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得不到的就更加爱(得不到爱就更加爱)
什么叫做得不到的就更加爱(得不到爱就更加爱)你很好,你值得被爱,你不应该被伤害。当她知道父母有不容易的遭遇时,立马变成同情和原谅,会觉得自己太幼稚。她受到伤害时,会给自己找许多理由去理解和包容父母的过错。“不管怎样,她至少给了我生命”;“无论如何,她至少没缺我吃喝,把我养到大也很辛苦”。从小被最亲近的家人严厉的管教,却听不到鼓励与肯定的话语。更从来没有人温柔地告诉洁洁: 就好像是心里面有个大洞,从来没有人填满过,一直都是空空的。
缺爱的女孩容易爱上两种人:
一是温和善良对自己无条件付出包容的男人。
二是有问题的坏男人,心理学上说是渴望对父亲的改造。即使明知道不适合,遍体鳞伤,依然不愿意放弃烂掉的关系。一边狂热地热爱生与美好,一边主动拥抱黑暗与疼痛。洁洁的成长环境中,她的父母缺失了对儿童自然天性的珍视与爱护,也缺失了对人生起伏的理解与支持。
就好像是心里面有个大洞,从来没有人填满过,一直都是空空的。
当她知道父母有不容易的遭遇时,立马变成同情和原谅,会觉得自己太幼稚。她受到伤害时,会给自己找许多理由去理解和包容父母的过错。“不管怎样,她至少给了我生命”;“无论如何,她至少没缺我吃喝,把我养到大也很辛苦”。从小被最亲近的家人严厉的管教,却听不到鼓励与肯定的话语。更从来没有人温柔地告诉洁洁:
你很好,你值得被爱,你不应该被伤害。
长大后,她像孩子一样特别渴望人的夸赞;朋友圈发很多动态,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评论和点赞。这就导致洁洁在恋爱当中非常自卑,她非常害怕,害怕对方会不喜欢她。她时刻提醒自己:“一旦对方不喜欢她了,她就没有价值了,她需要肯定。”她不断的讨好着男友,讨好着她周围的人,她以为只要不断的讨好他们,她就能够拥有他们的喜欢。
别人给颗糖,她就觉得这是爱。所有正常的付出,都把它看得很珍贵。有多少孩子终其一生,都在无时无刻同父母家庭留下的畸形烙印做斗争。再难也要学会爱自己缺爱环境长大的女孩子,缺少的已经不是某一份爱意,而是与正常人交流的能力。她们在对“爱”的渴求中沉浮,却忘记了只有先爱自己才能遇到真的爱。而“爱自己”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能力啊。
塞林格在他《破碎故事之心》中写道:“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最明显的一点是,缺爱的女孩子她们极度缺乏安全感,很难能独立内心。她们不喜欢撒娇,不会卖萌,好像总是很懂事,不需要家人多操一份心,什么事情都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其实她们内心渴望被纵容,被宠爱,希望自己也能够轻易地说出俏皮话,简单快乐,恣意明亮。
大多数的她们对大人的决定没有反对权,必须执行,不能违逆。不可以耍小脾气,不可以说不喜欢,永远都是父母口中懂事的小孩。但她们的父母不知道,她有她的想法,她想要被倾听,想要被尊重。白日里受的委屈,变成深夜里默默的眼泪、打湿的枕巾以及蜷缩的身体。她们真懂事,可是,她们一点也不想懂事。她们想要被呵护,被宠爱。可以使小性子说不,可以在爸爸妈妈的怀里撒娇。
而不是在家中,站在一旁,像一个过客,笑着摇摇头说:不用了,我很好,一点也不难过。她们羡慕同学有恩爱、开明的父母,每一次同学们的眼睛里的光芒,都照得她很自卑。她们羡慕那些在爱里长大的小孩,他们都沐浴着阳光,喜怒哀骂都那样飞扬。她们觉得自己很灰暗,配不上任何人的喜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