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海战阿根廷巡洋舰被击沉(1982年英国狙杀阿根廷巡洋舰)
马岛海战阿根廷巡洋舰被击沉(1982年英国狙杀阿根廷巡洋舰)阿海军33艘舰只中,主要战舰是一艘1.5万吨的航空母舰“五月二十五日”号、1艘“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3艘导弹护卫舰等。这些军舰主要问题是设备陈旧,缺乏现代化的反潜设备,因此,英军“征服者”等潜艇进入马岛海域后,阿海军再也不敢随便活动,唯恐遭到打击。“征服者”领受任务后,立即开始在阿根廷沿海海底进行作战巡逻。这就大大限制了阿海军的作战能力。阿军4月2日夺取马岛后,英国战时内阁很快就做出决定,在北大西洋海底执行战略任务的核潜艇紧急赶赴南大西洋执行作战任务。于是,“征服者”号马上中止日常活动,于5日启程南下。12日,“征服者”核潜艇和其他4艘潜艇终于进入马岛战区,英国立即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进行海上封锁。言外之意,核潜艇随时可对阿军水面等目标进行攻击。这给阿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22日,英国海军两艘航母率领的特混舰队赶到,英国宣布对马岛进行海空大封锁。根据安排,英军海
马岛之战中,英海军排水量4000吨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在隐蔽跟踪了阿根廷万吨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后,终于趁机发射了两枚鱼雷,击沉巡洋舰,开创人类历史上核潜艇实战的先例。
1982年5月1日,南大西洋。
这天是国际劳动节,是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人民喜气洋洋,载歌载舞,欢庆佳节。然而,在我们地球的南大西洋,却是阴风怒吼,恶浪滔滔,两军对垒的阿根廷和英国军队,为了马岛的主权,调兵遣将,杀气腾腾。
这时,一个钢铁般的大“鲨鱼”正在马岛附近海域游弋。这就是英国最先赶到的一艘核潜艇“征服者”号!
阿军4月2日夺取马岛后,英国战时内阁很快就做出决定,在北大西洋海底执行战略任务的核潜艇紧急赶赴南大西洋执行作战任务。于是,“征服者”号马上中止日常活动,于5日启程南下。
12日,“征服者”核潜艇和其他4艘潜艇终于进入马岛战区,英国立即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进行海上封锁。言外之意,核潜艇随时可对阿军水面等目标进行攻击。这给阿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22日,英国海军两艘航母率领的特混舰队赶到,英国宣布对马岛进行海空大封锁。根据安排,英军海空封锁线分多个层次,其中,核潜艇和常规潜艇及海上巡逻机负责外层封锁,阻止阿军军舰离开基地或军港,防止阿军军舰进入封锁区。
“征服者”领受任务后,立即开始在阿根廷沿海海底进行作战巡逻。这就大大限制了阿海军的作战能力。
阿海军33艘舰只中,主要战舰是一艘1.5万吨的航空母舰“五月二十五日”号、1艘“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3艘导弹护卫舰等。这些军舰主要问题是设备陈旧,缺乏现代化的反潜设备,因此,英军“征服者”等潜艇进入马岛海域后,阿海军再也不敢随便活动,唯恐遭到打击。
的确,核潜艇的作战威力是巨大的,一次装载核燃料后,核反应堆可连续运转多年,核潜艇的续航能力可达几十万海里,可以长期地在水下潜行。据称,核潜艇水下一次航行时间可达1年左右。因此,核潜艇的隐蔽作战能力相当强。由于是核能利用,“征服者”核潜艇的水下速度可达30节,成为快速潜行的兵器。
