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第一,期待,包含着人际关系的深层链接我们常说,每个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爱等等。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期待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随着与姑娘谈话的进一步深入,我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虽然男朋友的家庭环境看上去并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却很可能对他充满了隐含的期待——男孩是在两个姐姐之后出生的(冒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风险),在这样万般期待下生出来的孩子,固然得到了万千宠爱,却也饱受隐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围环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渐 "变成"一个具有完美型特质的人,这种重压,导致他中学时曾有过两年的抑郁症病史,而现在虽然看上去抑郁症已经治愈,但是追求完美特质却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今天,我想谈一谈"期待"这个话题,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所谓成也期待,败也期待。期待,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威力无比;用不好,杀人不见血。所以,如何合理动用期待,是我们需

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像诗歌一样美好的话:不含深情的诱惑,不带敌意的坚决。这句话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谛阐述的淋漓尽致。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1)

一个姑娘过来找我倾诉和她男朋友吵架的事。起因是男朋友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是特别挑剔,很难看到她的优点,总捡让她不舒服的地方说,比如经常说她胖,黑,丑等等,这让本来就不够强大的女孩感觉很受伤,当然,客观的说,男朋友对自己也很挑剔,是一个有明显完美型人格特质的人。我和这个女孩聊天越往后进行,越对她男朋友产生极大的好奇。

这个男孩家境优越,父母关系和谐,通情达理,不管是父母还是两个姐姐都对他疼爱有加,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围和谐圆满。

这就有点奇怪了:家庭关系这么和谐,父母没有明显的控制型人格,但是却"生产"出了一个具有明显完美特质的孩子,不科学啊…

随着与姑娘谈话的进一步深入,我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虽然男朋友的家庭环境看上去并不是典型的控制型家庭,但是这个家庭却很可能对他充满了隐含的期待——男孩是在两个姐姐之后出生的(冒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风险),在这样万般期待下生出来的孩子,固然得到了万千宠爱,却也饱受隐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围环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渐 "变成"一个具有完美型特质的人,这种重压,导致他中学时曾有过两年的抑郁症病史,而现在虽然看上去抑郁症已经治愈,但是追求完美特质却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今天,我想谈一谈"期待"这个话题,尤其是期待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所谓成也期待,败也期待。期待,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威力无比;用不好,杀人不见血。所以,如何合理动用期待,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话题。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2)

1.威力无比的期待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共同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爱等等。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从这个角度上说,期待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一,期待,包含着人际关系的深层链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重要他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及其养育者,就是ta世界里的重要他人。可想而知,让一个孩子感觉到ta的重要他人对ta充满期待,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正如有的孩子是父母饱含期待的产物,而有的孩子却是欲望的副产品一样,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也许从出生那一刻,境遇就大不相同。

被期待的孩子,意味着ta和养育者之间有着深层的链接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如果父母对孩子根本无所谓,也没有任何期待,那这个孩子的处境和自我感觉,就和生活在绝境中没什么差别了。

第二,期待,往往包含着积极的信号。

期待的意思是对未来的未知的某个时刻或者事物产生一种憧憬、向往。从期待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期待本身包含的积极意义。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个词叫做心如死灰,在人际关系中,只有彻骨的绝望才会有心如死灰的感觉,而所谓彻骨的绝望,就是指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第三,合理的期待,能够激发人的动力。

正如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被赞美一样,积极期待本身,包含着父母对孩子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将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毫无疑问,会对孩子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正如赞赏过多会令孩子变得脆弱,好胜一样,期待也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之内。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3)

2.高期待:滋生“完美型人格”的温床

2018年,有一个火爆全网的新闻,名字叫《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这个新闻在当时引发了很强烈的社会轰动,但是随着新的新闻的出现,人们很快淡忘了它。然而留给这个家庭的,却是真实的痛苦和永远不能挽回的损失。

