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提高认知的短篇书(我们生来是瘸腿的下等人)
让人提高认知的短篇书(我们生来是瘸腿的下等人)在《二战梦魇:美国记者亚洲战场逃亡录》一书中,作者通过梅尔留下的私人书信、刊物、报道、历史资料等,为读者还原了梅尔与妻子安娜莉在战争期间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大学毕业后,梅尔作为交换生在中国待过多年,对第二次中日战争进行过报道,发表了很多反对日军侵略和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安娜莉亦放弃了好莱坞的事业,前往中国写下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抗战经历。除了恶劣的生存坏境、不时降临的空袭和紧锣密鼓的工作之外,二人还要面对随时被日军追捕的危险。“在马尼拉的最后两周尤为糟糕,”安娜莉后来写道,“日本人步步紧逼,我们知道梅尔一旦被抓,很有可能会被杀害,可我们每想到一种逃离的办法,总会被迫搁置,无计可施。”在一个圣诞节前夕,美国记者比尔·赖瑟的祖母送给了他一个有些风化、四角坚硬的棕色矩形箱子,里面装有一台来自1930年的打字机。这台打字机的主人正是祖母的表兄梅尔威尔·雅各布,一位曾经不顾安危坚守在二战前线的战地记者。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苏珊·桑塔格全传》
自1966年第一部论文集《反对阐释》问世,苏珊·桑塔格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野。除了在文学、艺术、摄影等多个领域的成就以外,桑塔格也始终聚焦于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敏锐的洞察力与先锋的思想使她成为了西方当代不可忽视的女性知识分子之一,也塑造了她在公众心中的偶像地位。在卡尔·罗利森和莉萨·帕多克夫妇二人为其撰写的首部传记《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中,人们得以回顾桑塔格从童年到晚年动荡而辉煌的一生。只可惜,这部在传主生前即出版的传记只写到了1999年,桑塔格生命的最后五年未被提及。
在桑塔格逝世后,两位作者接触到了更多重要的档案、书信和日记,这些资料帮助他们对原传内容做出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并在已有的28章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痊愈与排斥”和“终结”两章,讲述了桑塔格从1999年到2004年逝世期间的心路历程,使之成为了一本全传。新增的两章详细记叙了桑塔格与病魔做斗争、对美国9·11事件以及美伊反恐战争发表评论、小说《在美国》的获奖历程与剽窃风波,以及与同性伴侣兼摄影师莱博维茨的感情生活。对于还原一个真实的桑塔格来说,这些内容无疑至关重要。
尽管桑塔格本人在生前并不认可这部传记,但作者罗列森认为,这并非是因这部传记曲解了她,而是她不愿意被传记“去神秘化”。这一点在她的儿子戴维·里夫那里得到了证实,“尤其是,她不否认,但尽其可能不讨论她自己的同性恋,也不承认她的抱负。”从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作者希望通过《桑塔格全传》达到的目的——尽可能全面客观地揭示一个偶像被成功打造的过程,与此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一个偶像被打破后作为普通人的存在。
《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
1932年,塞利纳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茫茫黑夜漫游》,第二年即创作了姐妹篇《死缓》,在文学界引起轰动,一些人甚至将其与普鲁斯特相提并论。两部书中涉及的种种充满黑暗色彩的叙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都与塞利纳的个人生活相呼应。在《茫茫黑夜漫游》中,主人公巴尔达米有着和作者本人相似的生活背景:从青年时代起开始流亡,一生在阴暗中挣扎,期间打过零工、在战场上卖过命、当过医生、跑过龙套;他也和作者一样,始终与社会的残酷、腐败和无情做着激烈地反抗。
在这部作品中,塞利纳写到,“生存之所以十分吃力,也许只是因为我们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使自己在二十年、四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过着理智的生活,而不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即邪恶、残忍和荒诞。我们生来就是瘸腿的下等人,却要从早到晚把当超人作为普通的理想,真是一场恶梦。”此后,“邪恶、残忍和荒诞”成为了塞利纳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也使他成为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
