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千古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始末)

千古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始末)

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搞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军遍及全国。据史书记载,当时大大小小的反隋势力多达百余支,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之说,李渊团伙就是大大小小的起义军中的一支。李渊在晋阳起兵,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后,李渊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即公元618年,李渊废杨侑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千古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始末)(1)

在反隋过程中,李家兄弟配合默契,但是到唐朝建立以后,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分工发生了变化,李建成主要呆在宫内协助处理政务,而李世民则是继续南征北讨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实际上当时称帝的除李渊以外,还有雄踞陇右自称秦帝的薛举,占据河西五郡自称凉帝的李轨,在洛阳称郑帝的王世充,坐拥河北自称夏帝的窦建德,据有江陵自称梁帝的萧铣,其余还有很多割据一方,势力强大的起义军,但在众多割据势力中,真正能够与唐王朝抗衡的,只有洛阳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其中尤以窦建德的势力最盛,只要打败这两支军队,其他人自然望风而降。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出关,屯于洛阳北的邙山,意图围困洛阳,王世充数次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以为郑 夏唇亡则齿寒,决定伸以援手。王 窦两大劲敌的联合,使唐军岌岌可危,李世民当机立断,决定在窦军尚未深入之前"围郑击夏",他亲率精锐 飞驰虎牢,依托虎牢天险以御敌,最终于虎牢关一战大败窦建德王世充,统一全国,功高震主。

千古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始末)(2)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李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又在李渊的偏袒下,功臣集团无罪被贬,而后李渊的猜忌愈加严重,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秦府密谋,决定发动政变,武德九年六月 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太宗即位后,于武德九年十月初一丙辰日(626年10月26日)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

千古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始末)(3)

从古至今 ,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其实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一点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玄武门之变"并不是个例,其他封建王朝也出现过类似兄弟甚至骨肉相残的事件。归根结底,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皇位世袭制中,嫡长子继承制度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弊端导致的。据统计,中国历代皇帝中,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顺利成为皇帝的,不到历朝历代皇帝总数的一半。而李世民成为皇帝后的文治武功,无疑也给后面想当皇帝的人找到了更好的理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