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铜元上有字母(民国铜元广东与福建)
民国铜元上有字母(民国铜元广东与福建)1915年(民国四年),字面纪年“四年”,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其中红铜材质相对较少。三年一仙红铜元年一仙1914年(民国三年),字面纪年“三年”,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其中红铜材质相对较少。三年一仙黄铜
广东: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接管了前清的造币厂更名为广东造币厂,开始生产带有民国纪年的各式银、铜、镍币。铜币面值为“一仙”,不同年份生产量区别较大但是版式统一。1918年(民国七年),龚政出任广东造币厂厂长后主持生产了部分“二仙”面值的大尺寸铜元,但是少量生产后就停产了。然而民国时期广东铜元的名誉品并不出在此时,而是在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的“五羊一仙”和“孙像一仙”。
下面我们按照时间顺序看一下。
1912年(民国元年),字面纪年“元年”,只有红铜材质。
元年一仙
1914年(民国三年),字面纪年“三年”,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其中红铜材质相对较少。
三年一仙黄铜
三年一仙红铜
1915年(民国四年),字面纪年“四年”,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其中红铜材质相对较少。
四年一仙黄铜
四年一仙红铜
1916年(民国五年),字面纪年“五年”,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其中红铜材质相对较少。
五年一仙黄铜
1918年(民国七年),字面纪年“七年”,只有黄铜材质。
七年一仙
1913年(民国二年)和1917年(民国六年),未有纪年的流通币。
广东一仙整体来说的规律是四年和七年相对较少,同一年份中红铜材质相对较少。
1918年(民国七年),二仙面值,只有黄铜材质,存世量少,六级。
七年二仙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五羊一仙,字面为“广东省造中华民国廿五年”,中间带圆孔,面上有五只羊,背面纪值一仙,配麦穗图案。五羊一仙设计独特且打制极为精美,但是发行后不久就被国民政府回收所以存世量很少,《段谱》评为二级珍品。
五羊一仙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孙像一仙,字面布局与前期发行的一仙完全不同,中间为“广东一仙”,上部纪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下部纪值“每百枚换一元”,背面为孙中山头像。孙像一仙并未大规模生产流通,存世只有极少数的样币,《段谱》评定为一级大珍。
孙像一仙
民国时期广东造币厂生产的机制币基本就只有以上的品种,版式相对单一,制作很精美,存世量整体来说不算太少。
福建省,民国时期福建省造币厂只生产了一种铜元——中华元宝,但是因为设计独特一直是收藏爱好者喜爱的收藏品之一。
中华元宝,正面中间为“中华元宝”四字且设计有精美的中花,上部写有“福建铜币厂造”,下部纪值“每枚当钱十文”,左右各有空心五角星边花。背面设计为三旗居中,环绕英文“FOO-KIEN COPPER COIN”和“TEN CASH”字样。
中华元宝
福建中华元宝存世量不算太多,《段谱》评定为八级,但是设计精美且独特,价格也相对较高。
江苏和江南两个厂在民国时期均没有生产本地铜元,所以下一篇我们一起来看造币大厂湖北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