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学生停课在家上课(外国留学生云中复课)
全球学生停课在家上课(外国留学生云中复课)2月24日,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络课准时上线,一周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400余名本硕博留学生通过网络开启了本学期的第一堂课。为响应“停课不停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教育的影响,中国多所高校相继开设线上课堂,这成为众多留学生新学期的“新打开方式”。“第一节课是古代汉语,课上我们学习了宋词。”下课后,陆家乐马不停蹄地参加下一节“阅读理解”课,这门课用于提升中文专业留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深度理解。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4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共计26.06万人,占总人数的52.95%。西南石油大学外国留学生“云中复课”。西南石油大学供图
洪婉晴在阿姨家的小店学习。成都中医药大学供图
中新网成都3月6日电 题:(抗击新冠肺炎)外国留学生“云中复课”:停电、时差难阻上课热情
作者 单鹏 贺劭清
四川大学中文专业菲律宾留学生陆家乐准时回到卧室,开始一系列课前准备:打开电脑,登陆QQ,检索群文件,找到二维码,扫描,登陆……一套娴熟操作后,他坐在屏幕前静静等待今天第一节课。他眼前的屏幕,还连接着身处世界各地三十几名同班同学。
“第一节课是古代汉语,课上我们学习了宋词。”下课后,陆家乐马不停蹄地参加下一节“阅读理解”课,这门课用于提升中文专业留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深度理解。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其中,“一带一路”沿线64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共计26.06万人,占总人数的52.95%。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留学生“云中复课”。西南石油大学供图
为响应“停课不停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教育的影响,中国多所高校相继开设线上课堂,这成为众多留学生新学期的“新打开方式”。
2月24日,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络课准时上线,一周以来,成都中医药大学400余名本硕博留学生通过网络开启了本学期的第一堂课。
“疫情发生后,如何给这些留学生上课,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成都中医药大学外事处副处长陈媛告诉记者,“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校方早在在一月底就出台预案,鼓励老师制作课件、准备资料用于线上教学,同时还叮嘱老师提前熟悉网络授课软件。”
据陈媛介绍,学校在软件选择上进行了多种尝试。“除了学校自主开发‘掌上杏林’,QQ群课堂,雨课堂英文版也投入使用。为适应留学生使用习惯,有一半老师使用ZOOM展开教学。”
为确保上课质量,成都中医药大学在正式开学前多次测试连线效果,这既能测试平台稳定程度,也能帮助师生尽早熟悉软件操作流程和新上课环境。“老师上课很注重互动,线上依然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陈媛说,“总体来说,‘云课堂’收到了留学生积极的反馈”。
来华留学生分布在世界各地,这意味着留学生所在国的硬件设备、网络环境、时区分布存在巨大差异。不过客观因素并没有完全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端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四川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大四学生白杰正在尼泊尔的家中,仔细研究屏幕上老师分享的软件代码。“我有时会遇到信号不稳的问题,听不见老师讲话的声音”白杰表示,“空中课堂”能避免浪费时间,将大家从“假期”状态中剥离出来。”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大二学生洪婉晴住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北部,上个月26日当地遭遇洪水。“洪水最高时能没过膝盖,洪水造成的停电断网状况持续了2天。”洪婉晴说,“幸运的是我家里并没有进水,我用手机网络上了2天网课。由于卧室光线很暗,我特地搬到阿姨家的小店去学习,那里光线更好。”
远在捷克的留学生林妍熙是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本学期她的学习任务很重,但由于捷克与中国有7个小时时差,有些直播课程她无法参加。“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上完所有录播课程,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为应对时差问题,西南石油大学建立了以专业和国家为区分的紧急联系机制,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学生分布较多的国家,还设置了本国紧急联系人,负责帮助其所在国家的同学按时进入“课堂”上课。
“我讲授的VB程序设计课有42名国际学生,分布在全球12个国家,考虑到各国时差,我与学生们进行了两次试课后,把原来上课时间由北京时间8时调整到了14时30分。”西南石油大学老师方宇介绍,第一次上课同学们“玩得”很愉快,不允许老师关闭摄像头,在课堂上带着问题与老师互动,原本90分钟的课被延长到120分钟。
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纪大海看来,对于“空中课堂”而言,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会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一个班的留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网络相互传递笔记和录音共同学习。同时高校还应建立相关督查机制,对少数暂时无法开展线上学习的留学生精准施策,确保这场跨越千山万水的“云中复课”一个都不落下。
责编: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