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等春来(油茶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围炉煮茶等春来(油茶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四川尤其是我安家的成都和北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曾经被张献忠军队屠城,基本一度成为空城,所以清朝政府曾经主导从湖广、北京一带大规模的移民到四川,以填充四川人口,而成都甚至专门划拨了一片区域建了一座内城,以安置从北京迁来的八旗子弟。所以成都和北京的很多风俗很像,甚至一度街道都叫做“胡同”。现在知名的宽窄巷子,以前叫做“兴仁胡同”、“太平胡同”,后来民国时期为了“驱除鞑虏”,强烈要求成都去胡同化,仓促之间只好按照街道宽窄,叫作宽巷子、窄巷子。油茶用的是炒面,通常都是白面,加了各种果料:核桃仁碎、芝麻、花生碎等,也是要炒过和炒面混在一起。开水一冲,搅合搅合,就成一碗稠浓的油茶了。有的人说油茶是因为用茶油炒的,所以叫油茶,我觉得不大对。油茶不拘用什么油炒,太原更不太可能有茶油,多的是用菜籽油炒,也有常见用牛油炒的。面粉炒成黄棕色,再用水冲泡,类似茶汤的颜色也是茶的泡法,这大抵是油茶的得名原因。
油茶: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有一年的冬天,我突然特别想喝油茶。
人在有的时候,小时候或者以前经历的事物会轮回般的闪现在思绪之中,甚至是那些当时不起眼的、曾经已经遗忘的也会强化般的浮现,成为一种当下的铭刻。
我小的时候经常喝油茶。太原的冬天比北京的冬天寒冷,深冬大部分的时候气温会在零下15℃以下。如果下雪,往往时间延续不会很长,但是雪片很大,落到地上厚厚的,化雪期也特别长。上下学的路上,很多时候会摔跤,一是棉衣穿的臃肿,二是雪层松软,基本都不会摔坏,站起来拍拍雪,同学间互相取笑一番,又嘻嘻哈哈的前行了。回到家,火炉已经烧得很旺,但是往往晚饭还没来得及做好,便去先做作业,饿的狠了,会用暖壶里的开水冲一碗油茶来果腹。
油茶用的是炒面,通常都是白面,加了各种果料:核桃仁碎、芝麻、花生碎等,也是要炒过和炒面混在一起。开水一冲,搅合搅合,就成一碗稠浓的油茶了。有的人说油茶是因为用茶油炒的,所以叫油茶,我觉得不大对。油茶不拘用什么油炒,太原更不太可能有茶油,多的是用菜籽油炒,也有常见用牛油炒的。面粉炒成黄棕色,再用水冲泡,类似茶汤的颜色也是茶的泡法,这大抵是油茶的得名原因。亦有文章说,油茶和炒面不同,主要区别是油茶是面粉直接炒熟,炒面是炒熟谷物再磨成粉。我自己觉得这种说法过于牵强,或者说起码我在太原成长的岁月里炒面和油茶是一回事,只不过半成品是炒面,冲泡后是油茶。
太原的油茶咸味的、甜味的都有,不过我们常爱喝的是甜油茶。我22岁离开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直到40岁都没再喝过油茶,仿佛它也不像糖醋丸子、头脑[1]、羊杂割等太原美食那样出现在我的乡思萦回、梦境缠绕之中。后来一年的冬天,我在四川阆中过新年,逛古城的闲散时光里,看到有位大姐推车卖油茶。那年的阆中下了一场小雪,虽远不如太原的冬天寒冷,可是也是呵气成雾、从内里散发阴冷的光阴。我搓了搓手,一瞬间有往昔梦回的恍惚,便也要了一碗。喝过了,内里也熨帖的很:四川油茶一样是很香的,不过这香和太原的油茶不同。四川油茶基本都是咸的,没有炒面的香气,却是大米粉熬成的糊,米粉也没有那么细还微有颗粒感,反而米香更浓郁。上面撒了很多料:香菜末、小葱末、大头菜末、榨菜末、花生碎,还有一小撮金黄的油炸馓子小段。加上花椒粉、红油、盐一起拌匀了喝,在那清冷的空气里顿时腾起一股顽强的、带有浓香的白雾。
四川尤其是我安家的成都和北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曾经被张献忠军队屠城,基本一度成为空城,所以清朝政府曾经主导从湖广、北京一带大规模的移民到四川,以填充四川人口,而成都甚至专门划拨了一片区域建了一座内城,以安置从北京迁来的八旗子弟。所以成都和北京的很多风俗很像,甚至一度街道都叫做“胡同”。现在知名的宽窄巷子,以前叫做“兴仁胡同”、“太平胡同”,后来民国时期为了“驱除鞑虏”,强烈要求成都去胡同化,仓促之间只好按照街道宽窄,叫作宽巷子、窄巷子。
而在这段历史之前,明代的山西已经成为商贾重地、人口大省,从大历史的背景来说,是因为北方地区的政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把太原乃至山西当成重点打造的根据地,从小的方面来说,那是贫瘠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晋商不屈服命运的成果。出于稳定和均衡资源的考虑,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政府大规模的主导了山西人口外迁,有记载的就达到了17批,至少迁出了100万人口,主要填充北京及河北的人口。100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明洪武十四年的数字,河北全省的人口为189.3万,而山西当时人口为403.04万。
相较于当时数量庞大的人口迁移,背井离乡的无奈与悲伤最终化成了明清经济的逐步兴盛,而从这片土地走出的人们也逐渐从北京和河北向山东、安徽、四川、陕西等地张开枝叶。现在成都市的青少年宫是在原成都的古中寺街小学的旧址上兴建的,而那所小学在清代的时候叫做“山西会馆”,是山西人在成都建的规模宏大的办事处。来往成都的山西老乡可以在那里住宿会友,品尝家乡美食,观赏山西戏曲,一慰乡愁。
五百年桑田沧海,黄河浊而复清,辰光旧事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只剩下这一碗碗如同油茶般的风土美食,散发出穿透岁月的香气。
[1] 太原的一种特有食物,据说来源于傅山,类似于羊肉汤面糊,多配腌韭菜和一种叫做“帽盒子”的面饼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