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1)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2)

译:孔子说:“舜可说是最孝顺的人了!他的德行,是个圣人,依他的尊贵,是个天子,他的财富,就是四海之内的天下,死后还有祠堂来祭祀他,子子孙孙永远保有道分祀祭大礼。所以最有诲行的人,一定能得到尊贵的地位,一定能得到丰厚的俸禄,一定能得到最好的名声,也一定得到长的寿命。所以,上天生养万物,一定要就它们的材质,再笃实地加工,所以可栽植的加以栽植,要倾倒的只好任它们覆灭。诗大雅假乐篇有说:‘嘉善而快乐的君子,显明的美德,既宜于抚养万民,又宜于任用官人,从天接受了天禄,上天保佑他,命他为天子,又郑重地申命他。’所以,有大德的人,一定要受天命做天子。”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3)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4)

译:孔子:“没有忧虑的人,那只有文王吧!有王季做他的父亲,有武王做他的儿子;父亲创业在前,儿子完成事业在后。武王继承了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一穿上戎装就得到了天下,自身不失有显扬天下的名声;被贵尊为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死后人们建造庙堂来祭祀他,子子孙孙永远保守这祭祀。武王晚年受命做天子,等到周才完成了文王武王的德业,以帝王名号追尊太王和王季,又用天子之礼来追祭祖先。这追祭的礼,通行到做诸侯,大夫、以及士人和平民都是一样。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却是个士人,那么父亲的丧葬就用大夫的礼,祭祀就用士人礼;父亲是个士人,儿子却做到大夫,那么父亲的丧葬是用主人的礼,而祭祀却用大夫的礼。一年的丧期,只通行到大夫;三年的丧期,却一直通行到天子;父母的丧礼,不论贵贱都是一样的。”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5)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6)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7)

译:孔子说:“周武王和周公可说是天下最通达孝道的人了!所谓的孝,是要能完好地继承先人的志向,要能妥善的完成先人的事业!每当春秋二季的祭祀时,要修饰他祖先的庙宇,陈列好祭祖的宝器,安设祖先穿过的衣裳,供奉上四季应时的祭品。

祭祀祖宗庙宇的礼节,就是要排列左昭右穆的次序;排列爵位的等第,是用来分别官位的贵贱的;排列事迹,是用来辨别才能的贤否;祭典完毕众人一起饮酒时,晚辈要为长辈斟酒,这是要使卑贱的人也有申敬的光荣;宴饮时按毛发的颜色来排定坐位,这是用来分别长幼年龄的。走到祭台前,举行祭祀的大礼,奏着祭祀的音乐,恭敬祖先所尊敬的:爱祖先所亲近的;事奉祖先就像事奉他生前一样,事奉已逝去的就像事奉活着的一样,这是孝的极致了。祭天地的礼,是用来事奉上帝的,祭祖宗庙宇的礼,是用来祭他祖先的。能够明了祭天地之礼,和禘祭秋祭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就能和看他的手掌一样的清楚了。”

孟子八则原文及翻译(翻译中庸篇五)(8)

一句话:百善孝为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