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刘谌临死前的诗(卢谌赠刘琨书)

刘谌临死前的诗(卢谌赠刘琨书)1、因缘:由于,依据;运会:时势; 2、得蒙接事:承蒙授予职事; 3、清尘:对尊贵的人的敬称; 4、稔:一年,古代谷物一年一熟,于是称年为稔; 5、谟:谋画,策略; 6、候人:亦作“候吏”,道路上迎送宾客的官吏。尝自思惟,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于今五稔(rěn),谟(mó)明之效不著,候人之讥以彰。1、故吏:旧时属吏;从事中郎:官名,为将帅幕僚; 2、因:顺应; 3、用安静退:犹言用行舍藏,指被任用即行其道,不任用即退而隐居; 4、“在木”二句:典出《庄子》,庄子行于山中,有大木因“无用可用”,伐木者不取,出于山而舍于故人之家,有雁因“不能鸣”而被杀待客。是说木由于不成材得终其天年,而雁却以不成材死,说明远害全生之难;阙:同“缺”;不材:无用的材料;分:自己当得的本分。卷异蘧(qú)子,愚殊宁生,匠者时眄(miǎn),不免馔宾。1、卷异蘧(qú)子:辞官异于蘧子;蘧子:蘧伯玉;《论

刘谌临死前的诗(卢谌赠刘琨书)(1)

卢谌(chén):284年~351年,字子谅,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晋朝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清敏有才思,生平喜读老庄,善于写作文章。西晋末为太尉掾。永嘉之乱,洛阳陷于匈奴,卢谌浮沉于乱世,寄命于豪强。永和六年(350年),冉闵诛灭后赵,建立冉魏,以为中书监,冉闵败亡后遇害。

刘琨:270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省无极县)人。西晋时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工于诗赋,少有文名,精通音律,诗歌多描写边塞生活。后为幽州刺史段匹磾所害。

《赠刘琨书》为卢谌永嘉六年(312年)所作。据王隐(《晋书》,刘琨与作者父卢志亲善,因以作者为从事中郎,及至段匹磾领幽州牧,作者“求为别驾”,于是作书并诗与刘琨。


故吏从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谌禀性短弱,当世罕任,其自然,用安静退在木阙(quē)不材之资处雁乏善鸣之分(fèn)。

1、故吏:旧时属吏;从事中郎:官名,为将帅幕僚; 2、因:顺应; 3、用安静退:犹言用行舍藏,指被任用即行其道,不任用即退而隐居; 4、“在木”二句:典出《庄子》,庄子行于山中,有大木因“无用可用”,伐木者不取,出于山而舍于故人之家,有雁因“不能鸣”而被杀待客。是说木由于不成材得终其天年,而雁却以不成材死,说明远害全生之难;阙:同“缺”;不材:无用的材料;分:自己当得的本分。

卷异蘧(qú)愚殊宁生,匠者时(miǎn),不免馔宾。

1、卷异蘧(qú)子:辞官异于蘧子;蘧子:蘧伯玉;《论语•卫灵公》:“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是说蘧伯玉之进退;卷 :此指辞退官职,把主张保留于心中; 2、愚殊宁生:愚昧殊于宁生;《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是说宁武子为官的准则;愚:此指(为官)故作愚昧,即装傻;宁生:即宁武子,名俞,“武”是谥号; 3、眄:斜着眼睛看;此句是说“在木阙不材”而“匠者时眄”; 4、馔宾:供宾客享用;此句是说“处雁乏善鸣”而“不免馔宾”。

尝自思惟,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于今五(rěn),(mó)明之效不著,候人之讥以彰。

1、因缘:由于,依据;运会:时势; 2、得蒙接事:承蒙授予职事; 3、清尘:对尊贵的人的敬称; 4、稔:一年,古代谷物一年一熟,于是称年为稔; 5、谟:谋画,策略; 6、候人:亦作“候吏”,道路上迎送宾客的官吏。

大雅含弘,量苞山(sǒu),加以待接优,款眷(nì),与运筹之谋,宴私之欢,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其为知己,古人喻!

1、大雅:对才德高尚者的赞词; 2、薮: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 3、弥:更加; 4、款眷:爱慕眷恋;昵:亲近; 5、厕:参与; 6、绸缪:情意殷切; 7、罔:没有。

聂政殉严遂之荆轲慕燕丹之义,意气之间,靡躯不悔。虽微达节,谓之可

1、聂政: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为严遂刺杀韩国国相侠累;顾:探望,拜访; 2、荆轲: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道义,为燕太子丹西入秦而刺秦王; 3、靡躯:犹言粉身碎骨; 4、微:没有;达节: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5、庶:庶几,近似。

曰有情,孰能不怀?故委身之日,夷险已之。事与愿违,当(tiǎn)外役遂去左右收迹府朝(cháo)。

1、苟:如果; 2、委身:托身,以身事人; 3、夷险:平安和险恶;已:止,引申为不考虑; 4、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外役:指段匹磾别驾之职,对刘琨而言,故称为“外”; 5、遂去左右:指离开刘琨左右; 6、收迹:指收敛形迹;府朝:六朝以前,侯国郡守得征聘僚属,同于公府,其治所也称朝,因称“府朝”。

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墨翟(dí)垂涕分乖之际,咸可叹慨,致感之途,或迫乎

1、“本同”二句:开始同心戮力而最后分道扬镳,杨朱发出哀叹;《淮南子》:“杨子见逵路而哭之”,“逵路”指四通八达的大道,是说杨朱为路之可南可北而感慨; 2、“始素”二句:开始白色而最后变作黑色,墨子为之流泪;《墨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是说墨子为事情变化翻覆而慨叹; 3、分乖:指分离; 4、兹:此,指代上文“杨朱兴哀”、“墨翟垂涕”。

奚必临路而后长号(háo),睹丝而后歔欷(xū xī)哉?是以仰惟情 ,俯览遇,感,触物眷恋!

