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安乡劳模助力乡村振兴(从洼里跃上新)

安乡劳模助力乡村振兴(从洼里跃上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必须靠品牌、靠品质提高知名度。省电视台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组等多家媒体平台宣传玉泉洼生态循环农业,赵霞多次带领合作社成员到烟台、寿光、台湾等地考察学习,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渐掌握了有机种植技术。近年来,又先后对接以色列LR集团、中国农科院等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模式和理念,在一项项的技术改造升级中逐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2018年,规划实施玉泉洼莫沙夫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建设了生态牧场、农科驿站、沼气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进一步丰富了园区业态;同时,与台湾丰本农业廖渊崇博士团队合作,首创智能种植床技术,将有机种植搬到了“床”上,打破了有机种植的环境、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被誉为继寿光大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农业革命,获评山东省科技教育基地、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十年来,洼里

在潍坊市坊子区洼里村,有一对远近闻名的劳模夫妻:丈夫刘向东是“全国农业劳模”,妻子赵霞是“全国劳模”。夫妻二人琴瑟和谐、比翼双飞,把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变为“亿元村”,谱写一曲新时代乡村振兴华美乐章。

过去,村里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收入不了几个钱。看住房,洼里村在附近是最破的;看出行,村里村外坑坑洼洼,全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真实写照。村委办公室多年没人修,一抬眼就看见天;村“两委”软弱涣散,2019年至2011年换了9任村党支部书记,是出了名的“穷乱村”。2011年,洼里村“两委”换届,刘向东高票当选村主任、党支部书记,洼里村也迎来了新生。十年磨一剑,到2020年,全村耕地亩均收益从过去的不到2000元提高到4万多元,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3亿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洼里村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中国休闲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高地。

搭台子担使命,返乡创业锻造发展“主心骨”

2011年换届选举前,坊安街道为了改变洼里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多方走访了解到时任潍坊建设集团项目经理刘向东就是洼里飞出去的金凤凰,于是“三顾茅庐”,希望他能返乡带着村里一起致富。当时在外面有3家企业的刘向东被感动了:“我也是洼里村出来的孩子,我要回去为父老乡亲干点事。”夫唱妇随,丈夫的话也让赵霞心起涟漪,她是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村里要发展她也能帮上忙,于是怀着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和使命,夫妻俩回村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班子上任后,刘向东的第一把火烧在了抓团结、抓规范、抓组织建设上。一方面健全完善“两委”例会制度、“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村干部“联户”制度,另一方面将全村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两委”成员包靠,负责联系小组内的党员和群众,主动上门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困,化解矛盾纠纷,树立了群众威信,为下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架梯子真创业,领办合作社实现双增收

万事开头难,赵霞夫妇在出资资助村民建起大棚后,才发现做农业远远要比干企业难得多。他们晚上十二点前就没合过眼,经常是早晨三四点钟便起床一头钻进棚里,自己的企业、家庭、孩子全都为大棚让路。实践中发现,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在这种形势下,玉泉洼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成立,村集体以闲散土地入股,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入股和入社打工等方式参与,首期吸纳356名农民入社。合作社作出承诺,统一提供农资、技术和销售等服务,社员只负责种植管理。如果亏本,每人每年拿3万元工钱;如果挣钱收益全部归社员。正是这对“模范夫妻”的为农情怀,成立合作社带领大伙发展有机生态循环农业,为全村农民架起了共同致富的梯子。目前,村里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园区流转土地价格为每亩每年1000斤小麦,入园打工农户采取“保底 绩效”方式,保底工资每月2400元,收益与农户三七分成(联合社三、农户七),工人的平均月工资达4500元以上,年底公司运营利润还要进行再次分红,这样算下来每年有土地流转费、工资、提成、分红等收入约10万元以上,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找路子树品牌,特色产业赢来市场机遇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必须靠品牌、靠品质提高知名度。省电视台农科频道、乡村季风栏目组等多家媒体平台宣传玉泉洼生态循环农业,赵霞多次带领合作社成员到烟台、寿光、台湾等地考察学习,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逐渐掌握了有机种植技术。近年来,又先后对接以色列LR集团、中国农科院等全国乃至全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模式和理念,在一项项的技术改造升级中逐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2018年,规划实施玉泉洼莫沙夫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建设了生态牧场、农科驿站、沼气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进一步丰富了园区业态;同时,与台湾丰本农业廖渊崇博士团队合作,首创智能种植床技术,将有机种植搬到了“床”上,打破了有机种植的环境、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被誉为继寿光大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农业革命,获评山东省科技教育基地、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十年来,洼里村以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价值链的提升,实现了耕地亩产值过百万元,36种果蔬通过有机认证,4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50多万元,在村劳动力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

