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黄帝内经》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了主食与副食的平衡。而另一句“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强调的则是膳食全面的平衡,说白了,就是膳食均衡。中国人素来有“养生”一说,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单从膳食的角度来看,说的无非是“平衡”罢了。这说明,有了火才有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而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与营养观念也包含在其中,受其影响,也左右其变化。从古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燧人氏)

中国饮食习惯与营养观念变迁

在古籍里有个传说,一个叫燧明的国家里有一种神奇的树木叫燧木,猫头鹰如果用嘴去啄这种树木,就会迸发出火花。一位祖先由此受到启发,折下了两根燧木枝,互相摩擦,钻木取火。

之后他将火的运用方法交给了当时的人们,让他们用火来将食物烧熟,改变了他们吃生食的习惯。

《中国饮食文化》中写道:“唐代以前,烹饪用火中只有火齐、火剂的说法,从唐代以来出现了大火、小火、微火、文火、武火、明火、暗火、余火、活火、死火等丰富多采的烹饪用火技术,使食品的制作具有了多种口味。”

这说明,有了火才有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而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与营养观念也包含在其中,受其影响,也左右其变化。

从古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1)

(燧人氏)

第一阶段:平衡

中国人素来有“养生”一说,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单从膳食的角度来看,说的无非是“平衡”罢了。

《黄帝内经》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了主食与副食的平衡。而另一句“谷肉果蔬,食养尽之”,强调的则是膳食全面的平衡,说白了,就是膳食均衡。

不过养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得归功于道教的“益气养生”学说,比如药王孙思邈就是一位道士,他编著的《食治》和《养老食疗》两书就将食物与人体养护结合到了一起。

“药膳”也是在养生学说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它是药材与膳食的结合,强调的平衡是“辨证用膳”——食物性、味需要与人体五脏相对应,才能调节人体,补充营养。

近日热播的《延喜攻略》中,皇后因担心乾隆的身体,借太后之手,送给他一调养身体的方子。这“方子”就是补身体的“药膳”。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2)

(药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在沉迷膳食养生的同时,还养成了一种饮食独特性——什么都吃。

比如古代中医会不科学的以人肉为药引子,最补的是唐僧肉。人们也喜欢食用动物性器官,认为壮阳大补,鹿鞭、牛鞭、虎鞭都是耳熟能详的菜品。

以至于后面,越跑越偏。

广东人是“什么都吃”的代表,他们的“广东三叫”堪称一绝,这道菜起源于唐朝,一直保留到今天,主食材是没有长毛的幼鼠。

食用方法很简单,用烧红的铁筷子夹住刚出生不久的活着的幼鼠,这时幼鼠会惨叫一声;涂抹调料的时候,幼鼠又会叫一声;吃进嘴里的时候,它会再叫最后一声。

故称为“广东三叫”

小龙虾最为典型。它最早作为入侵物种,在全球许多地方为所欲为,因为浓重的腥味,让各国人民并无食用它的欲望,直到八十年代起,中国厨师们不断把它变成麻辣、香辣、椒盐、红烧、蒜香、五香、十三香等口味,腥味被成功去除,很快的风靡全国。

不过,养成这种饮食独特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营养”。

中国目前共分八大菜系,其中七大菜系都是南方菜。

因为南方少有平坦开阔的草地,无法像北方一样饲养成群的牛羊,再加上南方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比不上北方,前后两者所提供的蛋白质都不够,南方人便只好海陆空通吃,来补充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素。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3)

(寺院菜,也称斋菜)

第二阶段:失衡

上个世纪的侵略战争结束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完全土崩瓦解,并且积极的向西方学习,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传统的饮食习惯逐渐西化。

中国的饮食习惯历来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是宗教。

古埃及将去世的人制作成木乃伊,是因为他们相信灵魂是不死的,只要肉身保存,就能获得永生。中国的道教让古时的人们对长生不死也有过近乎疯狂的追求,就连许多帝王都沉迷于此。成龙主演的电影《神话》就是以秦始皇追求长生不死为背景的。

为达到目的,他们大多遵守道教推崇的素食,以谷物、蔬菜、水果为主要食物。

第二个原因是王权。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到了南朝时,梁武帝萧衍颁布《断酒肉文》,中国佛教从这时起禁止了所以饮酒吃肉的行为,素食得到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许多文人雅士也功不可没。

比如孔子,他的《论语·乡党》里就有一句话:“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动物性食物不可超过植物性食物。再比如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记》,在这本书里,他表达了自己的饮食观——重蔬食。

