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是一篇无法翻阅的篇章(盛唐编年史百花齐放)
盛唐是一篇无法翻阅的篇章(盛唐编年史百花齐放)727年,王昌龄进士及地,李白在孟浩然的撮合之下娶了宰相孙女许氏,成了赘婿。728年40岁的孟浩然再次落榜在长安,身为社交狂魔的他也不甘寂寞先后勾搭上了王昌龄,还有王维。726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来到了扬州,因为思乡写下了那首名扬千古的《静夜思》,直到冬天离开前往湖北安陆,并在那里结识了孟浩然。而此时的少年杜甫来到洛阳,与李龟年相识于齐王府上。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举兵诛杀韦后党羽,拥立其父李旦为帝。同年,那个写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王翰顺利登科及地,满心盼望一展雄才报复。而他并不知道的是,也不过是多年后,他就将亡于中土。712年,李隆基登基,开元盛世也开启了,盛唐到来。而这一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生下一名男婴,名叫杜甫,未来他会成为整个大唐的骄傲。此时,孟浩然隐居鹿门山,他的生死之交张子荣在这一年冬天弃他而去,乘机赶考,他作诗送别。725年,身在河西一带的王昌龄写下了大量的边
如果你仔细查看历史,会发现盛唐的每一年都充满传奇。
675年,王勃在前往越南交趾看望父亲的路上,写下了滕王阁序,名动天下。仅仅第二年,王勃去世,享年27岁。也是这一年,童岁又同为初唐四杰的杨炯登科拜教书郎,命运殊途,而此时,贺知章、陈子昂、张若虚还在少年苦读。
685年,李隆基出生,而前一年他的父亲李诞刚刚被午后立地,他的命运也因此改变。在午后独揽大权的年代,谁也不敢想象这个婴儿将会在未来问鼎大唐权力的顶峰。688年,王之涣生于山西太原。689年,孟浩然生于湖北襄阳。694年,最后一位出唐四杰杨炯去世。
698年,王昌龄生于山西太原。700年,陈子昂遇害被杀,701年,王维、李白出生,704年,崔颢高士出生。可以看到,前一代正陆续走向归途,下一代纷纷踏上前路,初唐逐渐落幕,而盛唐弃相师坛的大门正徐徐打开。705年正月,武后病重,太子李显复位。同年12月,武后王天下重归李氏。也正是这一年五岁的李白跟随父亲举家从中亚碎叶城迁居四川青莲乡,落地生根。
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举兵诛杀韦后党羽,拥立其父李旦为帝。同年,那个写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王翰顺利登科及地,满心盼望一展雄才报复。而他并不知道的是,也不过是多年后,他就将亡于中土。712年,李隆基登基,开元盛世也开启了,盛唐到来。
而这一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生下一名男婴,名叫杜甫,未来他会成为整个大唐的骄傲。此时,孟浩然隐居鹿门山,他的生死之交张子荣在这一年冬天弃他而去,乘机赶考,他作诗送别。
725年,身在河西一带的王昌龄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比如说《出塞》,《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而几年后,同乡的王之涣仿佛要跟这位七绝圣手比一比,在玉门关的另一头写下了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拂度玉门关。
726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来到了扬州,因为思乡写下了那首名扬千古的《静夜思》,直到冬天离开前往湖北安陆,并在那里结识了孟浩然。而此时的少年杜甫来到洛阳,与李龟年相识于齐王府上。
727年,王昌龄进士及地,李白在孟浩然的撮合之下娶了宰相孙女许氏,成了赘婿。728年40岁的孟浩然再次落榜在长安,身为社交狂魔的他也不甘寂寞先后勾搭上了王昌龄,还有王维。
731年,杜甫离开河南漫游,先去山西,后下吴越,高氏北上来到了燕赵。这一年,王维原配妻子去世,他闭门不出,独自悲伤在河南嵩山之下,离户农家中,少年岑参,刚刚丧父,寒辛苦读,渴望来日出人头地。而嵩山之上,此刻李白正寄居在隐士好友元丹秋府上,寻仙问道,犹豫就此归隐。这一年,有人似海游,有人亲朋丧,有人避世间。而43岁的孟浩然不忘初心,依然在交朋友。
735年是适合进取功名的一年,刚失去了长安,都甫去了洛阳,但殊途同归,两个人一道落榜,而早已是进士的王维在这一年因为才貌双全,得到了张九龄的推荐,顺利官拜右拾遗。第二年,失意的杜甫来到了吉兆之地,登顶泰山,写下了那一首《望岳》。
