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第二种是家族支系门楼。通常来说,村里同族人中又分为多个支系,或者房族,群居在一起,这些支系或房族,在他们的总出路口上修建门楼,既有大房族的门楼,也有小房族的门楼。这种门楼为支系和房族的“门第冠带”,是支系和房族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象征。此类门楼通常也是出路口在哪里,门楼就建在出路之口,也不存在左右之分。第一种是指村庄(自然村落)公共门楼。通常来说建在村庄(自然村落)出村总路口上,是一个村庄的标志性建筑,路口在哪里,门楼就建在哪里。这种门楼没有左右之分的参照物,是村庄出入的大门,可以为单一姓氏共有,也可以为多个姓氏共有。从式样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式门楼,如牌坊式、亭塔式、廊桥(风雨桥)式等,这种门楼以独立的建筑单元的方式存在;另一种嵌入式门楼,如八字墙式门楼、牌楼式门楼、门罩式门楼、穿宇式等,与院墙或者房屋连成一体,是院墙或房屋的一部分。从建筑材料上来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木为材

农村传统建房,庭院的大门和堂屋是最讲究的地方,院门开在哪个方向,堂屋放在正房的什么位置,在过去的民居中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农村传统建房俗语所说的“门楼靠左别靠右,堂屋靠前别靠后”,充分体现了这一传统特色。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1)

1、为什么说“门楼靠左别靠右”?

一、过去农村的门楼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这里得介绍一下我国乡村的门楼。

门楼,在乡村俗称为大门。这种大门有很多种类,通常来说,大门的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大多为挑檐式建筑。有的大门造型均衡简洁、色调素净明雅,也有的大门造型复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从式样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独立式门楼,如牌坊式、亭塔式、廊桥(风雨桥)式等,这种门楼以独立的建筑单元的方式存在;另一种嵌入式门楼,如八字墙式门楼、牌楼式门楼、门罩式门楼、穿宇式等,与院墙或者房屋连成一体,是院墙或房屋的一部分。从建筑材料上来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木为材料,上盖青瓦,有多檐式的,也有多檐式的,有单门两架、三门四架等;第二种是砖木混合结构,类似木结构的样式;第三是以石头为材料,有单门式、三门式和五门式。

旧时,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门楼包括了民居宅院大门,但不一定是民居宅院大门,可分为分两大类,第一类是村庄民居类,第二类是官府、学堂、宗祠、寺庙、道观类。因为本文要解说的俗语中指的是第一类,即村庄民居类,本文只介绍第一类。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2)

村庄民居类的门楼,从村庄传统建筑来看,通过笔者对多地现在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的考察实例,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指村庄(自然村落)公共门楼。通常来说建在村庄(自然村落)出村总路口上,是一个村庄的标志性建筑,路口在哪里,门楼就建在哪里。这种门楼没有左右之分的参照物,是村庄出入的大门,可以为单一姓氏共有,也可以为多个姓氏共有。

第二种是家族支系门楼。通常来说,村里同族人中又分为多个支系,或者房族,群居在一起,这些支系或房族,在他们的总出路口上修建门楼,既有大房族的门楼,也有小房族的门楼。这种门楼为支系和房族的“门第冠带”,是支系和房族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的象征。此类门楼通常也是出路口在哪里,门楼就建在出路之口,也不存在左右之分。

第三种是民居宅院大门。俗语中的“门楼靠左别靠右”指的就是宅院大门,也是本文着重要讲的内容。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3)

二、门楼靠左别靠右的意思

我国传统民居以坐北朝南的朝向为最佳,这种朝向又是以正屋(又称主屋、北房)为中心,即正屋的朝向既是房屋的朝向,也是院子的朝向。“左靠”和“右靠”,是以正屋为中轴,是相对正屋的朝向而言的。比如,坐北朝南的朝向的正屋,院子的楼门(大门)立门,就应该往正屋的左边,不能往正屋的右边。

这里不得不讲一下,古人借用四象来确定阴宅和阳宅的方位名称,即东青龙,西北虎,南朱雀,北玄武。按照坐北朝南的朝向的正屋、坟墓(古代坟墓的朝向也以坐北朝南为最佳朝向)朝向来说,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后来,因为各地的地势千差万别,不管是阳宅也好,阴宅也好,各地乡村不一定按照坐北朝南的朝向的规则,来修建房房和葬坟,尤其是山区更是如此。虽然阴宅和阳宅的朝向不同了,但地理风水学中仍然套用四象之说,即不管阴宅和阳宅的朝向如何,在四象中都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如此,青龙就不一定是东方,白虎就不一定是西方,朱雀就不一定是南方,玄武就不一定是北方。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4)

