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刻录历史变迁(刻录在名字里的雪域巨变)
用声音刻录历史变迁(刻录在名字里的雪域巨变)刻录在名字里的伟大变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藏自治区全区常住人口超过364万人,相比和平解放初期的100余万人增长2.6倍。“金珠”“霍党生”“古荣卓玛”……这些不同寻常的藏族名字,见证着时代的伟大变革,镌刻着感人至深的故事,饱含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名字,人一生最重要的社会符号。名字,又不只是符号,它往往寄托着长辈的美好期望,承载着时代的气韵芳华,印刻着时代的烙印。在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姓氏是一种特权的象征,农奴普遍没有姓氏。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农奴主的特权被废除,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开始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名字的变化就是最直接的呈现。
来源:新华网
刻录在名字里的雪域巨变
新华社拉萨5月29日电 题:刻录在名字里的雪域巨变
新华社记者罗布次仁、张京品、格桑朗杰、王泽昊
名字,人一生最重要的社会符号。名字,又不只是符号,它往往寄托着长辈的美好期望,承载着时代的气韵芳华,印刻着时代的烙印。
在封建农奴制的旧西藏,姓氏是一种特权的象征,农奴普遍没有姓氏。
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后,农奴主的特权被废除,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开始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名字的变化就是最直接的呈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藏自治区全区常住人口超过364万人,相比和平解放初期的100余万人增长2.6倍。“金珠”“霍党生”“古荣卓玛”……这些不同寻常的藏族名字,见证着时代的伟大变革,镌刻着感人至深的故事,饱含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刻录在名字里的伟大变革
“我的名字叫金珠,藏语意思是‘解放’,和我年龄相仿的人里,名字中有‘金珠’的并不少见,因为这两个字见证了西藏这片土地的新生。”
63岁的金珠是拉萨市达孜区帮堆乡林阿村人,回想起父母在世时讲述的家庭过往,不觉湿了眼眶。“在旧西藏,我的父母都是农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我的两个哥哥生病后得不到及时医治,在襁褓中便夭折了。”
“是共产党、解放军解放了西藏,通过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第一次拥有了土地、牲畜和生产资料,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金珠说,“父母给我起名金珠,我想是为了让我铭记西藏解放、农奴翻身的历史,表达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连姓氏也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是旧西藏社会与财富地位的象征。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次仁平措介绍说,农奴主和高僧活佛把领地和封号冠在自己的名字前,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地位,如“霍康”“拉鲁”等;而农奴取名字却很随意,有的甚至取“吉加(狗蛋)”“帕加(猪屎)”等贱名来避邪,希望孩子好养活。
西藏和平解放后,用名字来铭记伟大变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成为一种流行。
次仁平措介绍,除了“金珠”,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玛(红旗)”“拥军”“卫军”等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名字出现在雪域高原,这类似新中国成立后“建国”“爱华”等饱含爱国情怀的名字在全国流行。
西藏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带动高原人民思想的解放,也传导至百姓名字的变化。
千百年来,藏族群众习惯于请活佛或高僧为孩子取名,祈求健康平安。许多请不起活佛取名字的家长便以出生日期、自然万物给孩子取名,如“达瓦(星期一)”“次松(初三)”。
如今,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西藏家长不再前往寺庙,而是自主为孩子取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有的为了规避重名,选用生僻且有内涵的汉字,如名字“柑丹鸯琦”,规避了藏族人名常用汉字“甘”“央”。
次仁平措还说,过去,西藏医疗水平比较低,婴幼儿死亡率高,人均寿命只有35.5岁,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取名“次仁(长寿)”。 如今,西藏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叫“次仁”的人不像以前那么多了。
表明家族身份的姓氏也逐渐走进普通藏族百姓的家。例如,拉萨市民强巴夫妇将强巴作为自己的姓氏,一儿一女分别叫作强巴旺堆和强巴曲珍,来表明“强巴”这一家族的传承。
刻录在名字里的团结佳话
在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43岁的巴桑早早等在幼儿园门口接儿子放学。“党生,爸啦(父亲)在这!”巴桑亲切地呼喊着儿子。
人们常常好奇地问巴桑和他的妻子曲德:“你们为什么给孩子起了一个汉族名字?”每被问起,5年前那些惊心动魄的画面便浮现在巴桑的脑海里。
巴桑的老家那曲市双湖县,是全国海拔最高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约为平原的40%。
2017年8月底,在双湖县人民医院,曲德突然腹痛。“医生说孩子的胎位不正,母子可能都会有生命危险,让我们立即去拉萨进行剖宫产。可这里离拉萨大约700公里,路程这么远,要是半路中出问题了可咋办啊。”巴桑当时心急如焚。
正巧,中石油援藏医疗队在双湖开展义诊活动。闻讯后,他们马上成立手术队,由妇产科医生霍志平主刀。为了避免因缺氧影响动作的精准性,他们边吸氧边手术。
手术进行了一个半小时,母子平安。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拔5000米以上开展剖宫产手术。
看着刚出生的孩子,巴桑喜极而泣。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们决定让孩子随主刀大夫霍志平的姓,取名霍党生。
第二天,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的桑吉卓玛也接受了霍志平大夫主刀的剖宫产手术,孩子取名霍油生,以表达对中石油援藏医疗队的感激之情。
“霍大夫就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我们希望孩子永远不会忘记。”巴桑哽咽地说。
类似霍党生、霍油生,不少家庭融合藏汉特色为孩子起名,成为高原人名中的美谈。
来自陕西省安康市的李吉祥与夫人白玛央吉,为儿子取名为李熙嘉措。“我们为孩子起一个融合藏汉特色的名字。‘李熙’发音与藏语‘益西’相近,有‘智慧’之意,刚好也带‘李’字。而‘嘉措’,是比较常见的藏族名字,有‘大海’的意思。”李吉祥说,孩子的名字既有特色也有深意,全家人都很喜欢。
刻录在名字里的时代记忆
今年4岁的古荣卓玛,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一场跨越上千公里、改变家族命运的搬迁。
古荣卓玛的老家在藏北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距离拉萨市1197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海拔恶劣的气候,让古荣卓玛的父亲仁增和母亲嘎玛德措双双患上了痛风病,指关节、腿关节严重变形,他们的孩子也因为环境恶劣等原因相继去世。让下一代健康地活着,是仁增最大的愿望。
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的正式实施,让仁增一家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2018年6月18日,仁增一家跨越上千公里,搬到了海拔3800米的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镇。免费入住150平方米藏式新居的第二天,小女儿降生了。
“女儿太有福气了,生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嘎玛德措嘴里反复念叨着。
为了纪念这次改变一家人命运的迁徙,也为了祝愿小女儿平安健康,仁增夫妇给孩子取名“古荣卓玛”。“古荣”,是他们的新家,代表着新的开始。而“卓玛”的意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仙女”的意思,嘎玛德措特意解释道:“名字里的‘卓玛’是‘跟着妈妈走’的意思,全名意思是‘走,跟着妈妈去古荣’。我们想让她记住,母亲给了你生命,而这次搬迁改变你的命运。”
这种以名铭记重大事件的故事,在雪域高原并不少见。1960年把五星红旗首次插上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英雄贡布老人,就为其3个孙女分别取名为珠穆英超、珠穆雍措、珠穆玉妮。
从姓氏只属于贵族的特权,到名字被千家万户赋予美好的愿望,再到凝结着民族团结寓意以名铭记的故事广泛流传——西藏人民名字的变化,犹如一部微观史,刻录着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