可惜到了现代,国人的饮食习惯却逐渐变成了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或者说,低脂肪的膳食结构转变成了高脂肪的膳食结构。营养学界将这种饮食习惯称为富裕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会出现严重的营养过剩,也就是所谓的超重和肥胖。

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显示,从1989年到2011年,平均每人每天的肉类食品摄入量,从110克左右上升到了200克左右。

而且主食也从粗粮,变为了精制谷物。谷物在加工过程中,去掉了谷皮、糊粉层、胚芽,因此也去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国际肥胖病联盟秘书长黄明达教授认为:“现在中国人的饮食太过精致,太过西化。我们的膳食条件改善了,膳食习惯却恶化了。”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4)

(高热量饮食)

第三阶段:找回平衡

随着营养过剩而带来的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等,大部分理性的中国人开始了对食物和营养的反思。

《食物的辩护:食者的宣言》里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吃什么?吃多少?按照怎样的程序吃?什么时间吃?”

总归一句话,如何科学的吃。

整个营养学界也在为此付出努力,中国营养学会为老百姓总结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将每人每日需要吃到的食物和摄入量尽数写上。老百姓也知道了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最好,肉类选鱼禽类最佳,超重或肥胖应该选低脂或脱脂牛奶,贵点的有机食品更让人放心……

那些古老的膳食养生方式也流行起来,目前流行于中产阶级的内观便是其中一种,各地的寺庙给出十日课程、十五日课程,甚至四十五日课程,在内观期间,学员必须严格遵守寺庙的饮食习惯,只吃素,以米饭和大豆蛋白为主食,蔬菜、水果、坚果会一同摆放,以自己的口味选择就行,每次食用多少并不限制。

还要遵守过午不食,一天只吃两餐,晚餐只喝柠檬水或红糖水。因为学员在课程期间并无任何体力活动,甚至连说话都被绝对禁止,一天两餐已经足够补充每天所消耗的热量。

而且这些植物性食物基本都由寺庙自己种植。

甚至辟谷也悄然回归,不吃五谷,只食用少量的植物性食物,或者只喝水,什么都不吃。研究证明,正确的辟谷方法的确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出毒素,增强人体免疫力,对减缓肥胖很有帮助。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5)

纵观膳食营养观念的变迁,从平衡到失衡,再到努力找回平衡,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观念在上下五千年中,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它们的存在,都进一步了促进国人的营养觉醒。

国际主流营养观念

其实除了中国以外,许多国家都存在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各国也在积极应对,寻求方法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

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是当前最受推崇的一种。顾名思义,它是地中海地区居民特有的饮食方式,主要特点是:植物性食物为主;把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食品加工程度很低;每天适量饮用红酒和乳制品;只食用适量的脂肪;每月只吃几次红肉(猪、牛、羊等)。

总结来说就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很低,天天吃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NQI和ONQI

NQI是“营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意思就是要吃营养质量高的食物。

美国耶鲁大学格里芬健康预防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ONQI体系,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居民在选择食物时更加方便。

ONQI的四个基本原则:

1、指数最高的食物是深绿色的蔬菜。

2、其它蔬菜、水果、豆类、坚果ONQI指数比较高。

3、白米、白面、甜食,热量高但营养含量低,ONQI指数比较低,尽量少吃。

4、加工过的食物,尤其是饼干、薯片一类的ONQI指数很低。

幼鼠应该吃什么味道的糊糊(最残忍吃幼鼠法只为补充蛋白质)(6)

高N/C比饮食与ONQI 饮食比较类似,特别适合营养过剩的肥胖人群。它的特点是,不改变食物数量,只改变食物热量。

意思是说,并不限制每天所吃食物的总量,一日三餐依然吃得饱饱的,但所吃的食物必须是低热量,高营养素含量的。比如绿色蔬菜、水果和粗杂粮等。

吃的变革

世界上还有多种饮食方式流行于不同地区和人群之中,在信息和科技无限发达的当今,每一种饮食方式的缺陷不断被摒弃,优点不断被吸收,人类的营养观念在改变,饮食结构也变得更加科学。

PiPi健康用大数据算法首次发现了“症状-营养素-食材”之间的关系,研发出世界首款“营养推荐引擎”,帮助每个人轻松选择“对的食材”,起到预防慢性病的作用。

“营养推荐引擎”的可贵之处在于贯穿古今,融汇中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放之四海皆准的饮食营养规则,是目前营养界的集大成者,将带来一场“吃的变革”。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