古代坐北朝南的民居宅院,对宅院大门的立门方向讲究“三吉方”,也就是东方、南方和东南方。这三个方位因为朝阳,在民间又称之为“向阳门”。古代有一首著名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据说这副对联出自宋代文人之手。如此可见,至少在宋代的时候,民间院子立大门时,院子大门要朝着早晨太阳升起的大致方位而立,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三吉方”。

古代人认为,“三吉方”之中东南方又是最佳的方位,立于东南方的院子大门被称为“青龙门”。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东南处于上风之地,朝阳之地(冬季太阳升起的地方偏向东南),在此方立门寓意财源滚滚。事实上,这是古代人民希望每天都能迎着朝阳出门,有利于提振精神,对朝气蓬勃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而民间所说的“三吉方”方位,正好位于坐北朝南正屋的左边,东南方更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过去坐北朝南的民居,忌讳院子所立大门往右靠呢?过去坐北朝南的民居,通常在南方(正屋的正前方)、东南方、东方三个方位立大门,“右边”方位就不包括南方,剩下的也就只有西南和西方两个方位。关于民居在西南和西方两个方位立院子大门,在古代风水上,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概括起来就是损财伤人,在此方位立大门对家里来说不吉利。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5)

事实上,西方和西南方是太阳落山的地方,每年日子长的时候,太阳落在西方,每年日子短的时候,太阳落在偏西南方,如果大门开在西方和西南方,让人联想到“日落西山”这种不好的感觉。再说,我国民间有“归西”之说,“归西”的意思是指人死的委婉说法,如果把大门立在西南或西方,出门时是向西行,回家时则是“西归”,人们认为不吉利,这自然也就形成了民间的禁忌。

然而,这只不过是坐北朝南房屋的一种说法而已,就像古代“四象”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如果不是坐北朝南的房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未必就是东、西、南、北方位。同样的道理,“门楼靠左别靠右”之中的“左”,不一定是正屋的东方、东南方、南方,而“右”也不一定是正屋的西方和西南方。比如,坐东朝西的正屋,其左边就是南方和西南方,如果大门立在正屋前,为西方,立在左边,可能是南方,也可能是西南方。

也许有此地方的人认为,这种坐东朝西的正屋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现实之中,一些丘陵地区和山区,人们要选择一块宅基地是非常不容易的,人们依据山势地理等各种因素建房,无法选择正屋东西南北的坐向和朝向。因此,各种朝向的正屋是存在的,甚至有一些山区村落,整个村落的正房的朝向都是坐东向西,或者坐南向北(在平原地区,人们认为这两种朝向的房屋的风水是最不好的)。比如,湖南临澧修梅镇凉水井村的林伯渠故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居民建筑,此故居就是坐东朝西,湖南韶山伟人故居则是坐南朝北。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6)

由此可见,“门楼靠左别靠右”是我国古代传统民居院落大门的一种典型布局,是古代先民长期与大自然相处,总结出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也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并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后来,民间出现了多种玄奥之说,甚至附会了一些迷信说法,就不足为信了。

2、 为什么说“堂屋靠前别靠后”?

堂屋是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最庄重和神圣之所,通常设置在正屋的中间,又称客堂,有的地方则称为厅堂。

堂屋在我国不同农村,其功能性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一家人起居活动、接待客人的地方,没有祭祖功能,一般另置一间房挂祖宗像和家谱,称为“香火堂”,只有到了过年时再拿出来挂在堂屋内,也有的地方不挂在堂屋内,就在“香火堂”祭祖。这些农村有“厅堂不挂先祖像”之说。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7)

然而,这只是少数农村的地方性风俗,大部分地区的堂屋,被视为一家人的最神圣之地,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农村更为突出,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些地方的堂屋功能。

一是在堂屋的中挂有祖宗牌位及神位。这些地方的堂屋除了祖宗牌位外,还可以挂先祖像,包括新近去世的老人遗像,这与一些地方不能挂先祖像的禁忌正好相反。除了逢年过节要敬祖外(必须上供品),通常来说,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要点香火敬祖(可以不上供品,只点香火)。因此,在很多农村,堂屋是个体家庭除宗祠外,最重要的祭祖的场所。

二是堂屋是结婚拜堂的场所。过去农村结婚最重要的仪式就是拜堂,这个仪式就在堂屋内举行。而新娘进门,除院子大门外,走进室内的第一道门就是堂屋门。

三是家里老人辞世后的停留场所。按过去农村风俗,当老人快不行了时,一般给老人“移床”,也就是把老人移到堂屋内归西。能够在堂屋内“归西”的老人,被认为是最有福气的老人。老人“归西”后,就停放在堂屋办丧事,直到出殡。有一些农村风俗,在外去世的老人,其遗体不允许进屋,要停放在外面,这里的“屋”就指堂屋。