“征服者”号不停地在阿根廷沿海巡游,注视着周围的动向。“报告,发现一艘大型水面舰只。”搜索系统很快发现了目标,声纳兵立即报告给艇长纳恩。“方位?”艇长问道。“南纬××度,西经××度。”声纳兵脱口而出。
“征服者”号核潜艇
艇长纳恩是个经验丰富的海底猎手,根据多方面的数据判断,他认为这是一艘很大的军舰。核潜艇开始跟踪。水面目标的数据不断地汇合到艇长那里。艇长分析后认为,这艘大型军舰应该是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因为阿军大型军舰就是2艘,另一艘航母的吨位比它大一些。
此时的阿海军正分成两支作战编队进行沿海作战巡逻,而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也在根据政府的命令,与另外2艘导弹驱逐舰在阿根廷东南沿海巡逻。进攻还是放它一马?纳恩陷入了沉思。“通信兵,马上用密电和特混舰队司令联系一下。”
英军航母特混舰队司令伍德沃德少将一听说发现大型水面目标,作为一名作战指挥官,马上就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不过,他知道,阿军这艘巡洋舰很大,达1万多吨,舰上官兵达1000多人,一旦英军核潜艇实施进攻,就可能意味着“大屠杀”。再说,这艘巡洋舰活动区域不在马岛战区,目前还没有对英军构成直接的军事威胁,似乎这艘巡洋舰在故意躲着英军,离马岛远远的。深谋远虑的特混舰队司令知道,马岛海空大战是二战以来最大的战争,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稍有闪失,会让人说不清,因此,决定此事由政府部门决定。
阿根廷海军“五月二十五日”号航空母舰
一道电波很快飞到英军参谋部。英军参谋部一看,下面的指挥官把责任推到这儿来了,干脆也往上推。
情报很快摆在了战时内阁官员的手中。内阁官员们经过研究,认为这艘巡洋舰是阿根廷海军的重要支柱,如果击沉它,将重重地打击阿根廷海军的锐气,迫使阿海军不敢轻举妄动。
进攻的命令很快下达。纳恩得到命令后,立即把政府指令向全艇人员做了传达,要求大家做好进攻的准备。
艇员们一听说要发动攻击了,顿时来了精神。自马岛战争爆发以来,该艇一直在海底潜行,个中滋味,苦不堪言。一天24小时,不见阳光,就如生活在地狱那样暗无光日,整日就和海龟一样在海底爬行,与鱼同游,与艇外朦胧世界相伴。87米长、10米宽的核潜艇塞满了各种设备,加上那100多名活生生的人员,狭窄的空间十分有限,人的活动余地大受限制,时间长了,大家多么想回到人间,伸伸胳膊,蹬蹬腿。
贝尔格拉诺号
该核潜艇自1971年11月服役后,长期执行海军的战略任务,进行多次远洋训练,也试射了一些真鱼雷,然而,那是试验。因此,从未进行过实战,所以,群情高昂的艇员们跃跃欲试。这是英国的首次核潜艇之战!它也是世界首次核潜艇之战!
一直跟在阿军巡洋舰屁股后面的英军核潜艇已在磨刀霍霍,然而,阿军巡洋舰居然毫无所知,官兵们值班的值班,休息的休息,似乎战火离自己远着呢。
这也不能全怪阿巡洋舰。该舰是阿根廷从美国买来的“布鲁克林”级旧巡洋舰,属于美国二战后要淘汰的产品。虽然该舰装有防空用的152毫米舰炮,然而,先进的反潜探测设备很缺乏,没有可探测潜艇的固定声纳系统,没有现代化的搜索系统。
英军核潜艇已连续跟踪数十小时了,阿军巡洋舰居然一直没有发现后面尾随的“狼”,足见巡洋舰探测系统的落后,由此也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不妙,凶多吉少。巡洋舰排水量达1.3万吨,可谓身躯庞大,而“征服者”核潜艇才4000多吨,可谓个儿娇小。两者相比,从外表来看,算得上是天壤之别。然而,从作战能力上来说,一个是睁眼瞎子,一个是虎视眈眈、其欲逐逐。这十分像中国故事中的黔驴与虎之战。
