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在浙闽交界的泰顺、龙港、福鼎等地,人们出行往往选择去苍南坐高铁。苍南高铁站辐射人口达300万人,堪比地级市规模。甬莞高速、灵龙大道、灵沙大道等一批交通主动脉相继建成通车,高速总里程(含在建)较2012年增加了4倍多。感受最深的要数苍南马站片区的居民,以前去温州市区要3个多小时,现在高速1个小时就可以直达。城市能级,是人气集聚的前提。一个城市的能级大小,决定了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首位度。城市能级的指标很多,但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公共配套、宜居的环境必不可少。苍南把“大县大城”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以“一城引领”提升县城品质,以“百亿交通”打通发展的任督二脉,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能级。就拿交通来说,苍南地处浙江最南端,原本是全省交通末梢。苍南却提出了打造浙闽省界交通枢纽,化劣势为优势,织密立体交通网。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1)

“能”字,为熊敛其四爪,是淡泊心志,沉静内敛的写照。

重整行装的新苍南,正处于这样的蓄能期。面对转型重塑的“阵痛”,苍南没有图眼前之利,而是以推倒重来的勇气,通盘谋划,积蓄能量。虽一时艰辛,但利在长远。

“大县大城”翻开城市新篇章,核电、海上风电搭起产业新引擎,生态旅游描绘发展新画卷……一个朝气蓬勃的新苍南,正奋力崛起。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2)

提升城市能级——“大县大城”崛起

城市能级,是人气集聚的前提。一个城市的能级大小,决定了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首位度。

城市能级的指标很多,但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公共配套、宜居的环境必不可少。苍南把“大县大城”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以“一城引领”提升县城品质,以“百亿交通”打通发展的任督二脉,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能级。

就拿交通来说,苍南地处浙江最南端,原本是全省交通末梢。苍南却提出了打造浙闽省界交通枢纽,化劣势为优势,织密立体交通网。

甬莞高速、灵龙大道、灵沙大道等一批交通主动脉相继建成通车,高速总里程(含在建)较2012年增加了4倍多。感受最深的要数苍南马站片区的居民,以前去温州市区要3个多小时,现在高速1个小时就可以直达。

在浙闽交界的泰顺、龙港、福鼎等地,人们出行往往选择去苍南坐高铁。苍南高铁站辐射人口达300万人,堪比地级市规模。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3)

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城市建设上,苍南县城日新月异。十多年前,苍南县城新区还是一片空地,如今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成为城市化主阵地。苍南书城获评“全国最美书城”,中心湖公园等八大主题公园连点成线,银泰城商圈、苍南大道城市走廊等重点区块焕然一新……全县城镇化率从50%增长到了68.7%。

每当夜幕降临,苍南高铁站、华美达广场、海西青创园等沿线景观灯亮起,一派繁荣景象呈现眼前,苍南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4)

激发产业动能——“绿能之城”崛起

苍南沿浦镇三丰村,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里的房租却堪比温州市区,还连续开了12家餐馆。这都得益于苍南在建的绿色能源基地。

对于苍南来说,“能”字还有另一层含义:绿色能源。

产业是城市的发动机。面对产业重塑的“阵痛”,苍南人也曾心里没底。突围的杀手锏,便是绿色能源。

苍南依山面海,拥有168公里黄金海岸线,有先天条件。利用“双碳”的风口,苍南吸引了中广核、中核、华润、华能等一批央企进驻,先后落地三澳核电和5个海上风电项目。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5)

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项目到底有多大?用这样一组数据解释可能更形象:三澳核电整体投产后将年供电525亿千瓦时,超过温州全市2021年用电量。而据目前测算,苍南近远海海上风电资源装机容量达1490万千瓦,投产后年发电量预计600亿千瓦时。

以远景零碳产业基地、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为代表,苍南正在形成具有全域带动力的新能源产业链。可以预见的将来,核电和海上风电都将是“千亿级”的存在。

在温州,苍南的传统制造业体量并不大。由于缺地,空间拓展难,出路在于腾笼换鸟。近年来,苍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净增规上企业242家,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就在今年,苍南启动了工业园区块改造提升攻坚行动,3年后有望再造34个百亩小微园。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6)

激活生态潜能——“文旅之城”崛起

自然资源禀赋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潜在能力。如何才能变成取之不竭的财富,思路决定未来。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7)

苍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大渔湾退垦还海,到种下千亩红树林,苍南早就选定了方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化生态优势为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提高居民福利双重意义——生态旅游在苍南达成共识。

这些年来,生态旅游景点在苍南遍地开花:创成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渔寮景区、碗窑古村落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3A级旅游景区5个,尤其A级景区村达174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一半以上。苍南因此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荣获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今年国庆,浙南滨海(马站)旅游集散中心综合体开门迎客。该综合体是浙南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旅游集散中心,集旅游集散、咨询、购物、接待、交通等多功能为一体,可满足每天约2万人次的游客承载量。苍南的旅游地标又多了一处。

生态旅游正成为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去年,苍南实现旅游总收入181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89亿元。渔寮沙滩民宿一房难求,矾山游客年接待超百万人次,村民切实享受到了游客流量变现的红利。

苍南县经济规划(苍南蓄能崛起)(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