四是堂屋为家庭举行重大礼仪的场所。比如庆寿、满月、分户、家庭会议、拜师等重要礼仪,通常都在堂屋内举行。

五是接待客人的场所。按照过去农村的传统风俗,客人到一户人家,最先被主人引进去的房间就是堂屋,如果客人自己进屋,也要先进堂屋,如果走进其它房屋间,比如厢房的房间,就会被视为不讲规矩。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8)

过去,农村风俗,白天其它房间的门都可以关闭,上锁,但是,堂屋之门必须敞开。堂屋之门白天不能半掩,农村的说法是,只有在过了老人的人家,才摆放在堂屋内,怕见到天,才将堂屋门半掩起来。按照农村的传统,堂屋门通堂是夜晚关门,白天要开门。白天关闭堂屋门被视为不吉利,因为农村有“关门绝户”之说,这里的门就指堂屋门。同样是民居重要大门的院子大门,院子的大门白天可以关掉,也可以上锁。

上面讲清楚了堂屋门的功能和地方风俗,现在讲讲古代农村民居的构架与“堂屋靠前别靠后”的关系,相信读者朋友更好理解了。

在传统民居中的正屋,不管是木房屋还是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通常来说为“三间四架”,这是过去农村民居正屋最普遍的构架形式。下面以传统的木房屋为例,包括一些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屋(内为木架结构,外为封火墙古民居)。

这类传统民居的正房构架,普遍采用“三间四架”,但其中有大宽有窄,宽敞的为“五柱七棋”(有的农村为“五柱八棋”),窄小的为“三柱五棋”。“三柱五棋”因空间太小,大多采用通间形式,也就是三间房,堂屋也是一间房,一般不分前间和后间。“五柱七棋”的房屋比较宽敞,因此,这类房屋的房间大多由三明三暗,或者三明两暗组成。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9)

三明三暗,也就是“三间四架”的“三间”,每“间”分隔成前后两个小房间,前面的房间为“明间”,后面的房间为“暗间”,那么“三间”就可分为三个“明间”和三间“暗间”,共六间房子。中间的“一明一暗”,“明”为堂屋,在所有的房间中是最宽敞的,“暗”为堂房后面分隔出来的小房间。这种小房间,不同的地方,用途有别,房屋为二层楼的,一般用来做楼梯,有的地方用来做储藏室,有的地方则用来做厨房,有的地方做小卧室。

三明两暗,也就是“三间四架”的“三间”,位于两边的两间分隔成一明一暗两间房间,中间的做一间房间,即堂屋。前面的两间分隔出来的小房间和中间的堂屋为“明间”,后面的两间小房间为“暗间”。

传统“三间四架”的正屋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隔开为几间房间,所有的房间的门都是开向堂屋,进入各房间,包括上到二楼,必须要通过堂屋,堂屋也就成为通向各个房间的枢纽地带。这一特点,在三面砌有封火墙的房屋更为明显,整个正屋就只有堂屋一道门。而木房则在房间开门上要稍自由一些,有些地方的木房,为了出入方便,既有开向堂屋的门,也有从房屋的侧面开门,但是,这些房间除堂屋门外,忌讳从房屋正面开门,此为民间所遵循的“一墙不开二门”的规矩。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10)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比如湖南农村,不管是木房子还是砖木混合结构的房子,位于中间堂屋前面的墙壁立面,从前檐柱退到金柱,使前面的墙壁立面成“凹”字形,当地人把这种正屋称为“蹬子屋”,以后专门著文介绍,这里就不多说。这样正屋正面的体墙立面就不成一个整体,也就不是一道墙壁上了,两边的“明间”就可以从前面开门,但这两个房间同样有门通向堂屋的门。

通过以上对农村传统民居中的堂屋功能,以及正屋构架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传统民居为什么“堂屋靠前别靠后”了。

总结起来就是,堂屋是农村家庭举行祭祀、重大礼仪、重大事情的场所,又是家庭起居生活空间,还是会客的场所,有一些人家还兼作餐厅等。堂屋作为一户人家最庄严神圣之地,拥有的地位是其它房间无法相比的,因此,只能“靠前”,不能置于后面。

农村自建房大门踏步有什么讲究(门楼靠左别靠右)(11)

现在农村民居大多为新式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与传统的堂屋差别较大,但是,不管建筑结构和屋房的样式怎么变化,大多数新式民居,都在一楼中间靠前的地方,保留了传统的堂屋模式,在新式堂屋之中神龛、祖先神位、中堂画以及中堂两侧配的对联、八仙桌等,一样都不少,只是与过去的堂屋相比,比过去更宽敞、明亮、漂亮,家庭举行的祭祀和重大礼仪依然在堂屋内举行。

至于在二楼以上的套间,设立的客厅、餐厅,与传统的堂屋相比,是另外一回事了,用途上有根本的区别,两者不能混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