737年,名相张九龄被李林甫陷害,被贬荆州,突然想起来几年前有人献诗弃蒸云梦泽,波汉岳阳城,写得极好,于是年近50岁的孟浩然应邀入幕,也大概是此年韦应物出生。这一年王维当了监察御史,跑去河西,在路上看到边塞风光,于是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紧跟着次年,高适因为碰到了从边塞而归的友人,感慨作诗燕歌行,战士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唐的一切看起来都依旧美好,但繁华之下见冰山,四处正埋伏着隐患。三年后,随着名将张九龄的去世,奸臣当道,玄宗不思进取,开元盛世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接下来的大唐经历了什么?诗人们各自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此时距离开元盛世开启已经20多年,有的人功成名就,金光照面,有的人却行至终点,日落西山。
离安史之乱的发生还剩十多年,诗人各自绽放,却终究走上殊途。739年,王昌龄被贬岭南,孟浩然换了背疽,病重卧床,众多好友纷支他来探望。这一年,杜甫和高氏两个落榜青年失意之人终于在山东相遇,一拍即合。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又会遇到一个名叫李白的人来上一段锵锵三人行。
740年,北归的王昌龄途经襄阳看望孟浩然,临走之前还嘱咐老孟好好养病,改日一同畅饮。随后,他又一路北上,先后结识了李白、岑参。而他一走,孟浩然疾病加重,最终病逝,终年52岁。王维因公南巡,途经襄阳,得知好友去世,放声痛哭,并亲自为孟浩然画像赋诗,故人不可见,汗水日东流。世事颠簸,聚散两难,高僧寒山拾得。
此刻呢?正闭于古寺之中,哪怕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一概人他,让他,由他,避他。732年,李白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入今玄宗将辇相迎,被奉为谪仙人。属于李白的盛唐终于到来,他为了这一刻等了十多年,有人起高楼,有人封暮帘。这一年,那个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王之焕病逝,终年55岁。
744年,狂人贺知章子光回乡感慨作《回乡偶书》,不久病逝,终年86岁。苦读青年曾参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中进士。这一年是值得被记录的一年,因为此时李白被刺青放还东去洛阳,军长好友丹秋生决心问道归隐。在这里呢?他遇到了从山东归来的杜甫,大唐的两座顶峰终于从此相会,当时的二人也未曾想过未来整个中华都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熠熠生辉。随后他们又遇到了高适,三个人一同畅游河南各地。
745年,李白去了齐鲁,再次碰到了杜甫。李白一看到杜甫就说,你也在啊?杜甫回答,巧了不是。李白又问,那一起走吧。杜甫说,没问题,山东我熟。大概这一年冬天,李白打算南下,杜甫决意西去,两个人就此分别,而这一别就是永别,从此再无相见。李白孑然一生而去,杜甫却用尽了余生追赶思念。
747年,玄宗想招揽天下贤才,李林甫却操动考试,无一人中选,落选名单中杜甫在列,李林甫逐渐权势滔天。这一年,安禄山假扮憨于之态,哄得玄宗开心,还认了杨贵妃为母。盛唐危机四伏,
749年,久经贫困的高适终于在张九龄之弟的推举之下,谋得了一官半职,岑参担任掌书记,准备跟随高仙芝出塞,人生两境。此时,杜甫正四处拜谒,但总是求门无路,一家老小饥寒交迫,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写的那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信寄给了他。
750年,天宝九年,回看历史,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发生还有五年一切仿佛都进入了倒数阶段。这五年间,杜甫屡试不中,困居长安,观察着朝中局势,又见战火已从边塞烧起,民不聊生,陆续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名篇。李白日渐衰老,自从被赐金放还之后,十年见云游天下,四海漂泊,先后写下了17首《秋浦歌》,感叹世事,高适进入军幕,随军而行,王维居家首丧,班官半隐。
这五年间,有人高中,有人被贬,有人出生,有人离世。高堂之上,莺歌燕舞,争唱盛世,高堂之下仿佛人间依旧斑斓,但却没有人笑得出来。诗人敏感,总是能在蛛丝马迹之中寻见匕首蓝光,或许沉默,或许忧心忡忡。
755年,安禄山起兵安史之乱爆发,盛唐在烽火之中结束,昔日相见在冠的明珠瞬间碎落一地,诗人们混在其中,有人投降,有人逃难,有人被杀,各自漂泊零落。
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呢?
