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大学教师(985高校将推出非升即走)
985211大学教师(985高校将推出非升即走)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还不疯狂发文?有限的时间里有成果要求,这就让国内期刊发表变得商业化、产量化,很无奈。实际上,“非升即走”是一种考核制度,本质就是延长了大学教师的试用期,如果没有完成合同定下的目标,高校就可以选择不再续聘老师,而这位老师也就下岗走人。有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带头,“非升即走”影响力逐渐增大,江西省甚至在2018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对教授以下的实行“非升即走”制度。其实这个制度也算是给部分高校提升了科研实力,不仅提升了科研的产出,而且还极大抬升了“非升即走”制度下的教师质量,这类老师的科研能力普遍高出普通类高校教师一大截。那这样看来“非升即走”似乎是个好事啊,为什么国内还会对它有着如此大的不满?
现在国内高校的教师处境,墙哥还算是有点了解,很多老师都在直接或者变相受着“非升即走”的约束。
但是在今年2022年10月,复旦大学校长在院士论坛上的一番话,让墙哥隐约有种感觉:未来十年里,可能会出现一种更符合国内高校现状的制度,为教师们去除不必要的压力。
“非升即走”制度不用墙哥多说各位老师应该都明白,这种东西并不是我们本土衍生,它的本质是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准聘-长聘”制度。
翻山越海的制度引进因为在西方国家取得的效果很好,增强了教师科研的主动性,提升了高校科研实力。因此在1993年,清华大学提出了“非升即走”方案,并在未来十多年里遍地开花,进入了各大“双一流”大学。
有了国内一流大学的带头,“非升即走”影响力逐渐增大,江西省甚至在2018年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对教授以下的实行“非升即走”制度。
其实这个制度也算是给部分高校提升了科研实力,不仅提升了科研的产出,而且还极大抬升了“非升即走”制度下的教师质量,这类老师的科研能力普遍高出普通类高校教师一大截。
那这样看来“非升即走”似乎是个好事啊,为什么国内还会对它有着如此大的不满?
扭曲的本质,本土不服的外来制度实际上,“非升即走”是一种考核制度,本质就是延长了大学教师的试用期,如果没有完成合同定下的目标,高校就可以选择不再续聘老师,而这位老师也就下岗走人。
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还不疯狂发文?有限的时间里有成果要求,这就让国内期刊发表变得商业化、产量化,很无奈。
而且国内现在高校职称评定体系并没有比较合适的标准,不算那么严谨,除了学术水平之外还有不少干扰因素,不能说绝对的公平。
因此这种由“准聘-长聘”制度转变而来的“非升即走”,在国内高校遍地开花后,扭曲了职称评审本来的意义,是一种还不完善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学术圈那么多人都在激烈抨击“非升即走”。
或许这就是未来改变的第一步而在今年10月,金力校长提出一流大学的发展和优秀人才输送息息相关,该怎么吸引青年学者是很关键的一步。
他向记者表示:“复旦将在青年人才学术事业起步阶段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积极帮助青年科技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并且还向众人透露,复旦会推出“非升即走”的替代计划。也就是说,只要青年科学家在行业内做得足够好,就可以留下来,是走是留不用再和死板的晋升拴在一起。
墙哥觉得,这对学术圈来说,或许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当发表论文不是科研的全部,青年教师也就不用挠破头皮发论文,绞尽脑汁申项目了。
近些年预聘制的缺点暴露得越来越多,虽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1年发布的招聘启示中,特别标注不采用“非升即走”或类似招录项目,不实行竞争性淘汰。还有几所高校也拒绝“非升即走”,可都因影响力不够,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
而复旦大学作为国内双一流高校之一,他的“替代计划”可能会是一个拐点。只不过校长说的“做得足够好”到底是什么程度,就得复旦大学的替代计划出来之后再详细讨论了。
就像1993年清华提出“非升即走”方案一样,复旦大学说不一定也会掀起另一股风潮,这个“替代计划”还是值得大家伙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