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郓城县戏曲之乡(戏曲之乡鲁西南)

郓城县戏曲之乡(戏曲之乡鲁西南)菏泽地方戏曲具有鲜明的特色。大平调唱腔表演粗旷豪放,刚劲有力,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更见优美。一些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两夹弦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深受妇女和老年人的喜爱。枣梆唱腔即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旦角花腔,真假嗓结合,十分动听。大弦子戏表演“脚蹬锣,手按镣”,打斗时多使用真枪真刀,充分表现了鲁西南人的性格。柳子戏《孙安动本》剧照马金凤大师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春节期间,较大的村庄和集镇都会搭台唱戏。群众听戏之风盛行,每当听说哪个地方要唱“大戏”,十里八乡的农民便早早吃完饭,扛着板凳,风风火火地来到戏台前。“不吃馍,不喝汤,也得听听山东梆儿”这句顺口溜就说明了鲁西南人对听戏的喜爱。菏泽比较流行的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曲剧、花鼓丁香等等。早在明末清初,鲁西南的戏曲活动就已十分普遍,1760年成立的“大姚班”,

文/臧登华

本人鲁西南人士 家乡隶属于山东菏泽。鲁西南包括济宁 菏泽 聊城南部 泰安西南等地区 该地区同山东其他地区方言风俗习惯有些差别 口音有些类似河南口音 也叫做鲁西南方言吧。同样 鲁西南人特别喜欢豫剧 大街小巷全是梆子腔 如果你到我们那里去呆几天 保管你天天听到梆子腔。发丧时是少不了唱几段的 就连串乡的小贩 也是拿着个喇叭 一遍遍的抬花轿 或者对花枪 再不就是刘忠和的大红脸打金枝。到菏泽市区去 发现同样不例外 一个音像店正在播放打金枝 吸引了一群观众。一到春天 各地庙会上 都有专业剧团演出 经常演出的也就是穆桂英挂帅 或者卖苗郎 或者诸葛亮吊孝 或卷席筒 或三子争父 或者斩黄袍 辕门斩子等等吧。

郓城县戏曲之乡(戏曲之乡鲁西南)(1)

豫剧《抬花轿》剧照

鲁西南人唱豫剧的水平也不低于河南人 五大名旦 有两个是鲁西南人 马金凤和崔兰田大师系曹县人士;豫东红脸王刘忠和也是曹县人,河南梨园春五年争霸赛总擂主孙红雁也是地道山东鄄城人 河南梨园春明星擂主张曼家乡是单县。可见山东豫剧的水平实在高,本人上学时 班上音乐课竟然教了段刘大哥讲话。鲁西南人爱豫剧也不是没有道理 据说本地区的地方戏为山东梆子 有曹州梆子之分 起源同河南梆子 同豫东调 祥符调 沙河调关系极为密切.但凡听过的人都知道其实和豫剧没什么两样; 枣梆这个剧种就起源于菏泽,但现在学唱这种戏的人不多,几乎到了频临绝迹的边沿。菏泽当地普遍流行的地方戏曲还有二夹弦、大平调、四平调、曲剧、坠的、鱼鼓等等,可谓名副其实的戏曲之乡。但也因此没有受到山东省政府的重视 致使这些优秀剧种有的处灭绝状态 我就没有看到过山东梆子的演出 据说山东梆子剧团大部分改名为豫剧团了。

郓城县戏曲之乡(戏曲之乡鲁西南)(2)

马金凤大师

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春节期间,较大的村庄和集镇都会搭台唱戏。群众听戏之风盛行,每当听说哪个地方要唱“大戏”,十里八乡的农民便早早吃完饭,扛着板凳,风风火火地来到戏台前。“不吃馍,不喝汤,也得听听山东梆儿”这句顺口溜就说明了鲁西南人对听戏的喜爱。

菏泽比较流行的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曲剧、花鼓丁香等等。早在明末清初,鲁西南的戏曲活动就已十分普遍,1760年成立的“大姚班”,名伶荟萃,具有很高的声誉。后来成立的“大兴班”、“长生班”、“洪兴班”、“义盛班”、“双盛班”等,都培养了大批的名艺人。1959年,菏泽两夹弦剧团为毛泽东同志演出了古装戏《三拉房》,之后又进京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柳子戏《孙安动本》还被摄制成电影。前些年创作的大平调现代戏《张三李四》、《柴学进》也在山东省引起强烈反响。

郓城县戏曲之乡(戏曲之乡鲁西南)(3)

柳子戏《孙安动本》剧照

菏泽地方戏曲具有鲜明的特色。大平调唱腔表演粗旷豪放,刚劲有力,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更见优美。一些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论听还是大平调。”两夹弦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深受妇女和老年人的喜爱。枣梆唱腔即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旦角花腔,真假嗓结合,十分动听。大弦子戏表演“脚蹬锣,手按镣”,打斗时多使用真枪真刀,充分表现了鲁西南人的性格。

另外,曲艺在菏泽也是一大门类,有山东琴书、花鼓、大鼓、坠子、落子等10多种。这些曲种,不断改造提高,推陈出新,形成了戏曲舞台上百花齐放、繁荣似锦的局面。

郓城县戏曲之乡(戏曲之乡鲁西南)(4)

山东琴书演出现场

罗嗦了这么多 恐怕外地人还是无法体会鲁西南人对戏曲的感受 但是但凡鲁西南人大概听到豫剧就会有回到家乡的感觉 每人恐怕都会有自己的戏曲体会。

(欢迎关注头条和微信公众号“伊洛淙淙”,查看更多原创童年趣事、故乡轶闻、读书偶得、身边美景。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特别致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