755年曾参刚到西北边塞戍官不过一年,成为了安西北庭节度使得判官,在送别前任的时候写下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把冰雪写得极美,但终究苦寒。李白从秋浦游玩之后来到了,尽显受到了当地一位豪士的热情款待,临走前,李白深情饱满地写了首诗送给对方,这首诗叫《赠汪伦》。
而在此时40岁杜甫终于在这一年有了一官半职,负责看管兵器,俸禄勉强养家。来京十多年,回家探望,一路上看到了民不聊生,于是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恰恰也揭示了大唐的隐疾。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安禄山正在范阳起兵,从此改变大唐的安史之乱在这一年冬天终于爆发.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随后长安沦陷,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玄宗出逃至川蜀。在历史面前,不同的境遇与选择导致了诗人不同的命运。运气差的比如王维被叛军抓获押至洛阳,他强行吃药,患上痢疾,誓死不降。而杜甫听说新帝即位,立刻跑去面圣,在途中被捕,等到他被放出来的时候,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叹诗句。
和杜甫不同的是,昔日同样的落魄之人,高适几年间青云直上,在这一年,他跟随玄宗去了川蜀,随后更是成为了淮南节度使,奉命讨伐趁机叛乱的永王李林。巧的是,一只游山玩水隐居深山的李白,此刻正好被途经的永王军队召募入伍,而在被定罪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报复。
这一年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赐死,玄宗痛苦不堪,肃宗被迫继位重整朝纲,一切都处于混乱动荡之中,无人能够幸免。757年岑参和杜甫等人先后赶赴肃宗所在的凤翔拜见,李白因为投靠永王被判流放夜郎。王昌龄在北上的路上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享年60岁。这一年,安庆绪弑杀其父安禄山,而唐军则陆续收复长安、洛阳,要处理当时被俘投敌叛臣时,王维就身在其中,所幸的是他因为装病以及写了《凝碧池》以此明志。另外,因为弟弟频繁有功,为王维誓死请罪而被赦免。
759年,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相洲,史思明趁机诛杀安庆绪,独揽大权。而朝中,高适调任彭州,王维成了中书舍人。杜甫的前一年被贬化州,一路上写下了名留青史的“三吏三别”,随后在这一年辞去了职务,举家前往成都,在严武的帮助之下,定居浣花溪草堂。
在逃难的路上,他仍然心系被流放夜郎的李白,写下了《梦李白二首》,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而这一年遭遇大旱,为抚民心大赦天下,李白也因此幸免于难。重获自由的他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他甚至不知道生死漂泊至此,远方始终有故人思念。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注定。
761年,王维辞去了所有官职,身无牵挂,魂归大梦,享年61岁。762年,李白把毕生心血教给了族叔,之后卒于当涂,享年62岁。763年,安史之乱平息,外患鹊起。765年,高适去世,享年62岁。年纪最小的杜甫眼看着昔日好友片片凋落,无可奈何。他在这些年里辗转川蜀各地,寄人篱下,却也先后创作了《秋兴八首》、《旅夜抒怀》等等400多首诗歌。
终于在770年,杜甫在前往岳阳那艘小船上去世,享年59岁,曾也在这一年病逝于成都的一家旅店。此时,盛唐落幕。
那个无比耀眼夺目的年代恍如昨日,闭上眼睛,好像仍然能够看到贺知章和李白席地而坐,相约痛饮300杯,孟浩然起身告辞远游,王维独坐溪边,不曾挽留在黄沙之间,王昌龄、王之涣正在斗诗,高适拉着不太情愿的岑参紧随其后,而杜甫就在一旁看着他们微笑着,不知何时流下了眼泪。等再睁开眼,已过百年,终究匆匆新河变换,一切难留。
看完这百年故事,你又作何感想?
每个人都是不世之才,又因各自的出身、性格寄予,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在历史的这一块儿画幕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要怎么去看待他们的一生呢?不甘平凡,努力发光,即便是流星,也偏要璀璨,正是这份倔强成就了盛唐的风骨。
当然,历史也还在继续,768年,韩愈出生,772年刘禹锡、白居易出生,773年柳宗元,779年元稹、贾岛,20年后,大唐再起风云。而这就是另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