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原文(熟读昭明文选成为文章大家)
昭明文选原文(熟读昭明文选成为文章大家)萧统儿时便天资聪颖,三岁读《孝经》《论语》,五岁诵“五经”。《梁书·昭明太子传》记载其“读书数行并下,过止皆忆。”天监八年,八岁的萧统在寿安殿讲解《孝经》,尽通大义。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天监元年(502)被立为皇太子,可惜未及帝位便英年早逝,谥号昭明,后世称他为“昭明太子”。此版《昭明文选》设计典雅,装帧考究,是兼具收藏和阅读价值的优良版本,也是赠送亲友的佳作。以下为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昭明文选》前言《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编年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诗文总集,所选作品从周代至南朝梁代,近八百年,时间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书中精选了130位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所以称《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是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这部文选被称作《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选材严谨、注重词藻,从古时候就被视为文学的教科书,是士子们必读的一部书。阅读此文选可提升文学修养,提高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现代文的写作水平。
《昭明文选》是家长和孩子都不容错过的一部宝藏诗文集。如今,初高中的教材中依然收录了许多《昭明文集》中的经典诗文名篇。
团结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这部《昭明文选》为文白对照版本。原文以李善及五臣注本为底本精心点校,对于原文中的生僻字进行注音,翻译力求精准又不失当时的时代背景。原文与译文相对排版,清除了阅读中的障碍。
此版《昭明文选》设计典雅,装帧考究,是兼具收藏和阅读价值的优良版本,也是赠送亲友的佳作。
以下为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昭明文选》前言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编年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诗文总集,所选作品从周代至南朝梁代,近八百年,时间跨度之大令人惊叹;书中精选了130位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所以称《昭明文选》。
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天监元年(502)被立为皇太子,可惜未及帝位便英年早逝,谥号昭明,后世称他为“昭明太子”。
萧统儿时便天资聪颖,三岁读《孝经》《论语》,五岁诵“五经”。《梁书·昭明太子传》记载其“读书数行并下,过止皆忆。”天监八年,八岁的萧统在寿安殿讲解《孝经》,尽通大义。
萧统宽厚仁爱,生活节俭,喜怒不形于色。在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案,仔细研究卷宗后,认为罪犯所犯过错情有可原,应给予轻判,最后按他的想法从轻判决,得到梁武帝嘉许。梁普通年间,因战争导致京城粮价暴涨。萧统下令东宫人员节衣缩食,遇到雨雪天寒之时,便让人把节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灾民。在当时崇尚奢华的世风之下,萧统依然“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萧统待母诚挚纯孝。为方便母亲诵读《金刚经》,他将《金刚经》按段落表达意义分为三十二品,并在每品前起了一个小标题作为这一品的概述,这对后人研究《金刚经》有很大帮助。在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便搬到母亲住处,衣不解带,朝夕侍奉。母亲去世后,他更是悲痛欲绝,饮食俱废。在父亲几次下旨劝逼下,才勉强进食一些果蔬。他原本健硕的身体在守丧结束后已变得羸弱不堪,令官民感动落泪。后因蜡鹅厌祷一事与父亲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不幸英年早逝。
萧统知识渊博又酷爱文学,一生著述颇丰,除今存残缺本《昭明太子文集》以及三十卷《文选》外,还撰写了典诰类的《正序》十卷及《古今诗苑英华》二十卷,如今后两种均已不存。萧统对于才学之士颇为重视,真正做到了“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的身边汇集了大批有学识的知名人士,如王锡、陆倕、谢举、王规、王筠、张瓒、刘孝绰等人;更有《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宋书》的作者沈约、《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等做他的良师益友。萧统经常与这些文士在一起“讨论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南史》本传称“于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而这么多藏书,让人们都读遍是不可能的,萧统就想在其中选取经典篇目,辑成文集,于是就萌生了编纂《文选》的想法。在《文选序》中,萧统写道:“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就对入选《文选》的作品给出了一个选材标准。南朝文人特别重视文采,萧统也不例外,但他在文风上却主张“丽而不浮,典而不野 ”,所以很多广泛流传但稍显俚俗的作品当时都未选录。在编排上,则采用了“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的标准。正是具备了这些有利条件及编选标准,才使这部恢宏巨著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说,《昭明文选》几乎把梁代以前的正统精华文章都集中到这一作品中了。其中选录的不同体裁、不同流派、内容各异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梁以前各个不同朝代的文学风貌。
