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牺牲后122师怎样了(92年开国中将韩伟临终前叮嘱儿子)
王铭章牺牲后122师怎样了(92年开国中将韩伟临终前叮嘱儿子)1924年,韩伟入团后被分配的任务是每个月两次来往于安源与长沙,以借书的名义充当交通员。这个决定,将韩伟当铁匠的父亲气得不轻。辍学后,韩伟很快参加了工人运动。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毛主席。韩伟摇摇头:“不,我对不起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活着不能跟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跟他们在一起……”韩伟是幸运的,他革命道路的起步阶段,就在毛主席身边。1922年,安源开始搞工人运动,16岁的韩伟决定放弃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进入工厂当学徒。
前言韩伟
1992年,开国中将韩伟的生命走到了最后尽头。临终前,他喃喃地对儿子说:
“我不行啦……我的骨灰,不放八宝山,你们把骨灰送到闽西革命公墓……”
儿子韩京京问他:“爸爸,是不是应该给北京留一部分,我们好纪念您,给您扫墓?”
韩伟摇摇头:“不,我对不起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我活着不能跟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跟他们在一起……”
韩伟对毛主席说:我大小也是个兵头儿韩伟是幸运的,他革命道路的起步阶段,就在毛主席身边。
1922年,安源开始搞工人运动,16岁的韩伟决定放弃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进入工厂当学徒。
这个决定,将韩伟当铁匠的父亲气得不轻。辍学后,韩伟很快参加了工人运动。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毛主席。
1924年,韩伟入团后被分配的任务是每个月两次来往于安源与长沙,以借书的名义充当交通员。
年轻时期的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是文化书社的经理。一次韩伟在去长沙的途中,钱被偷了,一直饿着肚子来到长沙。
结果,韩伟刚走到书社门口就晕倒了。
毛主席看到后,赶紧将他扶起来,给他吃了一些米粑,韩伟这才缓了过来。他们二人因此相识。
当时,韩伟名叫韩勋琴,所以,毛主席后来老是叫他“琴伢子”。
次年,随着军阀镇压工人运动,安源工人俱乐部垮台。
但是,韩伟的革命之心非常坚定。为了寻找组织,他从安源跑到长沙,后来又几经辗转来到大革命中心广州。
此时,恰好周恩来利用自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身份,说服学校同意让一批没有毕业证,没有资格报考黄埔军校,但有远大志向,有一定文化的青年,通过笔试获得入学资格。
因为这个契机,韩伟成为黄埔军校的一名插班生。
北伐期间,韩伟被编入叶挺的独立团。部队打下武昌城后,韩伟成为独立团24师新兵营的见习排长。
遗憾的是,24师新兵营没能赶上跟随24师参加南昌起义。
周恩来
路上,韩伟他们碰到了卢德明同志领导的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以及黄埔六期陈伯钧教导团下的一小部分人,他们结合在一起,重新组成了警卫团。
随后,这个团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韩伟被任命为排长。
秋收起义失败后,韩伟率领幸存的十多名战士,来到浏阳县找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正在浏阳县一个学校的操场上演讲,人群中,毛主席一眼就认出了韩伟。
他激动地冲着韩伟喊道:“你就是安源工人罢工时给我送信的小交通员!”
看到毛主席准备跳下演讲台,韩伟赶紧拨开人群,挤到毛主席跟前,大声喊道:
“报告毛委员,革命军第一团三营九连第一排排长韩伟,前来报到!”
毛主席高兴地连声说好。
由于韩伟对萍乡一带比较熟悉,自告奋勇要当前卫。毛主席便让他带两个人走在前面,送行、探路、传达命令。
毛主席
部队达到三湾后,毛主席针对秋收起义部队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改编。
改编结束后,韩伟告别毛主席,来到驻扎在大湾的二连报道。
1929年,毛主席、朱德带领的红四军在向赣南进军期间,突然遭到国民党偷营。霎时间枪声大作,子弹乱飞。
脱险后,毛主席吸取教训,决定组建一个前委混成大队,谭震林被任命为大队队长,他推荐韩伟担任副大队长兼任警卫排长。韩伟也因此成为毛主席的第一任警卫排长。
此时,韩伟虽然只有20出头,觉悟却非常高。这一年的春节,毛主席与朱德决定给部队官兵每人发放一块银元,作为大家的零用钱。
但是,当时部队有6008人,银元却只有6000块,还差8块。毛主席、朱德、陈毅等人立即提出,自己不要那一块银元了。
韩伟得知后,马上也将自己的那一块银元送了回去。毛主席劝说韩伟:“你就留下这块银元吧,拿着给自己买条裤子吧!”
朱德
韩伟坚持不要,还反问毛主席:“你怎么不留着呢?”
