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飞赴九江大坝(朱镕基飞赴九江大坝)
朱镕基飞赴九江大坝(朱镕基飞赴九江大坝)到了1952年,刚刚走出校园的朱镕基凭借其在大学期间的优秀表现,成为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燃料动力局的组长,这也正是朱镕基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开始。同时,他还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动员大家积极报名入伍,为保护国家安全奉献力量。1947年,年仅十九岁的朱镕基以湖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虽然他就读于电机制造专业,是个标准的理工男,但是他却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丰富的艺术细胞,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对京剧颇有研究。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作为班长的朱镕基自告奋勇,成为本系第一个向党支部提交入伍申请的学生。
1992年10月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正式召开,会议意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及成员。
大会上,中央候补委员名单中的一个名字,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激烈讨论。
当众人议论纷纷时,邓小平却为这个年轻人力排众议,坚持推荐他加入中央核心领导班子。
这个众人口中的“他”究竟是谁?邓小平又为何如此坚定地选择他,并为他力排众议?
一、清华才子,崭露头角1947年,年仅十九岁的朱镕基以湖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
虽然他就读于电机制造专业,是个标准的理工男,但是他却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字功底与丰富的艺术细胞,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对京剧颇有研究。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作为班长的朱镕基自告奋勇,成为本系第一个向党支部提交入伍申请的学生。
同时,他还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动员大家积极报名入伍,为保护国家安全奉献力量。
到了1952年,刚刚走出校园的朱镕基凭借其在大学期间的优秀表现,成为了国家计划委员会燃料动力局的组长,这也正是朱镕基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开始。
在这期间,由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以及虚心求教的特质,他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年轻干部。
二、初至上海,大展拳脚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朱镕基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兼市长。
这一段时间恰逢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对改革初期国内经济状况不景气、工业设备落后、民众思想保守、政府官场气息犹存等问题,朱镕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镕基着手于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大力主张反腐倡廉,始终将“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作为座右铭。
在朱镕基就任初期,面对党内存在的部分官僚主义气息,他毫不避讳地直言道:“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自我监督。”
自此,上海便刮起了一股廉政风暴。
为了使廉政之风盛行,朱镕基更是以身作则,切实做到了廉洁奉公。
有一次,朱镕基的妻子正打算照旧骑自行车送外孙女上学时,突然风雨大作,警卫见状,便出于安全考虑用公车将孩子送到了学校。
朱镕基得知之后,迅速向行政部门结清了汽油费。
他常常对部下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金鱼缸里游的鱼,对外要透明。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正是这样的觉悟,使得朱镕基在实现个人抱负的路上始终走得坦坦荡荡。
在对政府风气进行改革后,朱镕基紧接着又推动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举措的出台,他强调要强抓“菜篮子工程”,保障食品的安全、充足、稳定供应。
1988年的一天,朱镕基在没向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来到了大中华橡胶厂视察。直到门卫匆忙向大中华橡胶厂的党委书记韩正报告后,韩正才知道市长来了。
韩正见到朱镕基时,朱镕基已经来到了工人车间,正与工人们亲切交谈,他告诉韩正说自己要召开工人座谈会,并随机挑选了十名工人。
一头雾水的韩正还没搞清楚什么状况,朱镕基就让韩正离开,“你不要参加了,你要是在的话,大家不好提意见。”
当天中午,朱镕基开完会后找到韩正,对他说,“工人们确实有意见,但对你们工作还是肯定的,就是有一条,中班的伙食不行,要马上整改!”
