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八月份,任命时任太傅的东海王司马越参录尚书事,时任骠骑将军的范阳王司马虓被任命为司空。秋天七月份的乙酉日,这一天是初一,太阳出现了日食。太庙里的官吏贾苞因为偷盗太庙里的灵衣和宝剑,而被诛杀。三月份,东莱郡惤县县令刘柏根澡反,自称惤公,袭击了临淄,高密王司马简逃奔聊城。王浚派遣属下将领前去讨伐刘柏根,并将其斩首斩。夏天四月份的己巳日,东海王司马越到温县屯兵驻守。司马颙派遣弘农太守彭随和北地太守刁默在湖县抵御祁弘等人。  五月份,枉矢星在西南方向划过天空。范阳国地区的土地燃烧起来,甚至都可以煮饭。壬辰日,祁弘等人与刁默展开大战,刁默大败,于是司马颙和司马颍从南山一带,向宛城逃奔。祁弘等人部队中的鲜卑人劫掠了长安城,杀死了二万多人。当天,太阳的光芒四散,赤红如血。甲午日又是这样。己亥日,祁弘等人侍奉着皇帝司马衷返还洛阳,皇帝乘坐牛车,一路上随便住宿,也没有行宫,公卿们全都徒步跋涉。戊申日,骠骑将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帝纪第四》司马衷第十篇

文:小A斯蒂芬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1)

原文【30】:光熙元年春正月戊子朔,日有蚀之。帝在长安。河间王闻刘乔破,大惧,遂杀张方,请和于东海王越,越不听。宋胄等破颖将楼裒,进逼洛阳,颖奔长安。甲子,越遣其将祁弘、宋胄、司马纂等迎帝。三月,东莱令刘柏根反,自称惤公,袭临淄,高密王简奔聊城。王浚遣将讨柏根,斩之。夏四月己巳,东海王越屯于温。遣弘农太守彭随、北地太守刁默距祁弘等于湖。五月,枉矢西南流。范阳国地燃,可以。壬辰,祁弘等与刁默战,默大败,颙、颍走南山,奔于宛。弘等所部鲜卑大掠长安,杀二万余人。是日,日光四散,赤如血。甲午又如之。己亥,弘等奉帝还洛阳,帝乘牛车,行宫藉草,公卿跋涉。戊申,骠骑、范阳王杀司隶校尉刑乔。己酉,盗取太庙金匮及策文各四。六月丙辰朔,至自长安,升旧殿,哀感流涕。谒于太庙。复皇后羊氏。辛未,大赦,改元。秋七月乙酉朔,日有蚀之。太庙吏贾苞盗太庙灵衣及剑,伏诛。八月,以太傅、东海王越录尚书,骠骑将军、范阳王为司空。九月,顿丘太守冯嵩执成都王颖,送之于邺。进东嬴公腾爵为车燕王,平昌公模为南阳王。冬十月,司空、范阳王薨。虓长史刘舆害成都王颖。十一月庚午,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四十八,葬太阳陵。
光熙元年(光熙年号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第十个年号,只使用了几个月,就是公元306年的六月到十二月。)

春天正月的戊子日,这一天是初一,太阳出现了日食现象。皇帝司马衷在长安城。河间王司马颙听说刘乔被打败了,就非常的惧怕,于是杀了张方,向东海王司马越求和,可是司马越不同意。宋胄等人击败了司马颖的属下将领楼裒,又向洛阳挺进,司马颖于是逃奔长安。甲子日,司马越派遣他属下的将领祁弘、宋胄、司马纂等人去长安迎接皇帝司马衷。

三月份,东莱郡惤县县令刘柏根澡反,自称惤公,袭击了临淄,高密王司马简逃奔聊城。王浚派遣属下将领前去讨伐刘柏根,并将其斩首斩。
夏天四月份的己巳日,东海王司马越到温县屯兵驻守。司马颙派遣弘农太守彭随和北地太守刁默在湖县抵御祁弘等人。  

五月份,枉矢星在西南方向划过天空。范阳国地区的土地燃烧起来,甚至都可以煮饭。壬辰日,祁弘等人与刁默展开大战,刁默大败,于是司马颙和司马颍从南山一带,向宛城逃奔。祁弘等人部队中的鲜卑人劫掠了长安城,杀死了二万多人。当天,太阳的光芒四散,赤红如血。甲午日又是这样。己亥日,祁弘等人侍奉着皇帝司马衷返还洛阳,皇帝乘坐牛车,一路上随便住宿,也没有行宫,公卿们全都徒步跋涉。戊申日,骠骑将军范阳王司马虓杀了司隶校尉刑乔。己酉日,被盗贼偷走了太庙中的四个金色的盒子以及四本策文。

六月份的丙辰日,这一天是初一,终于从长安返回了洛阳,皇帝司马衷坐在曾经的宫殿之中,哀伤感不由得留下眼泪。又去拜祭了太庙。恢复皇后羊氏的地位。辛未日,大赦天下,更改年号。