毛主席说:“我是前委书记,党代表嘛!”
韩伟听后思索片刻说道:“我是警卫排长,大小也是个兵头嘛!”
听了韩伟的话,毛主席发出无限感慨:
“是啊,参加我们这支队伍的人,只要能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就不愁打不败敌人!”
全军后卫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在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把守,构筑碉堡,以绝对优势,构筑起第四道封锁线,妄图歼灭中央红军。
面对凶狠的敌人,中央红军采取的战略是“抬轿子式”的队形。
走在前面的是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红八军团与红九军团则像是两把尖刀一样分列在队伍的左右前方两翼。
红五军团走在轿子的最后面,红三十四师则是在红五军团的最后面,充当全军的后卫。它的师团领导,基本都是当年红四军的骨干。
而韩伟所在的红三十四师100团,则是后卫的后卫,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在确定34师师长人选时,韩伟与陈树湘相互谦让,最后确定陈树湘为师长,韩伟是100团的团长。
陈树湘
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红三十四师在陈树湘与韩伟的带领下,奋勇阻击国民党军队。
在敌人包围严重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不顾一切牺牲,与敌人浴血奋战。
尽管敌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但红军战士丝毫没有畏敌之情。他们嘴里大喊着:
“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决打退敌人进攻,保证中央机关与兄弟部队强渡湘江!”接连击退敌人几次进攻。
弹药打光了,他们就与敌人拼刺刀,近身肉搏。
有一位连长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肠子都被敌人的炮弹炸断了,但他依旧凭借着我们无法想象的信念,带领全连战士继续战斗……
滚滚烟尘中,战士们杀声震天,他们凭借着无比的英勇,顶住了数倍于我之敌的疯狂进攻!
期间,朱总司令先后给陈树湘发来几份“万万火急”电报:
在这种情况下,应最坚决的作战,直至最后一位战斗员止……
归还主力如时间上已不可能……你们必须准备在不能与主力会合时要有以时期发展游击战争的决心与部署……
朱德
红三十四师冲出敌人合围向湘南转移时,还剩五六百人。
危急关头,陈树湘下令让韩伟率领师主力继续突围,自己则率领101团百余人做最后的掩护。
韩伟当即拒绝:
“你是师长,只要你还在,这个师就还在。我带100团的150多人做最后掩护,你率领主力部队赶紧突围到湘南去!”
对于陈树湘与韩伟来说,他们无疑读非常清楚最后的掩护意味着什么。但在生死面前,这两位高尚的人、可爱的同志,想的都是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由于时间紧迫,他们来不及多想,陈树湘看了一眼韩伟,听从了他的建议。
于是,他们紧紧拥抱,互相拍了拍肩膀,道了一声“再见”后,便兵分两路开始突围。
韩伟怎么也没有想到,自此以后,他就和师长永别了!
在韩伟的掩护下,陈树湘率领师主力部队通过了苗源。但是,就在他们准备渡灌江时,不幸被执行警戒任务的敌人发现。
湘江战役相关创作
关键时刻,后面的韩伟率人及时赶到,他对陈树湘说:“你们另选渡河!快!这里有我!”
说着,韩伟率人与敌军展开激战。
遗憾的是,陈树湘最终还是没能脱险,因为腹部受伤落入敌人之手。
为了不让敌人利用自己邀功请赏,陈树湘趁着敌人不注意,用手从受伤的腹部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而韩伟那边,在一次次打退扑上来的敌人,退到山顶时,全团只剩下30多人。
在子弹打光、手榴弹打光,眼看突围无望的情况下,韩伟对着战士们大喊一声:“砸掉枪支,跳崖!”后,纵身跳下山崖。
韩伟比陈树湘幸运,跳崖后并没有牺牲。和他一起幸存下来的还有一名通信员与一名政委。
他们三人拖着受伤的身体,将牺牲的战友找到,一一摆好,用树叶与茅草将他们的遗体盖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烈士们连磕三个响头,随即抱头痛哭……
湘江战役画作
由于那个地方太过危险,不宜久留,他们匆匆处理好战友们的遗体,便又火速启程,继续追赶红军队伍。
只是,韩伟还没追上红军队伍,就因为被叛徒出卖,被敌人抓捕入狱。
好在,韩伟的红军干部身份并没有被敌人发现,后来国共合作时,他顺利离开国民党监狱,来到延安。
可是,回到延安的韩伟却迟迟不肯去见毛主席。毛主席等了半年没有等到韩伟,只能专门吩咐刘亚楼,让韩伟来见他。
看到数年未见的警卫排长,毛主席幽默地说:
“我的警卫排长还是当年的样子嘛!不仅一根毫毛没少,下巴上还多了很多呦!”
