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脱胎瓷器(明早期瓷器及相关问题)
明代脱胎瓷器(明早期瓷器及相关问题)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宣德洒篮釉刻龙纹罐永乐甜白鸡心瓶永乐红釉印花盖盒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第二年便在景德镇珠山——即元官窑(浮梁磁局)所在地,恢复官窑制度,置厂烧造宫廷瓷。明官窑设置,标志着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就当时该镇整个瓷业来看,有官窑与民窑生产,尽管民窑生产规范宏大,是构成这个瓷镇地位的重要支住,但代表当时制瓷水平的则仍属官窑,这是因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官窑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垄断了最优质的制瓷原料。
据《大明会典》载,洪武二年便恢复了故元的“匠籍制度”,毫无疑问,此时明廷设置的官窑必然将元官窑中执役的工匠编人“匠籍”,以使这类有特殊技艺的工匠继续为朝廷服务。明清有关文献记载了明御厂以内“上班匠”和“雇役”的形式,常年维持着数以百计的工匠为朝廷烧造瓷器。这些工匠或世代相传,或是从民间临时召募来的所谓“高匠”。由他们制作的官窑产品,其时的民窑产品自然难于与之相比。
而烧制瓷器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高岭土,则为朝廷宣布为“官土”。明·王宗沐《江西大志·陶书》谓:“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曰千户坑、龙坑坞、高路陂、低路陂为官土”,明代所称“官土”者与元代所谓“御土”一样为朝廷所垄断,民间不得开采。据载,当时民窑只能开采所谓“假土”(即假官土——麻仓附近所产的次等高岭土)制作瓷器。而烧制青花瓷所需的青料,官窑则是“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这类昂贵的上等青料,官方严格控制着,民窑难于得到。因此,官窑器无论是胎釉,还是采饰方面均比同期民窑产品精良。
永乐甜白鸡心瓶
永乐红釉印花盖盒
永乐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
宣德洒篮釉刻龙纹罐
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
宣德矾红龙纹靶盏
宣德青花试料盘
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
宣德仿龙泉釉梅瓶
宣德青花蟋蟀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