当天晚上十点,上海市市委副秘书长就带人赶到了大中华橡胶厂,对厂区的菜单、价目表等进行检查,“因为上中班的人要在22时30分吃营养餐”,韩正解释说。“幸好我们当天晚上就已经对伙食进行了整改,这才使得镕基同志没有批评我。”
除了在改善伙食上下足了功夫之外,朱镕基还要求相关部门在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整改。
与现在不同,当时的上海还有很多的棚户区,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居民们的居住条件,并保证改造过程中居民们的利益不受损失,朱镕基亲自进行走访调研,不断征求广大市民群众的意见,并形成了章程。
也正是因为朱镕基广泛地听取民意,上海一系列民生方面的改革都进行得格外顺利。
在保障人民的衣食住行的前提之下,朱镕基便计划充分利用外资,以“上海浦东开发”为窗口,打开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大门,使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 贸易与金融、信息中心。
为了进一步提高外资引进的效率,朱镕基在来到上海之后,就开始构思“一个图章”的问题,意在简化投资审批手续,适当降低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门槛,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务。
1988年6月10日,距离朱镕基当选上海市长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召开了外资委成立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将以外资委主任的身份推动“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政策的实行。
消息一经传出,意在来上海投资的外商们纷至沓来,上海的改革开放进程也日益红火起来。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自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曾经多次来到上海,对上海的改革进程进行指示。
身为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于是便担任起了邓小平的“解说员”,邓小平还曾经这样评价过朱镕基的讲解,“朱镕基讲经济危机我听得懂,朱镕基不回避问题,他讲话很生动,一听就能听明白,所以他的讲话总是让人听不够。”
然而,既是决心改革,就意味着前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朱镕基在对上海进行全方位改革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尤其是在浦东开发这件事上,朱镕基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他曾经向邓小平同志表示过:“浦东开发建设的报告还不理想,不敢上报。”
这时候,邓小平的一句话却给予了朱镕基极大的信心与底气,邓小平同志说道,“不用怕,报嘛。”
正是这句话,使得朱镕基下定了决心,也为他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信心基础。
朱镕基曾经分享过自己来到上海之后的状态:“到上海来了以后,这三个月的白头发比什么时候都多。江泽民同志曾经预言一年之内我的头发必定全部变白,这是他的体会,如今我已经感受到了。这里的工作确实是复杂,也确实是难做,所以江泽民同志才会经常讲他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我现在也真正体会到了。”
三、进入中央,一鸣惊人朱镕基得以进入中央,与他的“伯乐”邓小平有很大的关系。
早在朱镕基还是上海市市长时,邓小平就通过多次考察上海、倾听朱镕基关于上海发展的预想与方案,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诸多闪光点,更是在1992年视察首钢时,称赞朱镕基为“最懂经济的领导人”。
正是因为邓小平亲眼见证了这个年轻人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上来的,他才会为了朱镕基力排众议,并对众人说道,“好干部(指朱镕基)就在眼前!”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者,朱镕基进入中央以后所作出的一系列成就,都在向全国人民证明着——邓小平这个伯乐的眼光确实了得。
上任之初,面对国库空虚的困境,朱镕基主张创造性地实行财税体制改革,以分税制度取代财政包干制度,面对部分地区的质疑与不解,朱镕基亲自跑到当地进行解释与劝说,他曾经用七十多天的时间跑完了十三个省市。
在这段时间里,朱镕基可谓是苦口婆心、软硬兼施,总算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分税制建立,改革成功!
面对中国产能过剩、经济下行的困境时,朱镕基又扛着极大的压力对企业股权结构进行改革,以激发企业活力,同时大力抑制重复建设之风,扭转国有企业连年亏损的局面。
他曾经自信地说道:“三年不扭亏,我下台!”由此,便可以看见朱镕基实行改革时所彰显出的巨大魄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贪污腐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了出来,惩治腐败成为了我国当时破解经济发展障碍的关键。
对于官员腐败问题,朱镕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也正因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朱镕基对于反腐格外上心,在这一问题上,他充分彰显出了“铁面总理”的特质。
“我要准备一百口棺材,其中九十九个是给腐败分子,剩下的那一个是给我,就算是同归于尽,我也要换来国家长久稳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信心!”
朱镕基的话语可谓是震耳发聩,他的话语犹如一把利刃,直插腐败分子的心脏,让所有的腐败分子为之一颤。
1998年,在全国面临百年一见的特大洪水,全国多地纷纷告急时,朱镕基紧急飞赴当时最危险的江西九江,面对九江大坝的决堤,他勃然大怒,当即怒斥负责人:
“你们不是说固若金汤吗?谁知堤内是豆腐渣!这样的工程要从根查起,对负责设计、施工、监理的人员都要追查。人命关天,百年大计,千秋大业,竟搞出这样的豆腐渣工程、王八蛋工程。腐败到这种程度怎么了得?历史是不容欺骗的!”
除了腐败问题,对于台湾问题,朱镕基同样展现出了自己的“铁面”。
在一次采访中,一位记者询问朱镕基他对于台湾岛内选举的最新形势的看法,朱镕基严肃地指出:
“台湾的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是台湾人民自己的事情,我们不想干预。但是我们必须讲清楚,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台湾独立,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都不能允许。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我们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
四、选择转变身份2003年,朱镕基从总理的位置上走下来后,他迅速将自己“隐藏”了起来。在那之后,他极少出镜且选择闭门谢客,从此便消失在了公众视线中。
然而,隐退并不意味着停止发光发热,隐退后的朱镕基并未停止自己使国家变得更好的步伐,实事助学基金会的创办使得他有了继续奋斗的方向,朱镕基将自己出书所得的版税,毫无保留地全部捐出,以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此外,清华大学还聘请隐退后的朱镕基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名誉主席,这也为他提供了运用自身所学以促进学院发展的契机。
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朱总理虽然不再活跃在大众视野中,但他的政绩与品质仍被大众所称赞。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当镜头扫过阅兵观礼台时,一个挺拔的身影使得评论区纷纷“炸开了锅”:时隔多年,再次看见朱总理,瞬间泪目;总理,这盛世如您所愿,您请放心;终于又见到您,祝您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