听到毛主席调侃自己的胡子,韩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了,用手摸着下巴说:“我回去就刮。”
随后,毛主席询问韩伟为什么到延安这么长时间了不来看自己,韩伟虽然没有明说,但毛主席知道,他是觉得自己在湘江战役中没有打好,还被国民党抓去坐监狱,思想负担重。
毛主席
但是,在党中央与毛主席看来,韩伟在湘江战役中掩护主力红军抢渡立了大功,即便被国民党关进监狱,也表现得非常坚强,他无疑是一名好同志!
经过毛主席的开导,韩伟才放下了负担。
很快,韩伟主动要求上前线。此后,韩伟先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难忘战友新中国成立后,韩伟被授予中将军衔。此后几十年,他勤勤恳恳,继续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纵然家庭幸福,晚年含饴弄孙,好不快乐。但其实韩伟的心里一直有一处痛。
一天,韩伟的儿子韩京京下班回家后,准备叫父亲吃饭。
此时,韩京京惊讶的发现,父亲正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两眼直视前方,眼神中透露着无尽的悲痛与哀伤。他那棱角分明的双唇紧闭,嘴角上挂着刚毅与不屈。
这一幕把韩京京吓了一跳,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突然如此沉重。
韩伟将军
经过询问母亲,韩京京才知道,原来,中央军委决定在建军60周年之际,编撰一套完整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历程的特大型史料丛书。
就在这天上午,两位负责编撰红军长征史料的同志,来到韩伟将军的家里,请韩伟将军写一篇关于红三十四师在湘江战役中的回忆文章。
听到这个要求后,80来岁的韩伟心情复杂,既伤心悲痛,又自豪无比,接连两顿饭颗粒未进。
此后,韩伟耗时半年时间,终于将那篇文章写成。
建军节那一天,韩伟恰好收到文章被录用的通知书。在全家每年一度的聚餐期间,80岁的韩伟突然对家人说:“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放到闽西去。”
听到老爷子说这句话,全家人都愣住了:“哎呀,怎么回事啊,这么吉利的日子,说什么死啊?”
这个时候,家人还没有意识到韩伟对闽西的感情,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就那样过去了。
韩伟将军晚年
一直到1992年,韩伟临终前再一次向儿子提起这个愿望。
考虑到父亲的祖籍是湖北黄陂,那里有祖坟,儿子便问他:“爸爸,要不要把一部分骨灰送回老家?”
韩伟摇摇头说:
“湘江战役的时候,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起他们,对不起他们的家人……当年要是带领他们过了湘江,到全国解放,说不定全国的将军县还会出在闽西、永定、龙岩……我这个将军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跟他们在一起……这样我才能安心!”
儿子这才明白,父亲一生放不下闽西子弟,纵然生不能相伴,死也要相守……
正是因为对闽西子弟有歉意、有遗憾,韩伟将军当年在编写全军战术条例时,虽然去过福州好多次,却一次也没有回过近在咫尺的闽西。
因为,他对那里不堪回首。作为湘江战役的幸存者,韩伟将军想起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血肉横飞,一个个倒在自己的身边,那是一道永远迈不过去的坎儿……
红34师旗碑
韩伟去世后,儿子遵照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送回到他带领几千闽西子弟长征的出发地——闽西龙岩。
当韩京京捧着父亲的骨灰从飞机上走下来时,还健在的闽西两老魏金水以及伍洪祥还有很多韩京京不认识的长者,都来接韩伟将军。
此情此景,让韩京京泪流满面。
安放骨灰那一天,下着小雨,韩京京惊讶的发现有上百位老人齐聚在骨灰堂外的台阶上。
韩京京询问地委副书记:“你们地委组织了这么大规模啊?”
地委副书记摇头:“这不是我们组织的。昨天你们来了以后,不知道怎么就传开了,人们得知扩红团长回来了,好多老人都来了,都来给扩红团长送行!
听到这里,韩京京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
韩京京夫妇祭扫红34师无名烈士碑
2009年,湘江战役75周年之际,韩京京遵照父亲的遗愿,在湘江畔为红三十四师牺牲的6000位将士立了一块“无字碑”。碑上写着:
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为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和主力红军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三十四师六千闽西红军将士永垂不朽!
除此以外,韩京京后来还找到了被敌军残忍砍下的陈树湘师长的头颅遗骸。
站在陈树湘师长的碑前,韩京京的爱人(闽西老红军后代)失声痛哭,撕心裂肺的喊道:“大爹爹!我们来看你了!”
韩京京说,陈树湘师长没有后人,也没有外甥、侄子,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来。
唯一的一张像,是根据韩伟口述画下来的素描……革命的历程中,有无数像陈树湘师长这样的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什么也没有留下,谨以此文纪念这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