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赵永生:中共创始人赵世炎 26岁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
革命烈士赵永生:中共创始人赵世炎 26岁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1920年,赵世炎远赴法国留学深造,他在法国读书期间勤工俭学,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祖国。1921年,赵世炎与张申府、周恩来等人在法国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与此同时,陈独秀、李达、陈望道等人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长沙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尽管赵世炎当时年纪还小,但他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却非常高,他还对当时中国青年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还揭露了封建家庭,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思想束缚和毒害。在赵世炎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是“最公道,最平等,无军阀、财阀,无种族界、国界经济上固然好,道德上尤其好”的社会制度。从此,赵世炎开始非常积极地参加爱国运动和革命活动。赵世炎,1901出生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他从小
赵世炎烈士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革命精神是不朽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近现代时期,革命先辈们为挽救濒临分崩离析的中国,不断尝试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希望通过革命来使国家强大起来。为革命事业,无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14岁参加新文化运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主张中国应该实行社会主义,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工作,此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
自晚清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军民一直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尽管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始终未改变中国的现状。革命的果实遭到窃取,成千上万的民众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接受过新思想的中国人,开始寻找另一条革命的道路。
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且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得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赵世炎在李大钊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少年学会,并在此期间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熏陶,社会主义的思想概念在他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
孩童时代赵世炎,1901出生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他从小家庭条件还算比较优越,父母把他看成是家里的希望。他4岁进入私塾念书,师从日本宏文师范学校毕业的陈德元,老师陈德元还曾担任过酉阳县令,但他接触过新思想,并非思想顽固之人。赵世炎的思想启蒙便源自于此,陈德元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让他格外向往外国,并对先进思想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私塾念书期间,陈德元非常喜欢聪颖的赵世炎,并鼓励他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学问。11岁时,赵世炎进入龙潭高级小学读书,他的地理老师王勃山是同盟会的成员,他在此期间受到反帝反封思想的影响。王勃山经常给学生们讲帝国主义欺压中国的时期,当他讲到中国香港被割让,九龙、澳门被列强强行租走,中国的领土被肆意瓜分,大好河山支离破碎时,赵世炎受到老师爱国主义情绪的感染,经常跟着一起痛哭。
赵世炎面对帝国主义的欺辱,他怒目切齿,下课后反复高唱岳飞的《满江红》。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赵世炎果断剪掉头上的辫子,决心与清朝的统治者彻底决裂。随后赵世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在读书期间,赵世炎受到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的影响,还结识了李大钊等人,革命思想的种子悄悄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
尽管赵世炎当时年纪还小,但他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却非常高,他还对当时中国青年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还揭露了封建家庭,旧的教育制度对青少年的思想束缚和毒害。在赵世炎看来,只有社会主义是“最公道,最平等,无军阀、财阀,无种族界、国界经济上固然好,道德上尤其好”的社会制度。从此,赵世炎开始非常积极地参加爱国运动和革命活动。
1920年,赵世炎远赴法国留学深造,他在法国读书期间勤工俭学,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祖国。1921年,赵世炎与张申府、周恩来等人在法国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与此同时,陈独秀、李达、陈望道等人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董必武、陈潭秋等人在武昌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长沙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领导革命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与革命先辈们一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并最终于1921年7月1日正式创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赵世炎早期一直担任中央执委会书记,后来和陈延年、王若飞等带领一大批青年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深造。
1924年,赵世炎应李大钊的要求回国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等职务,并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各省的斗争。此时赵世炎已经从一个稚嫩的少年,蜕变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领导人。“五卅惨案”发生后,赵世炎领导和组织民众和学生们进行游行、罢工、罢课,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工作。他还组织过多次工人大罢工,使得北方地区的声援活动和群众斗争连成一片。
面对帝国主义的屠杀和进攻,赵世炎主动提出,号召社会各界群众发扬“五卅精神”,联合起来,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25岁时,赵世炎和邓中夏、刘少奇、李立三等人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工作,并针对蒋介石的反动阴谋进行尖锐的警告。
在《最近国民党中央全体会议之意义》上,赵世炎揭穿了蒋介石的反动阴谋,并警告蒋介石:“反革命要杀共产党,革命者必须认清形势。”此时的赵世炎已经清楚看到右倾错误开始危害中共的革命,他说:“帝国主义者见着我们这种情形,真正高兴,我们算是中了他们的奸计了。”当时赵世炎的革命思想主张,成为了革命运动的指导方针之一。
蒋介石对赵世炎所发表的言论痛恨不已,并开始酝酿一场反革命武装政变。1927年3月21日,赵世炎、陈独秀、周恩来等人领导和指挥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赵世炎和周恩来亲自带着150支枪的工人纠察队,冲锋陷阵,向着直鲁联军发起进攻,最终赢得胜利,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一个月后,赵世炎出席中共五大会议,并被选为中央委员,而后继续回到上海领导革命斗争。
英勇就义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赵世炎不畏惧危险,坚持在上海领导革命斗争。7月2日,国民党的警探根据已经叛变了的省委秘书长的供词,将正在住所休息的赵世炎抓捕。7月19日,赵世炎在狱中吃完早饭,整理好一件半新的旧西装,系好领带,扣好纽扣,从容地好像是去赴宴一般,走到牢门口,回过头来与战友们点头告别。
一出牢房,赵世炎就高呼:“共产主义万岁!打到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行刑人员看到赵世炎在死亡的路上还是如此镇定,如此神采奕奕,还听到他英勇的口号声,不禁为之颤栗。面对刽子手,赵世炎丝毫不畏惧,他大喊道:“砍,拿刀砍!”
一代英豪,党的好儿子赵世炎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为了中国的未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赵世炎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砍头杀害,年仅26岁。赵世炎牺牲后,聂荣臻称赞他,说:
“对党、对事业无限忠诚,工作中深入群众,生活上艰苦朴素,对敌斗争奋不顾身,对同志坚持原则而又热情可亲,赵世炎通知是一个高尚的共产主义者。”
值得一提的是,赵世炎的外甥后来还担任过新中国的国务院总理。赵世炎的五妹赵君陶也投身于革命事业,并且她与丈夫李硕勋育有一子李鹏。李鹏受到父母的影响,从小立志投身革命事业,长大后一直参加革命工作,直到1987年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赵世炎一家皆为英豪,兄弟几人及子女都投身革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纪念革命斗士赵世炎同志,酉阳县政府还将学校的班级命名为“赵世炎班”,龙潭镇还修建有赵世炎纪念馆,邓小平同志还亲自为赵世炎的故居和烈士铜像题字。热血男儿为国为民,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不畏惧牺牲,用鲜血铺出一条走往新中国的大路。
谨以此文纪念赵世炎同志,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