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可村里的三老四少们,还是看作“乱伦”,当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与我父亲结合的三奶奶,是我逝去三爷爷的原配,按照辈分来算,是已经出了五服,几乎无半点血缘关系的同村人。尤其70岁的父亲,与59岁的三奶奶的结合,更是让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庄沸腾了许久。我们的村子,有近二百户,是个独姓庄子,百分之百的人家都姓肖,别无一杂姓。村子里,至今也无一对男女联姻。虽是陋习,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看,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口述:肖明

文:周于江

图:大俗摄影

在城里,老年人再婚,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可在闭塞的乡村,这种事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街头巷尾的主流话题。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1)

尤其70岁的父亲,与59岁的三奶奶的结合,更是让这个不大不小的村庄沸腾了许久。

我们的村子,有近二百户,是个独姓庄子,百分之百的人家都姓肖,别无一杂姓。

村子里,至今也无一对男女联姻。虽是陋习,可从优生优育的角度看,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与我父亲结合的三奶奶,是我逝去三爷爷的原配,按照辈分来算,是已经出了五服,几乎无半点血缘关系的同村人。

可村里的三老四少们,还是看作“乱伦”,当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乡下人总是这样,他们对突兀的新鲜事物,大都冠以道德、传统的标签。

我父亲是一个技艺不错的木匠,过去技术好的木工,在乡下是很吃香的。

无论到哪家干活,都是四碟八碗,好酒好烟伺候着,工钱也不菲。可这样却让父亲形成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在我母亲因绝症去世后,父亲的生活就糟糕透顶了,简单的饭菜,洗衣,整理家务一概不会做,整天就知道买来馒头,咸菜或熟肉,饱一顿饿一顿的凑合着。没多长时间就有了慢性肠胃病,衣服长期不洗,人到跟前就熏得跌跟头,家里家外一片狼藉,不堪入目。

我和妹妹在县城合伙开着一间塑料厂,雇着上百号人,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实在无力照顾在乡下的父亲,便硬强地把爹接到县城来,以便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可父亲又极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最不适应的有两件事,一是他睡惯了土炕,在楼上的床上他睡眠全无,晚上只能在客厅里整夜看电视,因为他的听力已很微弱,电视的音量开的很大,也就影响了我一家三口的正常睡眠。

儿子正上高三,面临高考,睡不好觉可是影响学习的,因而,我妻子也难免有些微词,只是不好明说罢了。

另一件事是他不习惯坐马桶,由于娘故去后,很短时间内,他就得了便秘这一顽疾,这样父亲可就苦不堪言了。有了便意坐在马桶上,始终屙不下来,提上裤子就又想大便,反反复复折腾得够呛。

我只好领他到街上的公共厕所去蹲坑,可有一次他拉肚子,还未跑到公厕就屙了一裤子,弄得臭不可闻,无法收拾。爹的尴尬就无法言表了。

通过这件事,父亲就死也不住城里了,无论怎样劝,要死要活要回农村老家,无奈之下,把我爹又送回了乡下。

我与妹妹又商议了一下,决定在老家给父亲找一个保姆,来给他洗衣,做饭,整理家务。

我俩同时想到一个人,就是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三奶奶。

论辈份叫她三奶奶,可她的年龄才五十几岁,她也不是我们族里的人。

早年三爷爷是个劁猪的,也算是个手艺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就是命不相随,只生了一个弱智女儿,嫁到了深山里的一个老光棍。三爷爷又在几年前给人劁猪时,划破了手指,感染了败血症不治身亡。全家就只剩下三奶奶一人,弄着几亩桃园勉强过活。

三奶奶是个性情温和善良的人,做得一手好饭食,村人皆知,干活勤快麻利又细心。

当我兄妹找到她,跟她说明了来意,三奶奶满口答应。

当我许诺一年给她三万块的工钱时,三奶奶极力拒绝,连喊太多了,太多了,乡里乡亲的,要钱就生分了,还给这么多,我一个人也花不了这些钱。

可我们坚持这么做,三奶奶也就无话可说了。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2)