阿根廷海军“塞吉”号驱逐舰
核潜艇开始加速接近,时速达30节。
20日下午,“征服者”就像恶狼一样在阿军巡洋舰后面几十公里处尾随着,巡洋舰的一切动向,都在核潜艇现代化探测系统掌握之中。
此时的巡洋舰位于阿根廷东南端的近海进行巡逻,离马岛大约几百公里。显然,阿根廷的海军战略是不让大型军舰出海作战,而是在沿海巡逻,保护大陆,防止英国海军对阿大陆进行袭击。
巡洋舰依然逍遥自在,在海面上劈波斩浪。巡洋舰的防空雷达不停地旋转,电波扫视着周围空域,然而没有发现任何英军飞机前来突袭。对海雷达也在不停地探测,巡视着海面,然而,也没有发现任何前来袭击的英军水面战舰。时间长了,大家也觉得枯燥无味,开始松懈起来。
舰长庞苏看着舰上整装待发的两座4联装“海猫”防空导弹直指苍穹,心里踏实得多,总觉得英军作战飞机前来空袭,都将受到致命的打击。看着军舰上70多门火炮,可以四面出击,足以把前来偷袭的英军军舰炸得粉碎。庞苏看着军舰厚厚的装甲,心想英军一般的炸弹和导弹恐怕也不会把巡洋舰怎么的。这位舰长看着看着,心里荡漾着兴奋的涟漪,似乎这艘阿海军第二大战舰犹如海上堡垒那样坚固难破。
Mk.Ⅷ直航鱼雷
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料到,英军核潜艇会抓住巡洋舰的弱点,从海底发动突袭。
战争,自古以来,就讲究出奇制胜,而阿舰过分看重了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水下悄然跟进的核潜艇越来越近了,艇长下令艇员准备发射鱼雷。鱼雷兵开始计算射击诸元。这艘水下排水量仅为4900吨的核潜艇,配备6具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26枚鱼雷。
现在,这艘核潜艇上有两种常规鱼雷可供选择。一种是MK8“虎鱼”鱼雷,另一种是相当先进的MK24型鱼雷。其中,MK24鱼雷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先进武器,是英国自行研制的大型电动线导鱼雷,长约6.46米,质量约1.5吨,低航速24节攻击时,可袭击27公里远近的战舰;如以高速36节攻击时,可打击13公里远的目标。这种鱼雷的致命在于,它是线导加主被动性复合制导。
具体来说,鱼雷发射后,通过很细的金属线与核潜艇的电脑相连,由电脑控制鱼雷的早期航行;一旦电脑确定鱼雷偏了,会发出指令让鱼雷进行修正。鱼雷快要接近军舰时,电脑判定鱼雷航行正确,就由鱼雷的自动寻的系统进行控制。鱼雷的自动系统相当先进,属于联合声自寻装置,可引导鱼雷对1500米远的100分贝强的军舰进行自动攻击。据一位兵器专家称,这种鱼雷属于隐形鱼雷,噪音相当小,一般的军舰的探测系统几乎无法发现,就是先进的军舰也难以探测,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反舰武器之一。
马岛战争中“闪光的谢菲”被“飞鱼”导弹击沉,这是英国海军二战后最大的损失
显然,阿军军舰碰上这种鱼雷,要是探测不了,就该倒大霉了,鱼雷的300公斤炸药足以把军舰吞没。核潜艇开始加速,飞快地向巡洋舰靠近。此时的巡洋舰对眼前的危险仍毫无所知,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巡视着海面。
