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肾病血肌酐200多要透析吗(就不要再管肌酐高低了)

肾病血肌酐200多要透析吗(就不要再管肌酐高低了)①、一周三次的透析,或者每天四次的腹透,会把肌酐、尿素等毒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哪怕增高也会是稳定的小范围内浮动。答:不会的。原因: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健康的成年人,女性的血肌酐为44-97μmol/L,男性的血肌酐为54-106μmoI/L。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太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那么,透析后肌酐会一直增高吗?

文 | 郁婉扬 这一篇文章来自肾友的分享

看到一个病友留言,刚透析一个月,肌酐还是1000左右,就刚开始透析时降了点,怎么透了又长高了?

我刚开始透析时,也是很纠结这个问题,670的肌酐开始血透,第一个月化验肌酐降到400多,很高兴啊,想着一周一次好了。还没开始一周一次,第二个月化验,500多的肌酐,怎么涨了?第三个月,就到了600多了,然后持续600多持续了很久,直到现在涨到800-900上下浮动。

肾病血肌酐200多要透析吗(就不要再管肌酐高低了)(1)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肌酐是什么,从何而来。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健康的成年人,女性的血肌酐为44-97μmol/L,男性的血肌酐为54-106μmoI/L。

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太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那么,透析后肌酐会一直增高吗?

答:不会的。原因:

①、一周三次的透析,或者每天四次的腹透,会把肌酐、尿素等毒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哪怕增高也会是稳定的小范围内浮动。

②、日常饮食的规范,适量水分和优质蛋白的摄入,高钾高磷食物的控制,规律的作息和运动,都会使体内的肌酐、电解质等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既不会因透析前各种水平过高引起不适失衡,各种并发症;也不会因为透析后的过低而各种难受。

大体来说,透析前肌酐最高,透析后肌酐降低。随着两次透析间隔饮食饮水的摄入等,肌酐又会慢慢增高,在下次透析前达到顶峰。

如果透析了很长时间,肌酐还总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呢?

答:①、要看一下透析是否充分:透析充分性涉及到很多方面,肾友可以在透前透后各化验一下肾功能,看看透析前后的肌酐、尿素等各是多少?如果普通透析肌酐下降在70%左右,说明透析蛮充分的。如果下降的很少,就需要找一下原因了;②、日常的饮食是否进行控制,是否存在暴饮暴食,是否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食物等;③、是否存在感冒发烧、炎症感染、劳累过度等,这些情况也会在短时间内增高肌酐。

肾病血肌酐200多要透析吗(就不要再管肌酐高低了)(2)

在透析肾友中,经常会听到:“我们已经透析了,肌酐的多少已经不重要了,不用去管它。”这样的说法,真的对吗?

虽说透析之后不用太过在意肌酐的高低是对的,但真的一点都不在意了也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

答:透析之后的肌酐涨落,可以反映残余肾功能的多少以及透析是否充分。还有一点需要大家关注的是:透析后,血肌酐的值也并非越低越好,上机前的血肌酐浓度可反映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如果上机前肌酐降低,并伴随体重减轻,且每次透析的耐受力变差,那么极大可能是出现了“透析营养不良”,这就要引起足够重视了。营养不良不仅表现为身体瘦弱、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而且还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所以说,透析之后确实不用太过在意“肌酐高”这一事实,因为肾脏功能的衰竭,导致肌酐不能及时排出,但只要肌酐水平稳定在相对固定的范围,且没有不适,那就说明肾功能、病情较稳定。但真的一点都不在意了也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就如上面说到的,与以往的多次检查结果相比较,如透析上机前肌酐浓度降下,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要引起重视,及时纠正,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需要提醒大伙的是,因为血肌酐检验全国并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医院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甚至有的医院可能会存在一些检验误差,最终出现不同医院检验结果有所差异,且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消除误差。所以建议,肾友要进行血肌酐比对最好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查,并且抽血的时间最好也相对固定,比如你每周二四六透析,可以选择每次都是周二抽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