要面子强“家业”,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洼里村坚持“产业”、“家业”两手抓,通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做大“产业”,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做强“家业”。为回报社会、引领村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夫妻俩出资300多万元,为洼里村修路、打井、安装自来水,建设村委办公室和文化广场。将农业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开设陶艺制作、风筝彩绘、面塑体验等,村两委牵头成立文艺宣传队,连续筹办了5届乡村旅游节,汇聚了人气、宣传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建设党性教育展馆,全面总结了党建统领下的洼里村发展变迁,打造“乡村文明手绘墙”“善行义举四德榜”,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积极倡树文明新风。现在的洼里村家庭和谐、民风纯正,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誉为“好客山东、最美乡村”称号。

洼里村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特别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首先是抓好强村建设,必须建好一个班子,特别是要选好一个带头人。“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班子带领。洼里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关键靠“劳模夫妻”刘向东、赵霞这对带头人。10多年来他们不断探索,不断拉长蔬菜产业链条,靠蔬菜一业致富后,又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村庄建设,使村民住上了楼房,通了暖气、有线电视、互联网。乡村有了富民产业,居住和城里一样,就能吸引人才,就能留住年轻人,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洼里村的实践表明,推进强村建设,必须狠抓村级班子建设,特别要注重培养像刘向东这样致富带头人,通过建强一个班子、选准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培育一批人才。

其次,抓好强村建设,必须坚持质量导向,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洼里村10年来心无旁骛狠抓高效现代农业,构建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富民强村。实践表明,强村建设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稳抓稳打,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防止一味追求速度影响建设质量;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求短期速效,避免负债搞建设;必须坚持内外兼修,面子要新,里子也要新,既要有新貌,更要有产业支撑,坚决杜绝“形象工程”。

再次是抓好强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持之以恒把一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洼里村立足实际,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确立了蔬菜这一主导产业,无论市场如何变幻,风险如何考验,他们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韧劲坚守,通过产供销一体化,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洼里村的实践表明,推进强村建设,必须打牢产业支撑,只有产业振兴了,才能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要根据村情民情,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路子,在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一个区县范围内,通过建链、补链、强链,集中力量做大做精一个特色产业,切实解决种养风险、市场风险、信贷难题,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抓好强村建设,还必须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近年来,各地在落实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分”的一方面发挥得较好,但“统”的一方面做得不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洼里村通过“党支部 联合社 农户”的模式,在统一标准管控下由农户分片承包经营,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保留了家庭经营最经济的优势,正是这种让农民拿大头的“让利于民”原则,筑牢了联合发展的根基。在10年的发展实践中,玉泉洼始终坚持这一原则,用活用好股份合作手段,构建起园区、村庄和农民发展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壮大集体经济。

最后,抓好强村建设,必须坚持用市场的理念和办法破解难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0年来,洼里村通过高点定位,久久为功聚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以最严标准、最高品质的生态有机农业站稳市场,逐步拓展加工、旅游、教育培训等多种业态,通过一产“接二连三”,以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价值链的提升,铸就了“玉泉洼”这个金字招牌。为顺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潮流,他们聚焦运用大数据指导生产和销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让传统温室大棚变身为可以持续生产符合全球优质农产品标准的“蔬菜工厂”。玉泉洼的实践表明,推进强村建设,必须充分运用和发挥市场机制,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吸纳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引导更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要素上山下乡,真正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子。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安乡劳模助力乡村振兴(从洼里跃上新)(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