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河南分界线是黄河吗(身在河北心在南)
河北河南分界线是黄河吗(身在河北心在南)图/明天河南元朝末年,朱元璋在统一南方之后开始筹谋北方,他在谋士刘伯温等人的辅助下制定了全面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以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为我掌握。”朱元璋依据战略沿大运河袭取山东,随后向西一路破竹而前,席卷整个黄河以南地区,对黄河以北虎视眈眈。随后,朱元璋迅速派徐达北渡黄河攻下怀庆、卫辉、彰德三府(由黄河直至今天安阳一带的河南北部),作为渡河的前进基地,由汴梁(开封)直接管辖。图/唐代河北道两宋之后,蒙元帝国的疆域异常辽阔,其行政区划划分也“十分蒙古”,基本上都是极度粗线条的行政划分方式,整个黄河以北全部被纳入“腹里”的中书省管辖,而当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则大体上北以黄河为界,南至长江,东至大海,西至陕西。当时的河南江北行省与北面的中书省之间基本上仍是以黄河为界的。而当时的黄河已经改道从豫东一带折而南流夺淮入海。图/中书省
文/王凯迪
河南、河北两省以黄河为界划分南北,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历史地理认识。然而,这些常识有时候却不太管用。在今天的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黄河以北的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六座地级市都属于河南省管辖,是典型的“身在河北心在南”。这种有违地理划界规范的特殊行政区划是怎么回事呢?
01 山川形便的大河南北将山川河流作为划分行政区划的依据,这种方式既符合人类的习惯思维,也符合社会行政层次管理的一般规律,居住在河流同岸与山脉同一侧的人口与土地进行统一管理,不仅高效且方便区域内部进行相互交流。我们这种行政区划方式依据的便是我们熟悉的“山川形便原则”。
历史上的河南、河北的划分毫无疑问是以黄河为界限的,因为“河”一词在明清以前都是对黄河的专称,而非泛指某一条河流。例如唐代设置河北道便是与当时的河南道以黄河为界,包括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全部区域,而当时的河南道则包括淮河与黄河之间的所有区域,也包括了今天的山东省、河南大部分、苏北与淮北地区,这就证明河南河北这名因河而起是毫无疑问。
图/唐代河北道
02 更迭的黄河南北两宋之后,蒙元帝国的疆域异常辽阔,其行政区划划分也“十分蒙古”,基本上都是极度粗线条的行政划分方式,整个黄河以北全部被纳入“腹里”的中书省管辖,而当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则大体上北以黄河为界,南至长江,东至大海,西至陕西。当时的河南江北行省与北面的中书省之间基本上仍是以黄河为界的。而当时的黄河已经改道从豫东一带折而南流夺淮入海。
图/中书省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统一南方之后开始筹谋北方,他在谋士刘伯温等人的辅助下制定了全面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以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为我掌握。”朱元璋依据战略沿大运河袭取山东,随后向西一路破竹而前,席卷整个黄河以南地区,对黄河以北虎视眈眈。随后,朱元璋迅速派徐达北渡黄河攻下怀庆、卫辉、彰德三府(由黄河直至今天安阳一带的河南北部),作为渡河的前进基地,由汴梁(开封)直接管辖。
图/明天河南
03 特殊的战略抉择将河北三府交给这一战时行政举措意义十分深远,一方面是为了稳定自己在河北的势力,为战略前突提供充足的战略安全保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对方造成战略迷雾,因为不久之后,明军就改变方向,沿大运河方向一路进抵大都,给了元朝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战争结束之后,明朝依旧选择定都南京,明朝将这一行政变革长期化,河北三府怀庆府、卫辉府、彰德府永久性划入河南,这就相当于在黄河以北打入楔子,防止黄河以北出现如同当年安禄山一般的据大河而割据的反叛势力,为中央政权能够迅速机动平叛奠定一个行政区划的基础。这种方法也暗合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得到了后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明史
2.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