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西柏坡100个必读的红色故事(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首发)

西柏坡100个必读的红色故事(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首发)>“有电视剧把搬运机密材料拍成用黄包车背来背去,这不太可能,那时连黄包车都没钱雇了。”孙颙说,“为了把文件从日统区转到安全地方,共产党人绞尽脑汁,以挑担货郎走家串巷的方式,以破篮子、面粉袋为工具,甚至以偷运粮米的‘跑单帮’形式,蚂蚁搬家似的把两万件文档偷运出了租界。”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认为:“红色足迹的写作揭开了石库门的秘密,尤其是像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上海,跟它与生俱来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是有关的。” 《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开篇之作是上海作协副主席孙颙创作的《不可思议的跋涉——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的“生死时速”》。孙颙谈到,当年两万余件绝密材料屡次搬迁,是怎么惊险躲过国民党特务和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一次次在上海滩喧闹的大街上实现来来回回的大转移?这背后能挖出许多素材。比如当年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的管理者陈为人与妻子乔装成富商,将文件保存在家中。

“红色足迹——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成果——“红色足迹”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日前在浦东图书馆首发。该套丛书的创作队伍涵盖老中青,既有孙颙、叶辛、叶永烈、赵丽宏等知名作家,也有多名80后90后青年作家和网络作家。

&nbsp>

西柏坡100个必读的红色故事(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首发)(1)

■ 《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首发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的“红色足迹”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汇聚78篇红色故事,纵向上主要涵盖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横向上包括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工农运动、思想文化运动等各个领域。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认为:“红色足迹的写作揭开了石库门的秘密,尤其是像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上海,跟它与生俱来的历史记忆、红色记忆是有关的。”

《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开篇之作是上海作协副主席孙颙创作的《不可思议的跋涉——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的“生死时速”》。

孙颙谈到,当年两万余件绝密材料屡次搬迁,是怎么惊险躲过国民党特务和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一次次在上海滩喧闹的大街上实现来来回回的大转移?这背后能挖出许多素材。比如当年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的管理者陈为人与妻子乔装成富商,将文件保存在家中。

“有电视剧把搬运机密材料拍成用黄包车背来背去,这不太可能,那时连黄包车都没钱雇了。”孙颙说,“为了把文件从日统区转到安全地方,共产党人绞尽脑汁,以挑担货郎走家串巷的方式,以破篮子、面粉袋为工具,甚至以偷运粮米的‘跑单帮’形式,蚂蚁搬家似的把两万件文档偷运出了租界。”

>

西柏坡100个必读的红色故事(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首发)(2)

■ 中央文库旧址

网络作家血红是第一次创作红色题材,3000字硬生生磨了好几个月。血红表示:“上海有600多处革命遗迹,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红色文化品牌,很多人来到上海都会去红色景点瞻仰学习,这是好事。希望我们创作的红色足迹的作品,帮助更多读者了解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记起那些为了我们现今美好生活付出过、牺牲过的人。”

“每个红色遗址,都蕴含着不止一段值得后人传颂的故事。作家有责任和义务,用文学的手法去发掘、整理和写作这些故事,使人民群众通过文学阅读的途径,深入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

据悉,“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重点围绕中共革命斗争历史的轨迹,创作约400篇故事,项目丛书预计2021年7月前推出全部四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