1、奚必:何必;歔欷:指悲泣、叹息;还是指“杨朱兴哀”、“墨翟垂涕”; 2、先:作者自谓其父,犹言先人或者先父; 3、今:是说刘琨; 4、存:生者,指刘琨与作者自己;亡:死者;兼指刘琨与自己两家父母;永嘉6年(312年),汉(前赵)刘聪犯晋阳,太原太守高乔反晋降汉,卢谌和刘琨二人的父母均为叛逆所害。

《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非尽言之器,言非尽意之具矣;况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邪(yé)?不胜猥懑(wěi mèn),谨贡诗一篇。抑不足以揄扬弘美,亦以(shū)其所而已。

1、尽言:竭尽其言;尽意:充分表达心意; 2、猥懑:犹烦怨; 3、揄扬:宣扬;弘美:犹言盛大的美德; 4、摅:表达,抒发;抱:怀抱,胸怀。

若公大惠,其厚恩,锡(cì)以咳唾之音,慰其违离之意,则所谓咸池酬于北里夜光报于鱼目,谌之愿也,非所敢也。谌死罪死罪!

1、肆:放,布; 2、遂:成就; 3、咳唾之音:指高言美音,此指希望得到回书;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 4、违离:离别、分离; 5、咸池:古乐名,相传为黄帝乐;北里:古舞曲名,殷纣乐,为摩靡之乐; 6、夜光:即夜光珠;鱼目:鱼目似珠,因以喻虚假之物; 7、望:希望,此处为奢望之意。

刘谌临死前的诗(卢谌赠刘琨书)(2)

全文:

故吏从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谌禀性短弱,当世罕任,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在木阙不材之资,处雁乏善鸣之分(fèn)。卷异蘧(qú)子,愚殊宁生,匠者时眄(miǎn),不免馔宾。尝自思惟,因缘运会,得蒙接事。自奉清尘,于今五稔(rěn),谟(mó)明之效不著,候人之讥以彰。大雅含弘,量苞山薮(sǒu),加以待接弥优,款眷逾昵(nì),与运筹之谋,厕宴私之欢,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其为知己,古人罔喻!

昔聂政殉严遂之顾,荆轲慕燕丹之义,意气之间,靡躯不悔。虽微达节,谓之可庶。然苟曰有情,孰能不怀?故委身之日,夷险已之。事与愿违,当忝(tiǎn)外役,遂去左右,收迹府朝(cháo)。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始素终玄,墨翟(dí)垂涕。分乖之际,咸可叹慨,致感之途,或迫乎兹!亦奚必临路而后长号(háo),睹丝而后歔欷(xū xī)哉?是以仰惟先情 ,俯览今遇,感存念亡,触物眷恋!

《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非尽言之器,言非尽意之具矣;况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邪(yé)?不胜猥懑(wěi mèn),谨贡诗一篇。抑不足以揄扬弘美,亦以摅(shū)其所抱而已。若公肆大惠,遂其厚恩,锡(cì)以咳唾之音,慰其违离之意,则所谓咸池酬于北里,夜光报于鱼目,谌之愿也,非所敢望也。谌死罪死罪!

译文:

故吏从事中郎卢谌,死罪死罪!卢谌天性短弱,当代很少任用,于是顺应自然,用行而舍藏。作为木,我缺乏“不材”的资质;作为雁,我又缺乏善鸣的天分。辞官而有异于蘧子;故作愚昧无知,又赶不上宁生,所以工匠时常斜视着自己,终于难免于为宾客所食。曾经自己考虑,由于机遇,得以承蒙授予职事。自从侍奉清尘,到现在已经五年,谋划高明的效验不显著,送往迎来中的讥讽日益彰明。您大雅心胸宽广,器宇包容山林数泽,加上招待极尽丰厚,款诚垂爱超过亲昵之人。让我参预运筹帏幄的谋划,厕身于家庭宴饮的欢娱,亲密无间的情意,如同骨肉之亲,那作为知己来说,古人也无法相比!

从前聂政为严遂的拜访而舍生,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道义,由于意志和气概相同,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所悔恨。即使还没有到达节的境地,也可以说差不多近似。所以,如果说人是有情感的话,有谁不仰慕怀念呢?所以从托身那天开始,就对平安或险恶不加考虑。但是情况与意愿相违背,恰又忝居他地职司,于是离开将军左右,收敛形迹于您的府朝。开始同心勠力而最后分道扬镳,杨朱也发出感叹;开始白色而最后变作黑色,墨翟也为之流泪。分离的时候,都有所感触叹息;上路的时候极尽感慨,或许就是为此所迫!只是何必面临岐路而后深深叹息,目睹染丝而后哀叹抽泣呢?所以考虑先人的情谊,接受将军的恩遇,感念生者死者,触物而深切地留恋!

《周易》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既然这样,那么书籍已经不是尽言的工具,言语已经不是尽意的器物了。何况言语有到不了尽意的程度,书籍有到不了尽言的程度呢?承受不住沉重的郁闷,恭敬地奉上诗一首。但是这不足以宣扬将军的盛大功德,只是抒发在下的胸怀罢了。假如将军大加赏赐,继续对在下施以大恩,赐以珠玉之言,慰藉我离别时的依依之情,那么所说的以咸池酬和于北里,以夜光珠回报给鱼目之赠,虽然这是卢谌的意愿,却不是卢谌所敢于奢望的。卢谌死罪死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