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好剧毛骗:第一网剧 十年 毛骗背后的那些人
国产好剧毛骗:第一网剧 十年 毛骗背后的那些人在一起工作的这些年里,优映文化的核心成员也在石家庄扎下了根。“哪怕我出去被人说小偷,出去被粉丝认出来,粉丝的反应都不是见到一个演员的心态。”邢冬冬说,粉丝见到他们,首先可能会觉得,这不是那个小偷吗?有一段时间团队断更,邢冬冬出门被认出来了,对方指他说:“还出来玩,还出来浪呢,你不回去剪片子去?”邢冬冬介绍,“有一些商家可能想过来做广告,制片人就跟他谈,‘要不你多拿点钱,直接定制一个剧’,他们一想这个性价比更高,就同意了,我们再投入到《毛骗》的拍摄当中。”《毛骗》中的“开挂”角色 包哥 5年里,团队的每一天都和《毛骗》有关,这部作品也成了主创们生命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
图源:豆瓣
这样一部神剧的启动资金只有6万元,是制片人李洪亮拉来的赞助费。“好像是一个卖服装的商家,《毛骗》第一季好多衣服都是卖服装的赞助的。”邢冬冬说。
剧组穷酸的情景,他们至今历历在目。“当时我们几乎除了吃饭,钱全部用在片子上了。最早我们拍戏不敢打车,都坐公交去,能走回来就走回来。稍微好一点,为了节省时间才打车,后面再积累到一定程度,剧组才买了第一辆车,十几个人挤到一辆车里。”
3季《毛骗》,前后蹉跎了5年的时间。当时《毛骗》和《麻辣隔壁》是同时拍摄,除此之外,团队还拍了一系列定制剧,比如《有情有趣》《枪打出头鸟》等。
邢冬冬介绍,“有一些商家可能想过来做广告,制片人就跟他谈,‘要不你多拿点钱,直接定制一个剧’,他们一想这个性价比更高,就同意了,我们再投入到《毛骗》的拍摄当中。”
《毛骗》中的“开挂”角色 包哥
5年里,团队的每一天都和《毛骗》有关,这部作品也成了主创们生命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
“哪怕我出去被人说小偷,出去被粉丝认出来,粉丝的反应都不是见到一个演员的心态。”邢冬冬说,粉丝见到他们,首先可能会觉得,这不是那个小偷吗?有一段时间团队断更,邢冬冬出门被认出来了,对方指他说:“还出来玩,还出来浪呢,你不回去剪片子去?”
在一起工作的这些年里,优映文化的核心成员也在石家庄扎下了根。
邢冬冬回忆,“将近七八年的时间,大家住在一套房子里, 可能三四个房间,甚至几个人住一个房间。那时候也没有所谓的工作室,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
和其他出名的小成本网剧《报告老板》《太子妃升职记》等不同,《毛骗》的时间成本很高。邢冬冬提到,《毛骗》终结篇拍了两年,有时候一集要拍一个月,这种人力资源和时间上的消耗,现在不太可能实现了。
《毛骗·终结篇》视频截图
此前的采访中,团队早已表达过进军大银幕的梦想。邢冬冬也告诉毒眸,最终的目标是在电影院看到自己的作品。
2011年前后,在互联网视频需求暴增、内容匮乏的环境下,《毛骗》《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等一批草根剧得以涌现。早期的红利结束,扎根下来的公司并不多,《毛骗》背后的优映文化是其中一个。
2014年,国内多家视频网站宣布大幅度增加自制剧的投入力度,并提出“网络自制剧元年”的概念。
拍完《毛骗》系列后,优映文化也开始总结经验,最终认为开发剧本和后期剪辑是自己的核心优势。
2015年之后,随着网剧市场越来越火热,各种爆款剧也越来越往精良制作上走,单集成本过渡到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此前,优映文化曾犹豫是否要接受融资,他们思考的是资本对于拍摄出好的作品是否有帮助,是否会带来其他方面的压力。在推掉了大多数制片项目,又要拍更多新剧的情况下,公司还是决定引进资金。
2016年,优映文化完成了来自国金投资的A轮融资。两年后,优映文化又接受了来自三七互娱的B轮融资。
图源:企查查
在《毛骗》之后,优映文化仍在擅长的悬疑题材上耕耘。2017年6月,《杀不死》在腾讯视频上线;2020年初,《输不起》在优酷上线。
《杀不死》延续了《毛骗》的小人物视角,主线是两个社畜无意间卷入了大案后的离奇经历。李洪绸曾透露,灵感来源是一句话,“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这部剧的豆瓣评分达到8.2,也让优映文化也走出了“江郎才尽”的质疑。但不管出什么片子,大家都会跟《毛骗》比,这是优映文化团队比较苦恼的地方。
邢冬冬认为,《毛骗·终结篇》9.7的评分有很多情感因素,粉丝们见证了团队成长的过程,加了很多同情分。
“《杀不死》跟《毛骗》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就好像一个路边摊跟大饭店的菜,可比性比较少,还有一点是期待值过高,一看好像没有《毛骗》好,还是给你打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