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q坐骑(说shuō客坐骑qí我怕是上了个假学)
qwq坐骑(说shuō客坐骑qí我怕是上了个假学)从(shuì kè)改成了(shuō kè)内容是他感叹【说客】这个词的发音居然前几天,网络作家马伯庸发了条微博让很多网友感到痛心和无奈……因为马亲王发了一条汉语言相关的微博
青春山东
有态度 有意思 有温度
一个为青年发声的平台
青春山东综合自广州日报、教育部官网、Vista看天下、@马伯庸
前几天,网络作家马伯庸发了条微博
让很多网友感到痛心和无奈……
因为马亲王发了一条汉语言相关的微博
内容是他感叹【说客】这个词的发音居然
从(shuì kè)改成了(shuō kè)
↓↓↓
当年死记硬背才记住shuì kè,
现在怎么说改就改了,
很多人都说:凭什么!
网友评论
院长_王春花:shuoke太难听了....
嗨__你的益达:合着当年记的那些重点,现在都成错的了
@布罗斯李:我们小时候两节连堂被逼着硬记、N多套卷子反复考的形近字、多音字,现在都不做数了,能把那些时间精力补还给我吗?
苍山覆雪cc:大家没这么蠢,多学几个音有这么难吗?是希望一代不如一代?
写字的万万:真是难受啊!不要改不要改
莉莉丝的柴郡猫:总感觉是因为太多人说错就把错的修正为正确的了
盖世英雄哟yooooo:觉得很难受,原本很有感觉的读音被改的不忍直视
闹腾的鷺:好难听……为了小部分人的使用性把汉语的艺术性给改了
@加一颗糖--:感觉不只是难听的问题,而是缺少了一种感觉……也太白话了吧,缺少古代美感?
打击面太大,大家累感不爱,以至于有些不信邪的网友下班专门去了趟书店,翻出纸质版的“【说客】现读shuō kè,旧读shuì kè”,才宣告彻底投降。
但还是觉得有些如鲠在喉——
XXX的张白白:
【shuì客】感觉是口若悬河的古代伟大辩论家,【shuō客】感觉像是一个人在你耳边一直叨哔叨没完没了。
有网友指出,这样的改动并不是“突然”的:
在1983年的第二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说shuì服】就已经改成【说shuō服】,所以现在“说服别人的人”变成了【shuō客】也有迹可循,且这个词其实已经改了好几年了。
如此看来难免有些“世界观都崩坏了”的感觉,更让人不愿意接受的是,随后陆续又有网友站了出来,称:别急着骂,近些年类似的“修订”可多了!
之前看电视节目,很多主持人、明星都念【给gěi予】,或许你还在担心有一天会被小孩子突然纠正,念(gěi)不念(jǐ),可实际上现在两种读音都不算错了,甚至有很多字典里查不到(jǐ)这个读音
↓↓↓
也就是说,当年考试的“出错重点”到现在成了正确答案。
人害怕的是这些都是“悄悄”改动的,除了奋战在第一线的高考生知晓,已经毕业的同胞很难得到通知,非常容易“当了文盲还不自知”。
比如根据词义,以前的字典上是【确凿zuò】,上课和考试也是同样,但读错的人太多了,不知哪一年教育部发布了相关规定,统一了【凿】字的读音,现在的汉语词典中都只有(záo)这个音。
或许如此改动确实给更多人带来了便利,但也有不少人实在难以理解这种“将错就错”的事儿,会觉得是“文盲改变了世界”。
而且不是所有改动都“方便了群众”。
比如,我们都背过杨玉环吃荔枝的“一骑jì红尘妃子笑”,但真的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骑”字就只有一个读音了,【坐骑jì】也变成了【坐骑qí】。
不说这一改平仄都不协调了,原本的【骑jì】多有速度感啊!一读【骑qí】,就觉得慢吞吞的,像是在千里走单车。
所以,当你使用小时候学过的知识却被“人工智能”的输入法提示时,一种颇为荒唐的被背叛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怕不是上了个假学吧。
荨麻的荨不念qián了。
北都Hokuto:
现在读荨麻都要在脑子里想两遍,明明当年读荨qián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
牛牛的小圈圈:
我纠正孩子,孩子说老师就是读的shuai,我还能说什么?摊手…
hqzxzwb_:
读shuai都不押韵了
看2016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还有很多读音跟记忆中不太一样……
比如血不再分xuè和xiě了,统一念作xuě,应届不再是yīng届,变成了yìng届,心宽体胖pán本来是指人心胸开阔,现在改成了心宽体胖pàng,一个大胖子呼之欲出。
应(yīng)届,新审定为:应(yìng)届;
下载(zài),新审定为:下载(zǎi);
粳(jīng)米,新审定为:粳(gēng)米;
甲壳(qiào)、躯壳(qiào),新审定为:甲壳(ké)、躯壳(ké)
大家不免替某些字担心了起来……
什么卡:
还有角(jué)色,一看综艺全都说jiǎo色
春风一顾等闲度Sun:
我感觉刽gui子手的刽也有这种趋势了,好多人念kuai,认成脍炙人口的脍
_夏飞:
鸿浩之志也不远了
难道荀彧以后也要改名叫“狗货”吗……
顺应大众将错就错,这种思维还用到成语上面:
“空穴来风”本来是有所根据的意思,却常被误用为“毫无根据”,最后《现代汉语词典》把这两种意思都收录了。
语文老师强调过无数次的“七月流火”现在也有两种意思了:
一个词竟然有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
真是666
一不小心就跟不上时代了,
很多人都觉得很无奈……
鹿晗的Alpha:
真实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少数服从多数”
丧丧的一只:
不喜欢,老读音又不是多么晦涩难懂,还更有汉语的韵味和感觉,多音字又是汉语的一种特点,不知道为什么要统一成单一读音,顺应时代潮流也要保留传统文化吧
蠢梦新坑卡壳中-:
曾经被嘲笑过的那些人可以尽情地来嘲笑我了——合着我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就是为了让不读书的人嘲笑我???
冉籘:
我以后可能会给孩子解释,这个词以前念shui!絮絮叨叨仿佛那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给店里唯一肯搭理他的小伙计讲解茴的四种写法的人
阿衎呀:
之前看到有个人说现在“的”“得”“地”都通用了,我当时就觉得坚持区分这三个de的自己像个笑话
也有人说,顺应潮流是合理的
抽_苟富贵:
一个非常私人的看法,语言和文字的诞生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工具,当然是会向方便使用的形式发展,如果囿于读音而忽略了它本身作为工具的意义,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正版许妖妖:
即使是语言文字学家认为正确的,可是广大使用者们我行我素,专家们也没办法,最后还是“少数服从多数”。
当然了,改来改去最惨的还高中生们
阿西子xi:
改来改去考虑过高中生的感受吗?都变成考点了!!!本来对的都给改成错的了
Hjx:
最可怕的是,我改了,阅卷老师没改
所以网友的这条建议,
希望专家们考虑一下
北_followmyheart:
希望这些人改字读音的时候,买个微博热搜告诉大家
或许作为交流工具,语言和文字确实不应该遭受我们的过多苛责和约束,要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发展,但理性一点讨论:
是不是存在更能让大家接受的、更良性的改动方式?
比如,改就改吧,但是要广而告之一下,毕竟我们还有努力备考的高考生。
比如,改就改吧,可别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后天又变回来了。
毕竟,工具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改来改去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读了,谈何工具之用。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