这个新闻中的父母,一直对孩子怀着极高的期待。从孩子小的时候嫌弃孩子笨,让孩子吃大量的健脑补品,使四年级的孩子就初潮发育,到上学后用尽各种方法帮助(胁迫)女儿好好学习,最终"费劲心力"将女儿送进了知名高等学府,父母的高期待,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业后,女儿以为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写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再次费劲心力将女儿送进了大连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看似前途似锦,但无法胜任工作的女儿却在这个环境下痛苦绝望。故事的最终结局,是女儿给妈妈留下了一封简短的邮件之后,毫不犹豫的从2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邮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这句话道出了父母不合理的高期待给孩子套上了怎样的精神枷锁。在这个故事里,这个孩子最终活出了自己——用结束生命(自毁)的方式,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意愿。但是这个"做自己"的代价,实在太过惨重。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4)

① 期待:往往是权威自恋的延伸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ta的第一任权威。也许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也许是自己自恋的延伸,这类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我希望你是一个聪明、乖巧、努力…的孩子,这些美好的品质,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的?还是父母相信孩子本来就有的?

这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当父母对孩子怀着"自恋式"的期待时,往往意味着,ta觉得孩子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所以这种期望就包含着浓浓的"否定"意味。比如一个天性悲观的父亲,他非常希望自己的有一个阳光乐天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因为遭遇挫折而沮丧时,父亲就会说孩子:"你怎么这么悲观呢?一时的挫折算的了什么呢?",然后巴拉巴拉讲一堆道理鼓励孩子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结果当然是背道而驰。因为"希望孩子阳光积极"是父亲意识层面的期望,但潜意识中,因为他自己顽固的坚持着自己的自恋,他悲观的坚信孩子是不行的。所以,他只能选择性的注意到孩子沮丧的时刻,并在这种时候跳出来教育孩子。

其实与他的真实意愿相反,他传达给孩子的真正信号是:你是悲观的,悲观是不好的,所以,你是不好的(你是会让父亲不高兴的)。

自恋型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往往带着自我的投射,在潜意识里,他们自己想拥有却没有实现的内容,会投射到对孩子的期望上。这种期待,往往包含着否定,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于孩子负面的内容,正如很多期待自己孩子变得卓越的父母一样,他们会用"批评"的方式提醒孩子,试图逼迫孩子走向成功。而他们多数会失败,即使有少数成功——孩子实现了外在评价体系内的成功,但其内心深处的自卑也仍无法祛除。

自恋型家长是孩子的噩梦,而过度自恋,几乎是每个人都需要觉察和克服的困难,当其反映在家庭教育中,就成为了一个顽疾。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5)

② 高期待:"丧失边界"的重灾区

和上一条息息相关,对孩子怀有高期待,尤其是将自己的高期待挂在嘴边的父母,往往在人际关系的边界上混淆不清,他们分不清哪些期待是自己的,哪些期待是真实的。

也正因为此,所以这种高期待往往会带来不自知的控制

就如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那对父母对孩子怀着不切实际的期待,并用这种期待控制着孩子的一切,他们所做的事,本质上是用孩子来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需要,最终酿成了悲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常常动用自己"期待"的权利,对孩子施加着行为上的控制。在上一篇文章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妈妈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时候先让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对自己的感恩、亲密等,结果孩子没有,这时妈妈很失望,虽然可能没有立刻发作,骂孩子一顿白眼狼,但是只要她内心有一点这种失望的情绪,就一定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这种失望的情绪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会不知所措,或者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下一次吃梨时孩子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先给妈妈咬一口,于是ta发现这样妈妈就会很高兴,于是孩子的行为和人格就在妈妈的期待与失望(或者满意)中被限定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期待,本质上也是一种评判,而评判,则意味着被限定

当父母"入侵"孩子的边界,以期待为诱饵对孩子施加着控制,本质上,是对孩子生命力的剥夺,试想,一个孩子的精神内核没有被很好的发育,ta又怎么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6)

③ 内化父母的高期待:变成自我的高期待,最终可能导致"完美型人格"

生命的最初是只有感受没有评判的。所有的是非对错,是随着成长的过程,逐渐习得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因为我们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对外界的标准往往照单全收