一个月后,我老家族里有个兄弟结婚,我兄妹赶回贺喜,先来到父亲家,一入家门就惊呆了,原来凌乱不堪的家,被三奶奶打理得井井有条。

窗明几净,父亲的炕上铺着干干净净的单子,叠着柔软的被窝,家具和地面擦拭得一尘不染,碗筷干净卫生,院子里的物件码放的整整齐齐。

另外,她还在靠月台朝阳的地方,开出了一块小菜园,种着碧绿的时令菜蔬,在菜畦边上还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植着各色花草,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看到父亲,更是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穿着得体又干净,因吸烟熏黄的牙齿也刷得雪白,一看肠胃病也好了,身板挺拔又硬朗,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连说话底气也足了不少。

我与妹妹不约而同地连连惊呼着,老爹,老爹,您变化真大,真好!

父亲满面笑容地朝,正在埋头做馒头的三奶奶努了努嘴道,都是你们三奶奶的功劳。

三奶奶只是温情地含笑不语。

乐极往往生悲。几个小时后,我们兄妹就遭到了劈头盖脸的辱骂。

我们是一个超大家族。我父亲排行兄弟九人,我父排行老大,我是长支长孙,我的七叔八叔,其实年龄比我还小一些。

今天来贺喜的是我七叔的儿子结婚。

在我的叔叔中,唯我四叔蛮横,他早年干过大队长,口齿伶俐,心机过人,是村中的常有理。

族里的喜白公事,大事小情四叔是大拿,说一不二。

虽然我父亲是老大,但他性格憨厚,不善言辞,又专事木工,一般不大过问族里的事情,一切就由四叔操控,族里人唯四叔马首是瞻,大小事都求教于他。

他也常以维护家族利益为名,给自己谋好处。

大家也心知肚明,可为了家族的团结,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摆布。

我原来对四叔是敬重的。

我记得我在上大学时,因家里拿不起学费,是四叔招呼族里人凑钱解决的,虽早已奉还,可至今我也不敢忘怀。

可就在这一两年,我与四叔的感情出现了裂痕,起因是他孙子考上大学,向我借二万块钱,我只借给了一万,因为他娶儿媳时借的钱至今末还,又加之当时我的周转金确实有些困难。这样四叔就很不乐意,他认为我开着厂子,钱是要多少有多少。他哪里知道,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另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给父亲找保姆的事,他觉得三万块钱便宜人家不应该,应让他儿媳来伺候我爹,挣这个钱。

其实,他是不知内情,起先,我也求他儿媳照顾我爹的,可他儿媳除了偷奸耍滑,做的饭菜非常难吃外,还手不老实,刚来第二天,爹放在抽屉里的几百块钱,就被她盗走。

为此,我要找四叔,可爹怕引起家族不和,压了下来。

喜宴快要结束的时候,四叔转到我兄妹坐的桌子旁,用手指着我俩,借着酒劲,当着全村老少的面咒骂我们。

大体意思是,你这俩个不孝之子,仗着有俩臭钱,自己的老子都不管,竟花钱雇外人来伺候自己的老子,算什么东西,我们族里没这样的畜牲。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3)

我兄妹被四叔辱骂得无地自容,只有满脸通红,尴尬地坐在那儿,欲哭无泪。

回城路上,妹在车上委屈得哇哇大哭,我极力劝慰:别哭了,只要咱爹不受罪,过得幸福,别人爱说啥说啥,不理就是了。

我父亲由于三奶奶的精心照顾,肠胃病彻底痊愈了,人也精神了,身上也有了力气,便常跟着三奶奶到她的桃园里,帮她管理桃树。

劳动期间,二人有说有笑甚是融洽。

这一幕恰巧被四叔的儿媳看见,便在村里造谣生事,说我爹与三奶奶打情骂俏,还搂搂抱抱,做出苟且之事。

又加上当年鲜桃烂市,爹便打电话,让我帮三奶奶卖桃子,我因三奶奶照顾父亲用心,免了我的后顾之忧,心里感激她,便将她的桃子,分给了厂里的工人做了福利,给的价格自然高了些,这更激起了族里人的嫉妒恨。