“发射!”16时20分许,艇长终于下达攻击的命令。这是人类第一个要求核潜艇攻击的命令。一条鱼雷从核潜艇的发射管里猛地冲了出来,向巡洋舰冲去。几秒钟后,第二条鱼雷也冲出了潜艇,向巡洋舰扑去。显然,两条鱼雷纷纷杀向仍在稀里糊涂航行的巡洋舰,足见核潜艇欲置巡洋舰于死地。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射出的两枚鱼雷不是那种相当先进的MK24,而是MK8型鱼雷。原来,艇长本来想用那致命的MK24,只是MK24自导系统此时对水面巡洋舰处于难以自导的状态,核潜艇必须调整位置才可发射。情急之中的艇长当机立断,下令使用MK8。说来令人难以置信,MK8是二战时期所用的反潜直航鱼雷,可谓老将矣,属于非智能型的,主要由雷头、气舱、航向控制器、发动机、陀螺仪、浮力舱、水平舵和螺旋桨等组成。
"贝尔格拉诺将军"巡洋舰中弹起火图
鱼雷前面有撞针,只要碰上军舰就会引起起爆管爆炸,引爆雷头炸药。该型鱼雷技术还算可以,在二战中战绩辉煌,命中率高,深受英国潜艇人员欢迎,因此二战后,英国潜艇一直在继续使用。现在,老将出马,再次征战。高压涡轮推进系统迅速地把鱼雷推向水面的巡洋舰。鱼雷像海底幽灵一般向巡洋舰逼近,两者的距离越来越近。庞大的巡洋舰怎么也没有料到,恶魔会从海底杀来。
“轰!”1.5吨的第一枚鱼雷终于鬼使神差般地撞上了巡洋舰的左舷,起爆管立即引爆了200公斤的炸药。200公斤的高能炸药,意味着什么?而且是巡洋舰的左舷?“不好!”巡洋舰的舰长庞苏惊叫起来。然而为时已晚,左舷顿时什物飞扬,火光与烈焰交织在一起。庞苏脑中一片空白。这声爆炸,意味着他的失职,意味着他的荣誉的终结,意味着阿根廷海军的悲哀和耻辱。对于进入核时代以来的人类海军来说,它意味着第一次核潜艇之战的开始!这是人类于1954年研制成功第一艘核潜艇后的第一次炸响。
下沉中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已失去舰首,图为幸存者逃生后拍摄
庞苏的惊愕还没有来得及消失,巡洋舰的舰艏又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原来,核潜艇的第二枚鱼雷赶来了!可怜的巡洋舰,屋漏又遭连夜雨,受到的第一次打击够重了,现在又被补了一击,结局更为悲惨。第一枚鱼雷爆炸后,左舷的设备被炸得一塌糊涂,安装在那儿的通讯设备、照明设备等全都报废,一些舱内漆黑一片,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突然,又一个200公斤的高能炸药开了花,巡洋舰的钢铁外壳此时再也不那么坚硬而忠于职守了,舰艏顿时被伟大科学家诺贝尔的发明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一直在外面徘徊的海水一见军舰的外壳出现黑幽幽的洞口,热情高涨万分,纷涌而入,大过探幽寻奇之隐。刚才还高高昂起头的舰艏很快没了脾气,开始下沉起来。两枚鱼雷的爆炸,当即把300多名官兵活活地炸死。300多人,要是把尸体放在露天的空地上,足以占满一个大草场。这些满腔爱国的勇士,还没来得及向敌人放出一枪,就魂飞大海了。
“征服者”号的舰桥上升起了象征胜利的海盗旗
痛心不已的舰长庞苏见状,满脸凝重。他看着军舰,知道可爱的战舰就要吻别海面,沉入海底龙宫了,而舰上还有近千名活生生的人,现在巡洋舰的性命是保不住了,下面就是要尽最大努力保住人的生命。“大家赶快弃舰逃生!”舰长看着这些还在目瞪口呆的部下,用颤抖的声音发布着军舰下沉前的最后一道重要命令。
舰长的命令刚说完,他的眼睛湿润了,有个东西在里面滚动。这是跟随他多年巡洋舰,是国家的骄傲啊,还有那些和他一直相守的部下,如今,落得这种……巡洋舰渐渐地在淹没自己,仿佛要把自己的无能从人类的视线里永远抹去。舰上的官兵们纷纷推下各种救生工具,然后,纷纷离开了军舰。
17时40分许,万吨巡洋舰扭动着庞大的身躯,一侧身,扎入水中,水面顿时掀起大大的漩涡。这艘大型巡洋舰就这样消失了。在远处救生筏上一直目不转睛看着的舰长庞苏,晶莹的泪花在眼眶里闪动。海面上,寒风呜咽,浪涛低吟,一个悲凉的歌声从逃生的人群中袅袅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