我们吸收了爱,就会变成一个懂爱的人,吸收了信任,就会成为一个信任他人的人,吸收了否定,就会成为一个自卑的人….而父母的期待,往往也会被我们内化、吸收,变成自我期待,这个自我期待不断的发展,就成了我们每个人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当的、积极的,那我们也会内化这种期待,变得阳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极的、过度的,我们同样会内化吸收,变得苛责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质的人——追求完美、情绪上易焦虑紧张、行为上比较懒惰(本质是对不能达到完美的恐惧),容易自我否定,对别人也比较苛刻——他们人格的来源,源自内化了父母的苛刻的标准,其中也包括内化了父母的过高期待

过高的期待,几乎100%都会成为一种负担,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它伴随着痛苦和纠结的体验使人前行,在不能承受的范围内,可能就会导致抑郁和绝望——因为过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控制,而控制会带来抑郁。

我有一个朋友,她有很深的抑郁情绪,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总是夸大别人的优点,忽略自己的优点。她的这种情况跟她的家庭有很大关系,父母既有高评判,也有高期待。或者说,父母是在用高评判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高期待,结果是,她内化了这些标准,导致自我审视的时候觉得自己哪都不好,最终走向抑郁。

做事做人,先完成再完美,然而,完美型人格的人却始终活在对抗完美的焦虑里。为人父母,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种追求完美的倾向,所以对孩子抱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在这种不恰当的期待之下,将自己活成了完美型的人格?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7)

3.真正的积极期待:是无条件的信任

对于所有的期待,都是积极的,好于消极的。而对于积极的期待,如果可以剔除权威者的自恋,那么还有一种期待是最"好"的:即我对你无条件的信任。我相信你是好的。

① 罗森塔尔效应:权威的积极期待

1868年,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父母对子女的积极期待,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隐性的期待(相信孩子的好)对孩子施加积极影响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显性的期待(例如我希望你考100分)。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8)

② 不含深情的诱惑。

科胡特这句像诗一般的语言,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它的本质,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即我深深的理解和接纳你,但不给你设置任何条件。

期待本身,一定和爱相联。但问题在于,我们在给出期待的时候,是否伴随着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诱惑,所以,胡科特这句话的反面意思是:你达到我设置的条件,我才会给你情感。

生活中常见的是,你如果不按照我的期待,我就会失望,会用不高兴惩罚你。父母对孩子,这种情况很多。而来自权威(父母),在祛除自恋后,对孩子的真正的期望应该是:"我相信你是最好的,如果你现在对自己不认可,我就给你最积极的确认和支持"。

当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变成了支持与信任,期待,就成了巨大的心理源泉,而不再是压力。这也和精神分析中,温尼科特提出的"抱持"一词不谋而合。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9)

③ 以孩子为中心的积极期待

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的期待与带给孩子压力的期待,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是以谁为中心的期待?前者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后者是以父母为中心的。

这一点,需要父母仔细觉察。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到底是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相信ta自发的能力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还是不相信孩子自身的动力,期待ta变得更符合"我"的要求?

很多人会有一个担心,过分相信孩子"性本善",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会不会走向溺爱,让孩子变得没有规矩?实际上这里面有概念的混淆。以孩子为中心的意思,是放下自己的投射,去相信孩子内在的秩序和动力。而怎么避免孩子变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呢?答案是父母也需要在关系中间做真实的自己。所谓做真实的自己,就是父母需要为孩子的行为树立边界:当孩子过分的延展自我,并对父母产生严重的攻击性时,父母需要制止。正如爱与规则,从来都不对立一样,给到以孩子为中心的积极期待,给到孩子无条件的接纳、理解,与当孩子侵犯自己边界时及时制止并不冲突。

我发自内心的相信你,相信你能有美好的未来,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和对孩子美好的期待,会成为一个孩子自尊、自爱、自信的基石,会构成ta最深处的生命底色,同时,也将是ta一辈子的底气和骄傲。

父母的期待和失望(用的好是动力源泉)(10)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