《昭明文选》内容非常庞杂,但基本可以分为辞赋、诗歌以及骈散文三大部分,其中辞赋占90余篇,诗歌占400余篇,骈散文占500余篇。按体裁细分,又可分为三十八类,包括: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术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内容。在上述作品中,又以赋和诗占的比重最大。《文选》将赋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畋猎、纪行、游览等十五项;又将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献诗、公宴、祖饯等二十三项。除诗、赋外,萧统对于其他类别,主要选取能独立成篇、富于文采,同时又具有典雅风格的文章,让人读后可以心生美好纯正之感。从这种分类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体辨析已经进入到很细微的时期,而萧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以及体裁的分类也确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萧统作为梁朝太子,身份比较特殊,在当时文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他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选材上比较重视政治教化的作用,对国家的治乱兴亡很是关心。例如赋部分的京都、郊祀等内容都与帝王的活动相关,其中既有对丰功伟业的歌颂,又有对统治者的劝谏;在表、上书、论等部分也有很多与国事政事息息相关的篇章,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的《上书秦始皇》、贾谊的《过秦论》、陆机的《五等诸侯论》等;而诏、册、令、教等部分,都是国家发布的一些与政治相关的公文类文章。这些文章不但占比大,萧统还将它们排在了显著位置。
除了政治选文外,萧统还选录了一些反映各个朝代不同文学风貌的文章。如张衡的《两京赋》、班固的《两都赋》,对古代都市建筑资料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陆机的《文赋》,则是具有极高造诣的文学批评作品;潘岳的《西征赋》则是韵文游记的代表。在诗歌方面,也选入了汉魏以来很多名家的代表作品,如阮籍、谢朓、左思、曹氏父子、谢灵运等人的佳作。在散文、学术以及历史方面也是各有千秋。这些篇章读来让人感物兴怀,陶冶性情。
《昭明文选》成书后,因其内容博大,选材精审等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文学与六朝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唐代又是以诗赋取士,因而《文选》作为诗赋学习的一种最恰当范本,被时人争相读诵,其地位甚至可比经传。宋初时依然沿袭以诗赋取士的制度,所以《文选》还是读书人的必读书。陆游在《老学菴笔记》中曾记载过这样的谚语:“《文选》烂,秀才半”,可见《昭明文选》在当时的重要性。直到以新经学取士后,《昭明文选》才不再成为读书人的课本。然而这部古代文学作品精选本,依然为后人研习古代文学提供了重要资料,为经典普及做出了贡献。到清朝时,曾国藩给儿子推荐的必读书目当中还有《昭明文选》呢。
其实,对于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昭明文选》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中曾说:“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徜徉于昭明太子为我们精选的文海之中,相信您在用很少时间获得大量经典文学信息的同时,在诗词、文章的写作上也会大有裨益的;同时,在这喧嚣的都市,您也给自己找到了一处心灵的港湾。
目前,《昭明文选》中很多作品被选入初高中课本,如:贾谊的《过秦论》、《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李密的《陈情表》、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诗十九首》等……还有一些作品内容作为中高考试题出现,还有更多的作品被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丛书选用。还有人直接把《昭明文选》称作“史上最牛作文参考书”,可见这部作品对孩子写作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作为想提高孩子现代文写作能力及古文理解、阅读能力的家长,可不能不引起重视。
《昭明文选》历代都有很多注本,其中唐高宗时李善所著的《文选注》,吸收了此前学者注释《文选》的研究成果,是现存最早也是极为重要的注本。到唐玄宗时,又有吕延济、张铣、李周翰、刘良、吕向等五人作新注,被称为《五臣注文选》。到了宋代,又有人将上述两种注书合二为一,称为《六臣注文选》。到了清代,研究《文选》的人也很多,主要著作有梁章钜的《文选旁证》等。我们出版的这套文白对照版《昭明文选》,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李善及五臣注本,力求译文准确的同时更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当然,由于译者水平有限,对于这样一部涉猎广泛、难度较大的书籍,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