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对于未知的恐惧心理(多数愤怒的真相是恐惧)
心理学上对于未知的恐惧心理(多数愤怒的真相是恐惧)内心就会形成自己不够可爱、不配爱和不值得爱的虚弱感。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乖巧、懂事本身就意味着,思想不被尊重,感受总被忽略,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这种美德在孩子的教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孝顺和听话更是成为团宠。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上一代父母把培养出乖巧懂事的孩子,默认成了衡量教养成功与否的标准。所以才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诞生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秋日生活打卡季#
愤怒或攻击行为只是一种假象,只是用来防御“恐惧得不到爱而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忠、孝、仁、义、礼、智、信作为大中华的传统美德,被浇筑在了我们每个国人的血液里。
这种美德在孩子的教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孝顺和听话更是成为团宠。
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上一代父母把培养出乖巧懂事的孩子,默认成了衡量教养成功与否的标准。
所以才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的科学心理学诞生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乖巧、懂事本身就意味着,思想不被尊重,感受总被忽略,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
内心就会形成自己不够可爱、不配爱和不值得爱的虚弱感。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选择、我自由、我快乐。
人的一生,如果只是听话照做,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华大基因的CEO尹烨也说:科学的进步就是要下一代不要听上一代的话。
当我们无条件地选择听话和顺从时,实际是折断了探索和创新的翅膀,失去了创造力。
试问,这样的听话和顺从,如何让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当然了,一定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否则,历史的精华被泯灭,这样的创新就成了破坏。
佛学称:心的本质是攀缘。
这句话是说:我们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忙着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
攀缘没什么,但是我们只会按照自我固有的逻辑去攀,这才是问题所在。
按照内心早有的幻象去攀缘,注定无法和事物发生真实的连接,也就没有情感可言。
攀缘的方式,用心理学术语来讲,就是投射与认同。
我和你攀缘时,会将自己心中的某些事物投射出去,如果你认同了,这个攀缘就成功了,我就和你建立了一个自己内心习惯的关系。
如:有这样一个中年女人梅森,自我内心非常虚弱,面对家庭,既没有把握,又没有力量。
更严重的是很讨厌自己的这份虚弱,于是就通过理直气壮的指责方式,把这份虚弱投射到先生身上。
此刻,先生如果认同了她的这份投射,就会立马产生虚弱感,认为自己好像真的很不行。
然而,先生偏偏不中招,却用同样的方式回击,全程不谈自身问题,只是竭尽全力,把责任全部推到她的身上。
这样一来,丈夫道理讲得越漂亮,她就会越愤怒,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真的很差劲。
于是,彼此在来回不停地投射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模式。
结果就是火气越来越大,说话愈加难听。
而“火气大”直接说明了彼此的投射都很成功。
通过指责,把这种虚弱感投射出去,等对方认同后,就会产生这份虚弱;
然而,彼此都不喜欢这种虚弱感,在来回不停地回击中,彼此不断产生新的虚弱感。
严重情况下,甚至让人产生想死的念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是大多数愤怒之所以会产生的道理。
然而,我们的愤怒却只是一个假象,是为了防御真相而制造出来的假象。
后来在咨询中,咨询师问梅森,这种愤怒产生之前,还有别的感受或情绪产生吗?
她按照咨询师的引导,细细觉察后,便会发现,在这一情绪感受或看法产生之前,还有其他的感受。
在心理学上,那个在第一时间产生的感受,被称为“原初感受”。
找到它,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了。
其他的情绪、感受或想法,多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防御这个“原初感受”的。
于是,梅森,静静地体会自己的感受后,发现,对先生产生愤怒前,她内心有一种恐惧--担心先生不再爱自己。
本来是担心先生不爱自己,却瞬间将这种担心转化成愤怒;
本来是渴望关系的亲近,却立即转化成了疏远。
表面矛盾的心理转变,真相却是渴求爱而又担心得不到的虚弱感。
所以,世界上的许多愤怒或攻击行为,尤其是亲密关系间的,都是一种假象,是用来防御“恐惧得不到爱”而制造出来的。
因为在乎,所以才会抓得更紧。因为缺失,所以才会更想得到。
如同手握流沙,反而流失更快。
所以当我们觉察到内心的虚弱时,一定要去积极的自我疗愈。
当内在自我丰盈后,关系中的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强大和独立,既不会患得患失,还会有多余的能力去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