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和顾祝同谁是参谋总长(他是潜伏在陈诚)
陈诚和顾祝同谁是参谋总长(他是潜伏在陈诚)在此灰心丧气的时候,聂岳撼认识了《民主》杂志的主编——民主人士马叙伦。聂岳撼不仅是该杂志的读者,还曾以“何天”为笔名,在十月份《民主》休刊号上,发表了抨击蒋介石“双十讲话”的文章。抗战胜利后,聂岳撼怀揣国共和谈的美好愿望,以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能同意建立联合政府,不致“兄弟阋墙”。然而,蒋介石对以李公朴和闻一多为代表的民主人士的刺杀,重庆较场口惨案、南通惨案等一系列流血事件的发生,使聂岳撼明白:和平无望!聂岳撼(1917-2019),安徽当涂人。聂岳撼青少年时,正值国家衰亡,百姓流离失所之际。他目睹了中华大地的战火与硝烟,军阀割据的混乱与无序。因此,他立志要参军,重整旧山河,重建一个新中国。1937年,聂岳撼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生”。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能力出众,同时也无时不为日寇的侵略而忧心。八年抗战期间,他随部队转战全国各地,并与日军交锋数次。在这期间,国民党政
1946年7月,著名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在昆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4天后,大诗人、学者、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发表完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后,当天下午在宿舍门口被国民党军官汤时亮和李文山枪杀。
全面内战一触即发的紧张形势下,短短5天内,两位重要民主人士被刺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闻惨案”。
随后,在上海各界追悼李闻二公的大会上,邓颖超进行了简短发言:“时局极端严重,人心异常悲愤,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此时此刻,邓颖超简短而又有力的发言,重重地敲打在台下一位年轻人的心上。
谁也没有想到,他在随后的革命岁月里,几次虎口逃生,力挽狂澜,竟然从一名黄埔军校学生,成长蜕变为一名有名的红色特工!
聂岳撼(1917-2019),安徽当涂人。聂岳撼青少年时,正值国家衰亡,百姓流离失所之际。他目睹了中华大地的战火与硝烟,军阀割据的混乱与无序。
因此,他立志要参军,重整旧山河,重建一个新中国。1937年,聂岳撼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十四期生”。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能力出众,同时也无时不为日寇的侵略而忧心。
八年抗战期间,他随部队转战全国各地,并与日军交锋数次。在这期间,国民党政权和国民党军队的腐化和堕落令他印象深刻,这与他心中理想的政府、理想的军队相去甚远。
抗战胜利后,聂岳撼怀揣国共和谈的美好愿望,以为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能同意建立联合政府,不致“兄弟阋墙”。然而,蒋介石对以李公朴和闻一多为代表的民主人士的刺杀,重庆较场口惨案、南通惨案等一系列流血事件的发生,使聂岳撼明白:和平无望!
在此灰心丧气的时候,聂岳撼认识了《民主》杂志的主编——民主人士马叙伦。聂岳撼不仅是该杂志的读者,还曾以“何天”为笔名,在十月份《民主》休刊号上,发表了抨击蒋介石“双十讲话”的文章。
从此,聂岳撼逐渐了解到了革命的本质和目的,了解到许多有关解放区的情况,开始建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成为他将来敢于深潜虎穴的信心来源。
1947年初,聂岳撼经同学介绍,到南京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任少校参谋。聂岳撼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
国防部是核心部门,参谋总长办公室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在这里他能够接触到大量机密材料。很快,聂岳撼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而在以后又要经历无数次的时刻——传递情报。
1947年2月,聂岳撼的上司要他整理一份《陆军战斗序列》的材料。他发现这份材料中不仅有陆军整编师的人员,还有武器装备的数字,可以说是一份绝密文件了。
此时,想到老百姓深陷内战,全国怨声载道,聂岳撼决定:要把这份材料送交中共!可是怎么才能把材料送出去又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呢,聂岳撼一边埋头工作,一边思考。不一会,聂岳撼想到,厕所里没人监视,可以在那里把材料藏起来。
说干就干!聂岳撼趁人不备,偷偷地把《陆军战斗序列》藏在一张报纸里,走进了厕所,在厕所里把材料塞在制服里面的口袋里。
到了下班时间,聂岳撼混入人群中,佯装镇定,但手心不断地冒冷汗。他目不斜视,极力控制自己,像平常一样,最终把《陆军战斗序列》带出了单位。
回到家,聂岳撼发现自己惊出了一身汗。但他顾不上那么多,赶紧把材料拿给志同道合的好友王敏看,并向王敏坦言自己的意图。
王敏一开始吓了一跳,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决定与聂岳撼一起传递这份情报。最终,两人合作将情报传递给了马叙伦,并经马叙伦多次辗转送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手中,这份情报后来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7年秋,东北地区解放军开始进入反攻阶段,司徒雷登向华府报告,国民党在东北有大规模崩溃的可能。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为鼓舞东北军队士气,亲自前往东北。
此时,在传递过《陆军战斗序列》后,聂岳撼彻底赢得了组织信任,成为我党的一名地下情报人员。聂岳撼所在办公室的裴科长为讨好陈诚,为他编制了一份军事手册(以下称“手册”)。
巧合的是,编制这份手册的任务又落到了聂岳撼的头上。他意识到,这份手册的军事价值远远超过了《陆军战斗序列》,必须要搞到手!
难的是,这次情况与上次不同,手册是一页接一页,每一页都要经过核算、列表、打字,然后才能装订。只有列表一道工序经过聂岳撼的手,最后成册甚至可能见都见不着。这该怎么办呢?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聂岳撼突然想到,可以从打字这道工序入手。于是,他先借机与年轻打字员套近乎,打字员为人单纯,对他没有丝毫防备。
聂岳撼顺势提出:为了美化手册,最好用崭新的复写纸,打印在晒图纸上。就这样,聂岳撼得到了复写纸,上面有完整的手册,字迹相当清晰。
下班后,聂岳撼又依样画葫芦,将复写纸带回了家。接下来几天时间,这些复写纸经过了多人的传递,最后由专人抄写,送到了党组织手中。
而回到聂岳撼这边,裴科长随陈诚视察东北回来后,脸色阴沉,一进办公室就大发雷霆,厉声责问办公室人是否丢了文件。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应答。裴科长最后也只得偃旗息鼓,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就这样,聂岳撼成功在陈诚眼皮底下完成了一次情报传递工作。
此后,聂岳撼多次向我党秘密传递情报,包括1948年国民党参谋部编写的《一年来的战争总结和下一年的作战计划》,这份情报得到我中社部的来电嘉奖。
后来,聂岳撼被擢升成为国民党参谋总长的会议记录员,参与了由顾祝同主持的参谋会议,这可谓是“潜伏到敌人心脏”,他借机收集了不少重要情报,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聂岳撼先是到上海公安局工作,成为一名民警。1953年,他被调到苏北上海农场,把自己人生的20多年光阴献给了苏北农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始终牢记那些为现在的美好生活付出青春和生命的人。
他们是真正的革命战士,他们以拳拳爱国之心,为祖国的成立和党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不朽功绩,然而他们却又“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借用聂岳撼的一首诗,表达笔者心中对这些英雄们的崇敬吧:
既往何须问,扪心各自知。
清风拂劲草,暴雨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