音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听一听兴化方音,便可感受兴化方言生命的律动,那里面有先民们的春夏秋冬,亦有先民们的喜怒哀乐。于方音而言,流年只是一件件衣服,衣服可以不停地更换、丢弃,而其间的生命却固守独立形态。浊音的清化,是兴化方言脱离吴语系统、投入官话怀抱的重要标志。至今,吴方言、

上古时期,中国人说话就有声调。到南北朝时,沈约、周顒等人定下了平、上、去、入四个调类。汉语的四声,高低升降,抑扬顿挫,表现出一种音乐般的特质,沈约、周顒等人正是把声调之美融入文学创作之中,发展为永明体,自觉利用的“平”与“不平”相互交错,增强节奏感,形成韵律美。

中古时的平声,到元代时已逐渐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并由此造成浊音的消失。本文《绪论》中说过,兴化方言中的浊音清化是非常明显的。在今天的兴化方言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清平归阴”和“浊平归阳”的原理,反推其中古时是属于清音还是浊音。如今天读阴平的天、冬、丹、端、周、中等字,在中古时就是清音;而今天读阳平的唐、逃、同、胡、何、学等字,中古时就是浊音。

就是在同一时期,上声也以清浊为条件分化成上声和入声:上声中的清音仍留在上声,上声中的浊音则去了入声。在兴化方言里,今天仍然读为上声的字,如许、虎、把、宝、普等,原来必是清音;而今天读为去声的字,如上、稻、妇、杜、道等,原来必是浊音。

入声的分化问题,下一章专门讨论。

浊音的清化,是兴化方言脱离吴语系统、投入官话怀抱的重要标志。至今,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中仍然保留着全浊声母,而兴化方言早已告别浊音。这是兴化方言的高明之处,就是遵循由难而易、由繁到简原则,因为浊音不易发出,也不易维持。研究表明,牙牙孩童首先学会的是清音字,而失语老人首先忘掉的是浊音字。在全浊声母渐渐消失的过程中,兴化方言的调值系统依然丰富,一方面弱化了通过发音清浊辨析语言的意义,另一方面则强化了音调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功能。

兴化方言至今保留着古代四声,实际上是阴、阳、上、去、入五声。我们当然要知道,声音的高低升降之变化,在兴化方音的意义表达中,有着重要的区别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四声的存在,也增强了兴化方言口头表达的音乐美。许多年前,兴化中学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曾用兴化方言读过两句口号:“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他说,这十四个字中阴、阳、上、去、入五声错落有致,读起来高低婉转,不就像唱出来的一样好听吗?这就是声调之美,这就是方言之美!

兴化方言姑姑怎么写(兴化方言的声调)(1)

兴化方言栏目

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使得兴化方音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听一听兴化方音,便可感受兴化方言生命的律动,那里面有先民们的春夏秋冬,亦有先民们的喜怒哀乐。于方音而言,流年只是一件件衣服,衣服可以不停地更换、丢弃,而其间的生命却固守独立形态。

为兴化方音寻找正确的书写,这是许多人曾经有过的愿望。兴化方言其来有自,许许多多的发音当然应该是可以记录的。除了《水浒传》《封神演义》《梼杌闲评》这几部兴化人的著作外,《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等著作中也有大量的江淮方言,以书中的例句确定兴化方音的书写,应该是可行和可靠的。但是,无论翻阅多少的作品,我们也只能落实部分兴化方音的写法,并不能将所有的口语转化为书写。理由很简单:方音的产生、流传、变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表达过程中的语流音变也十分明显,有许多发音,是根本没有对应的文字的。

就发音与书写的关系而言,应该是发音在先而书写在后,语言是文字的推手,文字是语言的记录。无论什么时候,文字和语言都不会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更何况,区域性方音又有其混杂性、偶然性、暧昧性,它与有着通用性质的文字的部分脱节,实在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根本不能指望,把兴化方言全部落实到规范的书写上。比如说,兴化方言中表示“抢”的ká(如:他把我的苹果ká去了),表示“撕扯”的ché(入声,如:他把我的衣服ché掉了),表示“推”的gěn(如:他把我gěn下河了),表示“蹲”的sén(如:你sén下去,不要挡住别人),等等,这些发音我就一直没有找到对应的文字。尽管有人根据汉字中形声字的造字特点,从古代的字典或词典上找出了读音相近、含义相关的文字,但我总觉得可信度不高,太过于穿凿了

本章所集纳的这些字之所以不常见,乃是因为其在规范的白话文作品中使用频率极低,甚至从未有过应用实例。但这些字的存在,说明其曾活在较大范围的人们口语中,兴化方言至今仍在使用,对这些字的保鲜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兴化方言与其对应关系的确立,除了音、义的切合,还有许多方言研究者的确认。饶是如此,对一些方音的书写恐怕仍是“得其仿佛”。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生僻字仅存活于口语中,而且使用范围有日益缩小、使用频次有日益减少的明显趋势,其生命力也就愈发衰微了。对于它们悄然隐退的背影,我们大可以优雅地挥手道别。

图片:兴化微视听

【作者简介:毛家旺,1958年出生,江苏兴化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杂文学会会员,民俗及方言学者。在全国文学期刊及媒体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有专著《泰州方言例解》《庶民的礼俗》和中篇历史小说《盐场的反叛——张士诚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