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进面了上岸概率大(公务员上岸一年之感)
公务员进面了上岸概率大(公务员上岸一年之感)我就属于后者。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则必须在离开学校后,再次拿起书本挑灯夜战,竞争一个上百甚至上千的独木桥,难度远高于高考。我才明白,我的高考,虽然已经过去13年了,却还能在顷刻间让我热泪盈眶,高考,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可能持续一生。然后我就想到了另一个对我影响深远的考试——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对一些人来说,轻而易举,好的专业加上应届生身份加持,多考几次,总是能在短时间内顺利上岸。
前几日高考,上班路上我等了人生最久的一次红灯。
当时,我站在人群中,心情渐渐焦躁,红绿灯怎么也会出问题?
几秒后,七八辆送考大巴车陆续驶向我们,当大巴车经过我面前时,车身上的横幅振奋人心的高考祝福语,车内是或者闭目、或者还在磨刀不误砍柴工加紧温书的学生们,让我心中觉得这送考的大巴车、随行的警车都无比威武。
我的内心顷刻间涌出一阵温暖,眼眶瞬间就湿了。
我才明白,我的高考,虽然已经过去13年了,却还能在顷刻间让我热泪盈眶,高考,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可能持续一生。
然后我就想到了另一个对我影响深远的考试——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对一些人来说,轻而易举,好的专业加上应届生身份加持,多考几次,总是能在短时间内顺利上岸。
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则必须在离开学校后,再次拿起书本挑灯夜战,竞争一个上百甚至上千的独木桥,难度远高于高考。
我就属于后者。
考上之后,还是会偶尔想起备考那段时期,因为中年转型,备考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选择,所以算得上是一种破釜沉舟了。
做了很多题,熬了很多夜,担了许多心。
最后考上的时候,所用到的知识储备可能远不及自己的原有水平;最后考上的时候,也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只觉得中年人的每一步都很不容易。
现在,距离去年的面试结束已经一年了,在新单位上班也将近一年。
最大的感受就是,普通公务员必须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催眠,领会“既来之,则安之”的精髓。
公务员降薪已成定局,每年到手收入大概减少三四万。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我在疫情之后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复习考试上岸,一上岸就遇到降薪。
这运气,也没谁了。
想想这小半生,可以续写成小段子了:一出生,就是计划生育,没有兄弟姐妹;初中刚毕业,九年义务免费教育了;我终于考上大学了,大学毕业不包分配、还遇上最难的就业季;我下定决心只要一个孩子,国家却鼓励三胎了。
好在,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我有了,既然决定为了家庭进体制内,就一切顺其自然吧。
正在准备考公和已经上岸的朋友们,也慢慢领会“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的精髓吧,体制内,真的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了。
享受了这里面的安逸,就必须做到服从安排。
遇到疫情这样的事情,让你值班,你就把自己想象成正在为国家奉献的有为青年,至少自己内心是感动有力量的,减少被迫营业的痛苦。
遇到降薪,实在也想不到什么安慰自己的办法,就想着,我可以省点时间,自己鸡娃,省点培训费用吧。
别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想了。
另外一个感受是:必须得学会“知足者乐”。
备考的黑暗期,曾无数次幻想,只要我考上公务员,未来生活就不会有大的烦恼。
好像,“体制内”三个字真的是宇宙尽头的魔法棒,可以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现实当然不是如此。
鸡娃、育儿内卷一点没减轻;队友的问题也依然是他的问题;婆媳的天然矛盾也不会因为你是个小小公务员,她就可以迁就你;办公室也难逃“小江湖”的命运,体制内的推诿和人际有时候比企业“更胜一筹”……
(不是广告,没看过这本书,只是觉得这本书名字太恰切我的内心了)
但是,冲破考公前的黑暗,在黎明之时成功上岸这件事,好像给我的人生多了些信念和信心。
写作这件事,是30岁的我梦想了二十多年的事情。
是的,我的人生,跌宕起伏,经受过比同龄人多很多的挫折和苦难,也有刻骨铭心的亲情和爱情。
但是,在过去这些年,我从没敢写成什么过,或许是不敢回忆,或许是笔触不佳害怕被拒,总之,没有写成过什么。
在彻底上岸后的这段时间,在工作之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育陪伴孩子,但是依旧挤出了时间,写了三万多字的纪实散文,也写了几篇短文投稿。
我知道,我有自信去开始了。
我也知道,我尝到了坚持和努力的甜头,敢去持之以恒的追梦了!
更重要的是,体制内的工作给我身心都有了一份保障,让我可以放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每个工作日,上午和下午上班,中午吃饭和午休的两三个小时,是我追逐小梦想的自由时光。
这两个多小时里,我不是一个要养家糊口的打工人,不是担着责任要去完成任务的下属,也不是承担为人父母义务的妈妈、或者扶持爱人的妻子,我只是我自己,我只为自己而活。
咖啡和茶叶剥夺了我一定的睡眠,但是还给了我弥足珍贵的自由和追梦的能力!
还在考公的你们,请深思熟虑,斟酌体制内的优与劣,然后勇敢的去追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