作为“德国流亡三部曲”的第三部,《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延续了塞利纳的创作风格,以自传体的形式讲述了他在贫困、战争、酷刑和苦难中度过的流亡人生,同时也不乏对人性丑恶与现实黑暗的辛辣批判。此次出版的中译本为国内首译。法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菲利普·索莱尔斯曾对本书做出高度评价:“塞利纳凭借着自己炉火纯青的技艺留下了许多部杰作,譬如《一座城堡到另一座城堡》和《北方》,在我看来,这两本书超过了《茫茫黑夜漫游》和《死缓》。”
《二战梦魇:美国记者亚洲战场逃亡录》
在一个圣诞节前夕,美国记者比尔·赖瑟的祖母送给了他一个有些风化、四角坚硬的棕色矩形箱子,里面装有一台来自1930年的打字机。这台打字机的主人正是祖母的表兄梅尔威尔·雅各布,一位曾经不顾安危坚守在二战前线的战地记者。
在《二战梦魇:美国记者亚洲战场逃亡录》一书中,作者通过梅尔留下的私人书信、刊物、报道、历史资料等,为读者还原了梅尔与妻子安娜莉在战争期间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大学毕业后,梅尔作为交换生在中国待过多年,对第二次中日战争进行过报道,发表了很多反对日军侵略和揭露日军暴行的文章;安娜莉亦放弃了好莱坞的事业,前往中国写下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抗战经历。除了恶劣的生存坏境、不时降临的空袭和紧锣密鼓的工作之外,二人还要面对随时被日军追捕的危险。“在马尼拉的最后两周尤为糟糕,”安娜莉后来写道,“日本人步步紧逼,我们知道梅尔一旦被抓,很有可能会被杀害,可我们每想到一种逃离的办法,总会被迫搁置,无计可施。”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本逃亡录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英勇的年轻人为个人理想与世界和平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揭露了发生在这片土地之上的战争的残酷。书中所描写的这场漫长而艰险的逃亡之旅,也是梅尔人生路途的最后五年。
《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
不久前,小学语文课本“拼音改动”事件登上微博热搜,一度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尽管事后证实这是一则乌龙新闻,但多方学者对于汉字读音问题的讨论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我们对自以为熟悉的汉语,实际上还知之甚少。那么,古人的读音究竟是怎样的?在没有任何音频资料的情况下,现代人应当如何确定字词的古音?郑子宁的《南腔北调》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并非不可解。通过考察诗词押韵的变化、汉字本身的结构、现代方言、外来语及相关文献,我们就能根据古代汉语的读音体系找到线索。
作为一名普通话吴语双母语者,《南腔北调》的作者郑子宁不仅熟悉中国南北方多地的汉语方言,也对英、法、土耳其、老挝等国的外语有所研究。在《南腔北调》中,郑子宁以讲故事的方式,对许多人们熟悉却一知半解的现象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解答。譬如,台湾腔为什么听起来很“嗲”?在“抗日神剧”里,日军说中文时使用的奇怪的句式结构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在英语国家,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但在中国却不行?在这些有趣有料的语言知识背后,还藏着更多随语言一同演变的历史文化。尽管其中一些语言如今已经不再被人使用,比如在中国早期的对外贸易中作为中介语言使用的“洋泾浜英语”和“协和语”,读者却可以将它们视作解读中国的趣味代码,通过语言重新认识中国。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
对天天搭乘地铁通勤的人们来说,地铁带来的最深刻感受或许正如法国人类学家马克·奥热在《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一书中所言:“没有节庆的集体性,未被隔离的孤独感。”在这本极适合作为地铁读物的书中,他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复数的孤独”。换句话说,这种孤独不只是某个人的,也不只发生在某个时刻,不止某一种。无论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被迫与他人接触、在冬季的夜晚独自走在荒凉的通道尽头,还是在清晨的车厢内百无聊赖地翻着报纸,谁也无法忽视地铁施加于人身上的特殊的孤独感。
事实上,地铁体系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事实”,马克揭示了地铁的大众性、公共性、强制性的本质。在他的笔下,巴黎的地铁就如同巴黎的缩影,是各种信息与意义的会合之处,也是他展开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场所。在这一特殊的公共空间中,人们或短暂停留,或穿梭其中,但都在一套既定的规范之下,默默参与着一场集体性的演出。而当这一切发生在“浪漫之都”巴黎时,地铁则成为了联结人与城市、过去与当下的重要枢纽。这些由历史事件或人物命名的地铁站,如同一个个具有多重意义的符码,“路线和站名并不只是地理的指涉,更承载着集体的身世和整个城市的历史脉络。”
《得乎檐角梁柱间:寻访晋南乡野古建》
