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学育儿(如何教出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如何学育儿(如何教出别人家的孩子)1、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精彩内容吧,我将会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本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类书籍,书中介绍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这个观点,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详细的介绍了解决办法,来帮助我们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与子女共同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本书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所著。他们都是美国“明日之星”学校的教师,主要从事家长的教育,通过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解决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找到父母和子女愉快相处之道。
2021年4月,江苏发生了一起令人惋惜的事件,一位14岁的男孩在家中与母亲发生争吵,一时情绪激动,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而事件的起因,仅仅只因为母亲接受不了孩子成绩平平,写作业时又不认真,一时情急将孩子的作业本撕掉,并在争吵时口不择言,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面对此类事件,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不禁深思,是孩子们的承受能力太弱?还是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缺失?面对越来越有独立意识的年轻一代,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本书或许会帮我们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类书籍,书中介绍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要解决子女的问题,得先解决父母的问题”这个观点,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详细的介绍了解决办法,来帮助我们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与子女共同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书是三位美国教育专家赛西.高夫、戴维.托马斯、梅丽莎.切瓦特桑所著。
他们都是美国“明日之星”学校的教师,主要从事家长的教育,通过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解决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找到父母和子女愉快相处之道。
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精彩内容吧,我将会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本书的要点。
1、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要点: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在家庭教育中,为什么有的父母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子女?而有些父母却往往事与愿违。
这到底是父母的问题还是子女的问题?难道是因为不够爱吗?难道爱也有错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在家庭教育中爱没有错,只是我们进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而已,而我们所认为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父母教育孩子,很多时候是出于害怕,而不是因为爱。父母害怕孩子在离开自己身边后会受到伤害,害怕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于是无微不至地去照顾他,而忽略了锻炼他的动手能力,于是出现了生活不能自理没有主见的巨婴、妈宝男。
还有的父母害怕孩子走自己小时候走过的弯路,而错失良机,于是替孩子做着一个又一个决定,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结果孩子遇事没有主见、自卑。
说到这里你可能还是没办法区分哪些是出于害怕,哪些是出于爱。
简单来说,出于爱的教育,父母也会害怕,但父母会在害怕的同时,适时地放手,给孩子更多的信任。
担心孩子走弯路,父母会告诉孩子可能会遇到的状况,有哪些好的建议,但不会干涉孩子的决定,即便孩子还是失败了,帮助他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继续尝试,这才是出于爱的教育。
第二个误区: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你小时候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被父母理解,在父母的身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于是大脑里想像着,如果有一天你为人父母,你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
事实如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小时候希望拥有的东西给现在的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需要。
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更多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希望子女可以延续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第三个误区:忽略了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元素——陪伴。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了工作,难得碰到一个节假日终于可以陪陪孩子,也是手机电话不断。
而那些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所谓的陪伴也只是在周末、节假日陪着孩子辗转在各大补习班和兴趣班之间。
他们忽略了陪伴的重要性,陪伴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还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快乐并充满正能力。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在他性格、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刻,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
以上便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三个误区,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我们所说的孩子问题,其实追根究底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在想着改变孩子之前,更应该做的是先改变自己。
2、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们接着来说第二个要点:改变孩子,从改变自己开始。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孩子问题,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所以想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概括的讲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做出改变。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任何时候都不要贬低孩子。父母总会有个误区,认为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孩子以后会理解的,现在闹些情绪很正常,却没有想过是否会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影响。
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朋友当年代表学校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比赛要求参赛选手统一穿学校订制的服装,朋友的母亲认为衣服不好看,而换了其他的服装,虽然这次比赛朋友获得了好的名次,但她却并不开心。
事隔多年说起来,朋友还印象深刻,说当年就因为服装不同,让她成为了场中的焦点,备受煎熬,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别人的注视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光着急可解决不了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犯错时,接纳他们的坏情绪,不要妄下结论,认真地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并尊重孩子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贬低孩子,要多些鼓励。
歌德说过:“有错必纠是对的,但鼓励他人上进的效果更好”。鼓励不仅可以拉近我们和孩子心与心的距离,给失去信心的孩子注入活力,甚至还可以创造奇迹。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父母有个惯性思维,喜欢从自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其实父母更应该做的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他们的眼睛去看世界,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父母陪他一起玩,而不是站在旁边当个观众。可父母呢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证明自己是情非得已,比如工作很忙、太累了、不想引人注意、一起玩很傻等等。
孩子从哇哇落地到长大成人,会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其中3岁、6岁、12岁就是分水岭,如果错过这三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孩子的很多问题在后期就很难改变。
所以,父母应该放下那些顾虑,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孩子眼里的世界,了解孩子真实的需求,并主动和孩子一起玩耍,去积极参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其实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去改变自己,父母需要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们需要尊重、需要理解、需要陪伴、需要爱。
3、与孩子共同成长,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下面我们来说说最后一个要点:与孩子共同成长,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一再地强调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事实上,父母与子女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
我们之所以成为父母,不是为了去书写孩子的人生,而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去摸索、去探寻,在我们感受迷惘、经历心痛之后,还能重拾希望,为人生增添无限的可能性。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有机会与孩子共同进步、长大、成熟。
纪伯伦在《先知》一书中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白孩子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就像纪伯伦所说的,我们给予孩子满满的爱就对了。
这里所说的“爱”,是要我们全身心地相信孩子,承认孩子的与众不同,要相信自己家的孩子就是最好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要用我们的心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擅长的领域里,他就是最棒的。不仅要相信,还要让孩子感受到爱。
除了爱,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孩子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
书中提到两个真正长大的标志:(1)发现生活并非按照我们所预想的那般运作 (2)发现我们并非按照自己所计划的那般生活。
乍一看,有点儿人生无常、世事莫测的味道,其实这两个标志,意味着想开了,不再执着地对自己无力做到的事情耿耿于怀。也就是说父母学会放开手脚去爱孩子,欣赏孩子,不再纠结于“如何做才会让孩子成功”等问题。
孩子长大成人是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宝贵,不只对孩子,对父母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丹.阿兰德在书中指出,养育子女其实也是父母长大的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以及转变人生的过程。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三个要点,与孩子共同成长,尊重个性差异,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让我们来简单做个总结吧:
首先,我们说到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三个误区,我们所说的孩子问题,其实追根究底更多的是父母的问题。在想着改变孩子之前,更应该做的是先改变自己。
其次,我们从两个方面去阐述了如何去改变自己,分别是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任何时候都不要贬低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们说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书写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