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④魏晋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子弟的官位。于是就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形。出身下品的士子只能扼腕叹息。难怪左思在在他的《咏史》诗中写道:可以想见,随着豪强大族势力的发展,察举、辟召制度都渐渐被大族垄断。①春秋时期:官位被世族垄断,不存在真正的选士制度。普通寒士和世族子弟相比,机会非常少。②西汉初期:实行"任子""赀选",只有两千石以上的大户子弟才有资格为郎。想做官的话,得出钱,高级官吏的任命基本上都是这个渠道。③汉武帝时期:"察举制"、"辟昭制"正式成立,由诸侯、公卿等举荐贤人,通过问策,授予官职。

唐太宗在端门看到考试举子络绎而出时,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其喜悦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1)

从太宗的话中,可以看出唐代科举制度对选贤任能,储备人才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选士制度,文人在科举这条路上的跋涉极为漫长,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也几经波折,是各种势力相互拉锯、此消彼长最终达到平衡的结果。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由来、考试科目、利与弊等方面,对唐代科举制度进行简要的回顾。

01科举制度的由来

科举的本质就是选拔人才,选拔士人。这种机制在上古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直到魏晋时期,普通寒门士子都很少有上升空间。下面,我对魏晋前几个典型的朝代人才选拔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①春秋时期:官位被世族垄断,不存在真正的选士制度。普通寒士和世族子弟相比,机会非常少。

②西汉初期:实行"任子""赀选",只有两千石以上的大户子弟才有资格为郎。想做官的话,得出钱,高级官吏的任命基本上都是这个渠道。

汉武帝时期:"察举制"、"辟昭制"正式成立,由诸侯、公卿等举荐贤人,通过问策,授予官职。

可以想见,随着豪强大族势力的发展,察举、辟召制度都渐渐被大族垄断。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2)

魏晋时期:实行了"九品中正制",门第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子弟的官位。于是就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形。出身下品的士子只能扼腕叹息。难怪左思在在他的《咏史》诗中写道: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鲍照在他的《瓜步山揭文》中感叹:

"故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

这里的"势",是"势力"的势。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3)

南北朝:世族逐渐衰落,庶族兴起。庶族参与朝政、改变自己命运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推动了以考试来选拔才俊的形式——科举制度的形成。

隋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代:唐沿隋制,科举制度在唐代得以蓬勃发展。

02科举考试科目

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非常繁多。比如《新唐书.选举志》里就列举了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等等,统计起来大概有几十种,非常繁杂。但概括起来看无非是三大类:明经、进士、制举。

①明经:简单地说,明经主要考对儒家经典的记诵能力。题型有贴文(填空)、背诵等,也就是谁记性好谁占优势。

②进士:进士考试科目随着年代的变迁不断变化,总的来说,需考时务策、贴经、诗赋。时务策需着眼现实问题,但有时也会从儒家经典或"三史"中命题,因涉及的书籍众多,难度较大。

贴经中的"经"是指《易》、《尚书》、《春秋公羊传》等经典。

初唐时期,诗赋作为建议考试内容,称为"杂文两道",既一诗一赋。到盛唐时期,进士考试需做诗赋已成定局,"贴经"也变成了贴"大经",转向《论语》等字数较多的经典。

初唐时明经只考儒家经典,进士只考时务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有互相渗透的趋势,明经加考时务策,进士也开始贴经。也就是说,唐王朝在选拔人才时,也越来越注重人才知识体系的多元化。

到后期,进士与明经最大的区别,在于考诗赋。既要求考生能诗能赋,对其才情和创作能力给予很大程度的认可。

制举:与明经相比,制举是另一种考试门类。他是无官者迅速踏上高位的一块跳板,内容灵活,时间不固定,主要取决于政策的需要和上位者的个人兴趣,考试科目繁多。由于制举由皇上亲自主持,且中制举的士子可以直接授官,比进士更为快捷,因此制举考试受到很多士子的青睐。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4)

03科举制度利与弊

①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唐代科举制度是在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官吏选拨制度。它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第观念,采取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公开考试方式,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相对于之前的选官制度,无疑是一大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来看,科举制度实施以后 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

第一 它取代了汉魏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地由地方士族和长官手里集中到中央 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一。

第二 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 让全国想做官者全力以赴地适应这些标准 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同时,公开、平等的仕进之路 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 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 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 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第三 科举制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看起来公开、公平 任何人只要读好书 就有资格应考做官 不仅美饰了封建制度的阶级本质 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 使他们埋头读书 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这也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5)

▲从文化教育上来看 科举制度实施以后 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前文说过,唐代的进士科,需要能诗能赋,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进士科最初仅试"时务策"五条 唐高宗时 又加试帖经和杂文 成为三场考试制。在这三场考试中 最重要的是杂文。杂文泛指诗、赋、箴、铭、颂、表、论、议 且以诗赋为主。总之 唐代的科举考试以及"行卷"之风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6)

▲ 从社会风气来看 唐代的科举制度激励了一大批青年,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唐代自由其开放、大度的胸襟,唐代的年轻人也一样 大都胸怀大志 才情四溢 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入仕前 他们透过科举考试 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之光 所以 知识分子刻苦攻读 奋发向上 营造了一种强劲的好学之风。 被史家们所称誉的"盛唐气象" 就是因这股风而形成。

②唐代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 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科举制度使思想僵化 脱离实际 阻碍了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举考试内容都以《四书》、《五经》为主 假若不通经典 不可能被录取。另一方面 知识分子为了争取及第 只读死书 不讲创造 严重阻碍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著名史学家吴晗指出:

"科举制度 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压制了思想 使人们脱离实际 脱离生产 专读死书 专写空话"。

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使一些知识分子 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 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7)

▲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考试是指挥棒,科举考什么 学校和社会也跟着注重什么。

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诗赋 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 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 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科举考试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 科举成了士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因此读书进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十载寒窗 一举成名 富贵融化 锦衣玉食" 为了"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目的与人生哲学 支配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 影响了一般读书人的思想。

唐代科举故事(唐代科举制度掠影)(8)

04写在后面

科举制度历经近千年的孵化和演变,终于在唐代得到了完善和较为系统地发展。

它通过开放考试 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 改变了前期豪门世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通过考试为官,使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 形成了一批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学,特别是唐诗的繁荣;将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 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 养成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营造出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虽然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弊端,但瑕不掩瑜,其积极意义大于消极影响。可以说,科举制度为唐代的兴盛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