秋天七月份的乙酉日,这一天是初一,太阳出现了日食。太庙里的官吏贾苞因为偷盗太庙里的灵衣和宝剑,而被诛杀。

八月份,任命时任太傅的东海王司马越参录尚书事,时任骠骑将军的范阳王司马虓被任命为司空。

九月份,顿丘太守冯嵩抓住了成都王司马颖,押送到邺城。升东嬴公司马腾的爵位为车燕王,平昌公司马模的爵位为南阳王。

冬天十月份,时任司空的范阳王司马虓去世。司马虓的长史刘舆害死了成都王司马颖。

十一月份的庚午日,皇帝司马衷在显阳殿驾崩,时年四十八,安葬在太阳陵中。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2)

原文【31】: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尝悉召东宫官属,使以尚书事令太子决之,帝不能对。贾妃遣左右代对,多引古义。给事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断,不可引书。"妃从之。泓乃具草,令帝书之。武帝览而大悦,太子遂安。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高平王沈作《释时论》,南阳鲁褒作《钱神论》,庐江杜嵩作《任子春秋》,皆疾时之作也。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后因食饼中毒而崩,或云司马越之鸩。
司马衷为太子的时候,朝廷上下都知道他难以承担天下大事,晋武帝司马炎也有过这种怀疑,所以就经常召见东宫里的官员,让他们把尚书们商议的国家大事让太子来进行决断,可是太子都答不上来。贾妃就派遣左右前去代为回答,而且多引用古籍中的典故。太子宫中的给事张泓说道:“太子不好学习,这是陛下(指司马昭)所知道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就事论事的去回答,不要引用古籍典故。”贾妃同意了张泓的话。于是张泓就起草答案,然后让司马衷抄写。晋武帝司马昭看完之后非常高兴,这样才打消了废掉太子的念头,太子的位置才算安全了。等到司马衷登上皇帝位置之后,政令全都是出自于大臣们的意见,这就导致了朝纲政纪的败坏,甚至公开的收受贿赂,有权势的人家,认为自己尊贵就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于是忠臣贤良之人晋升的道路被断绝,谗佞奸邪的小人却很得志,他们又互相荐举自己人出来做官,天下人都把这种行为成为互相买卖。高平人王沈作《释时论》,南阳人鲁褒作《钱神论》,庐江人杜嵩作《任子春秋》,这些文章都是憎恶当时时事的作品。司马衷办公的时候经常是在华林园,听到园子里的蛤蟆叫声,就问左右的人,说道:“这些叫声是为了公事叫,还是为了私事叫?”左右的人就回答说道:“在公共场合叫就是为了公事叫,在私底下叫的就是为了私事叫。”后来天下闹起了饥荒,百姓们都饿死了,皇帝司马衷问道:“百姓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晋惠帝司马衷的昏庸大概就是这样。最后是因为吃了有毒的饼中毒而死,也有说是被司马越毒害死的。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3)

原文【32】:史臣曰:不才之子,则天称大,权非帝出,政迩宵人。褒姒共叔带并兴,襄后与犬戎俱运。昔者,丹朱不肖,赧王逃责,相彼凶德,事关休咎,方乎土梗,以坠其情。溽暑之气将阑,淫蛙之音罕记,乃彰蚩笑,用符颠陨。岂通才俊彦犹形于前代,增淫助虐独擅于当今者欤?物号忠良,于兹拔本,人称袄孽,自此疏源。长乐不祥,承华非命,生灵版荡,社稷丘墟。古者败国亡身,分镳共轸,不有乱常,则多庸暗。岂明神丧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
史臣认为:没有才能的不肖之子,登上皇帝的位置,势必大权旁落,导致政令出自于小人。那样只会让褒姒和共叔段这样的人一起兴起,是襄后和犬戎的好运气。当年,丹朱就很不肖,周赧王也曾经逃避自己的责任,看看他们做过的那些违背道德的恶行,都是在关乎生死攸关的大事,可是他们却像个用泥土捏造的偶像一样无能,根本就是丢失了为人的性情。盛夏潮湿闷热的天气总有到达尽头的时候,淫娃荡妇的声音再好听也不会被人们所记住,贪恋这些东西只会让大家耻笑,导致国家的灭亡。难道德才兼备的俊杰只会出现在从前的时代,而导致淫邪助纣为虐的人却专门在当今世界出现吗?伤害了忠良,在于国家就伤害到了根本,每个人都去做邪恶的事情,也就与正义越来越疏远。太后因为这样遭遇了不幸,太子也是因为这样才死于非命,也是因为这样导致了生灵涂炭天下动荡不安,国家社稷变成了废墟。古代的时候败亡国家的事情,虽然各有不同,但不是因为破坏了纲常法纪,就是统治者平庸昏暗。难道是神明使他们丧失了精明神魄吗?那是晋武帝不知道他的儿子啊!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4)

原文【33】:赞曰:惠皇居尊,临朝听言。厥体斯昧,其情则昏。高台望子,长夜奚冤。金墉毁冕,汤阴释胄,及尔皆亡,滔天来遘。

有诗赞之曰:晋惠帝身居尊贵的位置,临朝听政。但是他本身愚昧,也很昏庸。他被囚禁在高台上的时候盼望着儿子来救他,漫长的夜晚里只记得自己的冤屈。金墉里他被拿掉了皇帝的冠冕,在汤阴县的时候又解下了甲胄,等到他去世了,滔天的罪孽也就算在了他的头上。

小A斯蒂芬发表于2020年8月28日。

司马衷吃肉是否真实(司马衷莫名其妙的去世)(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