四叔还专门跑到我家跟我父亲谈了话,内容是说,我爹跟三奶奶乱搞,丟尽了祖宗的脸,败坏了门风,是不齿的乱伦,是家族千秋万代的耻辱。最后又说,需要人照顾,自己族里人有的是,何必让一个外来人来做,徒招口舌。

其实父亲与三奶奶连朝这方面想,都不曾有过。

父亲被自己的兄弟无端指责,早就气得七窍生烟,又加四叔最后那几句话,终于使他明白了四叔的用意,是想让他儿媳来照顾自己。

一想起他儿媳父亲就气不打一处来,便涨红着脸愤愤地说,我已到了这个岁数,快要入土的人,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爱咋说咋说,我不在乎,谁照顾我好,我就用谁,不管族里族外。

四叔被噎得半天没话说,只能灰溜溜地走出了家门。

这更是使他们变本加厉地对付三奶奶。

每当三奶奶来到父亲家做家务时,四叔的儿媳便伙同族里的女人,"浪货,不要脸,偌大年纪还勾引男人"。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骂着,还在三奶奶的门上,用狗屎粘上一只破鞋,往她院里扔过去一堆破鞋,来羞辱这位老人。

三奶奶虽贫穷,命运不济,可她是位有骨气有尊严的老人,自从丈夫去世后,坚守妇道,从未被人说三道四过。她实在受不了这种无端的侮辱和欺凌,就在一天夜里寻了短见。

人要自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三奶奶一夜未眠,她翻来复去思量着,思想斗争着,直到傍明天时才痛下决心,喝下了农药。

每天,三奶奶都是很早就去给父亲做早饭,伺候好父亲后趁天凉快去地里干活。

今天突然没来,父亲也牵挂着三奶奶,便走向了她的家。

当父亲到了三奶奶的房后,便闻到了从她家窗口,飘出来的农药的刺鼻气味,他不禁心头一震,便急急地喊叫着三奶奶,可无论怎么喊也无回声。

父亲急了,快步找到了村里的干部,一同撞开三奶奶的街门,进到屋里,一看三奶奶满嘴冒沫,躺在地上,气息奄奄。

父亲慌忙在村里租了一辆面包车,迅速将三奶奶送到了镇卫生院。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4)

由于现在的农药都是高效低毒的,好在抢救及时,三奶奶总算保住了性命。

当我们接到父亲的电话,慌忙赶到医院时,三奶奶已经能够用餐、讲话了。

她哭泣着向我们诉说了她受辱的经过,我们一家除了对族里人的气愤外,还醍醐灌顶般得到了警醒。

何不两家并成一家,这样,父亲得到了照顾,三奶奶也有了依靠,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我就对父亲说了这个想法,父亲起先还有些顾虑,但一想到族里人的卑鄙做法,倒更激起了他与三奶奶结合在一起的热望。

便以少有的坚定口吻对我说,只要你三奶奶愿意就成!

妹妹又做了三奶奶的工作。

三奶奶考虑自己只有一个傻姑娘,等于无依无靠,又看到我一家人都是老实善良的人,现在又被人家弄得声名狼藉,考虑了几天就答应了。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名正言顺嫁到我家,我爹也愉快地接受了。

我们只在大门上贴了两个喜字,放了一挂鞭炮,就算明确了他们俩的关系,虽然低调得不能再低调,可还是引起了一片哗然。

有说这是乱伦的,有说他们早就关系暧昧的,有人说这是千年没有过的事情,有辱门风的。

可热闹一阵,也就烟消云散归于平淡了。

80岁老头娶8房姨太太(70岁的父亲娶了59岁的三奶奶)(5)

平淡是人生常态,平淡中才能感受幸福快乐,平淡中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谛。

老来难,农村老人就更难,到底有多难,这个真实的事例便可见一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