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了老赖对哪些人有影响(9岁成老赖)

成了老赖对哪些人有影响(9岁成老赖)我们感觉老赖越来越多,一个是跟我国逐渐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关。在13年以前,其实也有“欠钱不还”的,但那时候由于没有征信体系,许多“老赖”并没有被定义。同时也没有跟现今一样发达的各种互联网渠道向我们推送这些信息。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这才有了“老赖”这一说法。在我们接二连三看到各种老赖被公布后,就感觉老赖越来越多了。在这些“老赖”中,不少普通人是“被动”成为老赖的。尤其是经过今年上半年疫情的“洗礼”,让许多信用卡持卡人成为了老赖。这些人由于疫情影响,生意亏损或者没有上班收入,暂时没有还款能力。当他们被列为失信人员后,又处处受限,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死循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越来越严重的信用逾期,银行也有一定责任。近年来,银行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对办卡人员的门槛是一降再降,甚至对于一些换看能力存疑的人,也

最近,河南郑州的“最小老赖”成为了热议话题。8年前,陈蔓(化名)生父杀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被判处死刑,陈蔓自此成为孤儿。父亲杀妻后准备将房子卖给王某,结果王某交了55万购房款后,房子没能过户。王某随后两次将陈蔓告上法庭,要求解除房产转让合同,并归还购房款55万元,王某诉求获得法院支持。2017年,6岁的陈蔓被限制消费。2020年,陈蔓再次因为房产纠纷被限制消费,正式成为“老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种强烈的感觉,似乎“老赖”越来越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成了老赖对哪些人有影响(9岁成老赖)(1)

1、什么是“老赖”

在法律上,“老赖”学名“失信被执行人”,指的是拥有债务偿还能力,但用各种原因拒还债务的人。在民间,人们通常把借钱不还的人也贴上“老赖”的标签。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逃避债务,无视信用缺失带来的恶果。

2、庞大的“老赖”群体

从13年以后,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查“老赖”的浪潮。许多公共交通设施上、刷头条的条友们,经常都会看到一些各地的“老赖名单”。现在用搜索引擎搜索“老赖”关键字,都会出现“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甚至很多“名人”都在“老赖”群体之内,比如“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乒乓球名宿孔令辉,还有我一直很欣赏的“行业冥灯”罗老师等。

成了老赖对哪些人有影响(9岁成老赖)(2)

从2014年到2019年5年间,全国被法院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从8.7万人次激增至1562万人次,翻了整整179倍,其中的80后、90后居多,其中年龄最小的仅为19岁,当然今年又把记录拉低至9岁,老赖人群大有年轻化的趋势。很多“老赖”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社群,还有“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的说法。

3、“老赖”为何越来越多

我们感觉老赖越来越多,一个是跟我国逐渐完善的征信体系有关。在13年以前,其实也有“欠钱不还”的,但那时候由于没有征信体系,许多“老赖”并没有被定义。同时也没有跟现今一样发达的各种互联网渠道向我们推送这些信息。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这才有了“老赖”这一说法。在我们接二连三看到各种老赖被公布后,就感觉老赖越来越多了。

成了老赖对哪些人有影响(9岁成老赖)(3)

在这些“老赖”中,不少普通人是“被动”成为老赖的。尤其是经过今年上半年疫情的“洗礼”,让许多信用卡持卡人成为了老赖。这些人由于疫情影响,生意亏损或者没有上班收入,暂时没有还款能力。当他们被列为失信人员后,又处处受限,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死循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越来越严重的信用逾期,银行也有一定责任。近年来,银行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对办卡人员的门槛是一降再降,甚至对于一些换看能力存疑的人,也给出很高的额度。如果银行能够在批卡环节更加严格,是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逾期的风险的。对于越来越年轻的持卡人来说,毫无节制的超前消费,对自己的还款能力没有清晰地认知,也让他们一步步陷入了“以贷养贷”,最终成为老赖的道路。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讲过,目前我国的各种债务是有很高风险的,包括地方债、企业债和居民的债务。要解决全民“老赖”的风险,首要还是得让经济得到发展,企业有钱赚,老百姓们有工作,企业有稳定的现金流,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这样才能摆脱“以贷养贷”而最终成为“老赖”的死循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