如今,高楼林立已经成为了现代化都市景观的标志,与此同时,古代的建筑、村落和民居则一步步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即便是在历史悠久的山西,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了一些国家级名胜之外,多数鲜为人知的古建都因缺乏专业修缮和保护而倾颓垮塌,濒临消逝,再加之文物盗窃现象猖獗,人们想从这些古代的遗迹中看到它们的原貌已不再可能。面对如此现状,身为古建筑爱好者的连达决心以徒步考察加写生的方式,一一记录下这些有着宝贵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在长达20年的寻访中,他相继出版了《触摸,寺庙》《寻访山西古庙》《斗栱飞檐画古建》,他本人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破庙专业户”。
新近出版的这本《得乎檐角梁柱间》收录了连达在山西南部地区考察的125处古建筑。这些乡野古建大多集中于平阳(今临汾)、河东(今运城)一带,囊括了从唐朝到清朝各个时期的特色建筑造型和结构,亦标志着其所处时代的工艺水平、审美取向和社会经济状况。在连达看来,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每一处古建筑,他在介绍时均配以精美的速写绘画和详尽的历史讲解。大到气势恢宏的殿堂、古朴典雅的寺庙、陈旧破败的石碑,小到墙上的一幅字画、堂内的一座雕像,甚至包括其中的构图、笔法、神韵和意境,檐角梁柱间体现着创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文历史的精通。相信无论是古建筑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从这本书中一窥中国古建魅力。
《幻想岛屿:揭秘传说中的三十个传奇岛屿》
在世界范围内,群岛共有50多座,若再算上其他各类大大小小的岛屿,总量就多达13万座甚至更多了。为了发现和验证这些岛屿的存在,几百年来,无数航海家不惜一次次启程远航,踏上险途。在事后流传的古老故事、传说记载和航海日志中,岛屿始终与欲望、权力和神秘感相联。其中一些岛屿被反复提及,譬如住着半裸亚马孙人的岩岛、有魔鬼岛之称的撒旦岛、起源于爱尔兰传说中的幸福岛等。
在哥伦布探索大西洋的时代,一座名为安提利亚的岛屿曾被人们推测是通向马可·波罗笔下的亚洲的必经之地。“这座岛屿拥有的宝石与贵金属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寺庙和王宫的屋顶都覆满了金片。”随后,关于这座小岛的更多信息开始出现:它位于“黑暗之海”附近,距离日本仅有225海里,甚至曾有制图家在他们的大西洋地图上清楚地标出了小岛的位置。然而,如今人们终于证实,这座岛屿并不存在。
德国作家迪尔克·利瑟梅尔在《幻想岛屿》一书中,呈现了30座充满离奇色彩的岛屿背后的故事。在不同版本的叙述中,岛屿的面貌也在人们的复述、谣言、误解和幻想中变得飘忽不定,时隐时现。最新的一个故事开始于2000年,来自“奋进”号的宇航员们声称他们在印度洋边缘的安达曼海发现了一组新的群岛,“七座小岛呈环状坐落在泰国的海岸线附近,中间还有一座更加醒目的岛屿,群岛形状如同大象的眼睛,而中间的那座岛则像瞳孔。”是真是伪,我们仍需时间来揭晓答案。
《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的科学真相》
别喝汽水,别吃热量高的食物,午餐要吃好,但晚餐别吃太多,平时要坚持运动……这些忠告,听起来是否非常耳熟?如果你是一个对饮食颇有讲究、希望在营养均衡的同时保持苗条身材的人,那么,《饮食的迷思》一书中的很多内容可能会彻底推翻你的认知。因为在英国遗传学教授蒂姆·斯佩克特看来,这些现代流行的“饮食疗法”多半是医生和一些自称是营养专家的人,基于对食物复杂性的过度简化而做出的判断。这些非黑即白的观点忽略了个体深层次的生物复杂性和调控机制,使得很多人不但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反而落入了饮食的危险迷思中。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食谱可以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减肥也绝非只是计算热量的摄入和消耗、少吃多动或是不吃某些食物。这个问题不仅涉及饮食,还与基因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在《饮食的迷思》中,斯佩克特试图跳出医学和科学界既有的研究方式,重新探讨食物、营养、饮食和肥胖的关系。除了亲自参与饮食实验外,他还与大型研究团队一起,对上万名来自英国各地的志愿者进行了20多年的跟踪研究,为研究成果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书中的章节名称分别对应着一种人们在食品包装上常见的成分标签,如脂肪、反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在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社会流行疾病却愈演愈烈的今天,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破除一些令人困惑的教条,不再轻易被商业利益驱动之下的“健康”宣传洗脑。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