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兵吃大锅菜(铁岭农村大爷请战友吃饭)
农村老兵吃大锅菜(铁岭农村大爷请战友吃饭)老王吃饭一直都有着南方人的讲究,为了照顾他的这个习惯,冯大爷就特意整了4个下酒凉菜。这四盘菜的分量都不大,和东北的粗犷风格并不相符,那是因为老王是南方人,当兵时提了干部,一直在辽宁,还娶了个辽宁媳妇,后来就地转业到铁岭。回来之后,冯大爷摘了两根黄瓜,杀了一只鸡,中午之前就菜做好了,坐在门口静静地等着战友老王,冯大爷做的菜简单却又讲究,充满了东北特色。老王准时到了,俩人在门口寒暄了好一会儿才进屋上炕,对冯大爷的厨艺,老王很是期待,大家快来看看他都做了什么?凉菜四盘:拍黄瓜、油炸花生米、东北大拉皮、蒜泥茄子。
家住铁岭农村的冯大爷,今年70岁了,他从小就是个勤快人,老了也是一样,他在院子里整了块菜院子,种上一垄一垄的各种菜,又养了七八只鸡,每天就是种菜喂鸡,打扫院子,生活很是充实。
儿子想接她让他去城里住几天,每次他都没答应,去了城里,家里的菜和鸡怎么办?
今天,冯大爷起得特别早,他要去镇上割点猪肉回来,因为今天他的战友老王要来看他。
冯大爷当兵时因为厨艺好当过很长时间的炊事员,这次战友来访,一定要让他再尝尝自己的手艺。
回来之后,冯大爷摘了两根黄瓜,杀了一只鸡,中午之前就菜做好了,坐在门口静静地等着战友老王,冯大爷做的菜简单却又讲究,充满了东北特色。
老王准时到了,俩人在门口寒暄了好一会儿才进屋上炕,对冯大爷的厨艺,老王很是期待,大家快来看看他都做了什么?
凉菜四盘:拍黄瓜、油炸花生米、东北大拉皮、蒜泥茄子。
这四盘菜的分量都不大,和东北的粗犷风格并不相符,那是因为老王是南方人,当兵时提了干部,一直在辽宁,还娶了个辽宁媳妇,后来就地转业到铁岭。
老王吃饭一直都有着南方人的讲究,为了照顾他的这个习惯,冯大爷就特意整了4个下酒凉菜。
冯大爷对战友说:“你看这花生米、黄瓜、茄子都是自己种的,就拉皮儿是街上买的,你得好好尝尝。”
老王笑着说:“这几个素菜就把我打发了?”
冯大爷故作神秘地说:“别着急,先喝点再说。”
老王拿出两瓶凤城老窖酒说,“要不还喝这个?当年你退伍的时候咱喝的就是它。”
冯大爷也不吭声,从里屋拿出一瓶酒说:“尝尝这个,我儿子从贵州带回来的,叫木台厚道,也是酱香型,比凤城老窖好喝。”
俩人倒上,喝了一杯,果然酱香十足,俩人就着四个凉菜,一杯杯地喝了起来。
冯大爷还讲起了这个酒的来历,说这酒是儿子从茅台镇带回来的,就剩这一瓶,它可是正儿八经的粮食酒,它用的是红缨子高粱,和我们东北的高粱很不一样,只在贵州有,价格也比咱东北高粱贵一倍。
冯大爷给老王倒上了一杯,继续说道:“我儿子说,这酒用的是什么坤沙工艺,一年才能酿成,再存5年才能拿出来卖,咱们的东北小烧,俩礼拜就出酒了,和这酒真的不能比啊。
俩人干了一杯,冯大爷还继续夸:“咱的高粱小烧,两斤粮食出一斤酒,这酒得5斤才出一斤。要不怎么这么好喝呢,对了,这酒的酿造人还是国家级评酒师冯小宁,她酿出的酒,那质量是更不用说了。”
老王听完哈哈大笑说,“这都是听你儿子说的?你小子的记忆力还是那么好,一点都没还下降啊,不过这酒确实不错啊,再来一杯!”
一听记忆力没下降,冯大爷突然反应了过来,锅里还炖着肉呢,就赶紧起身到厨房,端出了一盆猪肉炖粉条,又回去端出一盆小鸡炖蘑菇出来,还好加的柴少,要不还真糊锅了。
老王赶紧尝了尝,鸡肉软滑榛蘑香,猪肉香糯,就是粉条泡太久有点烂了,不过瑕不掩瑜,还是正儿八经的东北风味,吃着真过瘾。
俩战友把酒言欢,聊了很多当兵时的事情,谈及当年珍宝岛的那些过往,让俩人热血沸腾,还唱起了《珍宝岛之歌》。
他们这顿饭一直吃到了晚上,最后老王只好睡在了冯大爷家。
对于冯大爷的手艺和他的记性,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