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合肥治疗心包积液(协和疑难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

合肥治疗心包积液(协和疑难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 SEE MORE↓本患者青少年女性,起病时间短,以反复大量血性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并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等慢性心包压塞症状。心包积液的病因鉴别诊断如下:(1)感染性心包积液:结核性心包炎是国内最常见的心包积液原因之一,心包积液可呈血性,但此患者无结核常见的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ESR正常,TSPOT-TB为0,ADA不高,因此结核无太多的明确临床证据。其他感染性心包炎如病毒性心肌心包炎等也常出现心包积液,但很少出现大量血性心包积液,此患者也无相关表现;(2)无菌性浆膜炎:此类病因在育龄期女性中更多见,原因与此类人群为免疫病高发人群相关,此种浆膜炎多为黄色渗出液,血性情况少,且患者常存在其他免疫病表现以及炎症指标升高,本例无免疫病临床常见表现;(3)创伤性心包积液:需要有明确的胸背部创伤史,或可能造成大血管撕裂的损伤,通常由于心脏附近血管破裂或撕裂造成,心包积液为血性,本患

合肥治疗心包积液(协和疑难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1)

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

Case 68: bloody pericardial effusion in teenager

为 薛毓琦 方理刚 林雪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通信作者:林雪,电子信箱:linxuepumch@qq.com

患者女,14岁,主因"间断胸痛、心悸、憋气3月余,意识丧失1次"于2019年10月24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高空坠落(1层楼高,下铺有软垫),双手着地,当时未诉胸痛、头晕、心悸等不适。此后间断出现胸痛,深呼吸时加重,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熬夜或晨起多见,伴心悸、憋气,无发热,无咳嗽、咯血,未予重视。2个月前因左肩疼痛于当地医院行针灸,期间出现意识丧失,牙关紧闭,无抽搐、大小便失禁,经救治(具体不详)40 min后意识恢复,自觉心悸、胸闷,伴上腹部疼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血常规大致正常,肝肾功能正常,D-二聚体10 522 ng/ml,甲状腺功能、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沉(ESR)、免疫球蛋白均在正常范围,淋巴细胞干扰素混合培养A+B(TSPOT-TB)0。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液性暗区16~30 mm),遂行心包穿刺引流血性液体400 ml(患者诉肉眼下像血液),无凝块,心包积液常规提示白细胞>1 000×106/L,未见肿瘤细胞;心包积液生化:白蛋白36 g/L,总蛋白56 g/L,腺苷脱氨酶(ADA)9 U/L,乳酸脱氢酶(LDH)200 IU/L。引流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微量心包积液(左室后壁液性暗区4 mm),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2周患者再发胸痛、心悸、憋气不适,并逐渐加重,表现为发作频次增加,伴恶心,活动耐力下降,平走200 m后即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复查超声提示心包积液较前增多,遂来京就诊于外院行超声心动图提示大量心包积液(液性暗区28~36 mm),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主动脉未见夹层或狭窄,肺内未见占位病变,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复查ASO、ESR、RF正常范围,为进一步明确病因就诊于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增加7 kg。近日诉偶有干咳。既往史:青霉素过敏史。个人史:生长于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生活。月经婚育史:未婚未育,否认性生活史。初潮2018年2月,行经天数5~6 d,月经周期不规律,周期1月余,第1次发现心包积液及穿刺后2周复查再次出现大量心包积液均处于月经期,入院时处于月经期。家族史:系领养,无法追述。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98次/min,血压97/47 mmHg,指氧(自然状态)99%。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下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增大,心律齐,心音稍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腹平软,移动性浊音(-)。四肢无水肿。

1 分 析

本患者青少年女性,起病时间短,以反复大量血性心包积液为主要表现,并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下降等慢性心包压塞症状。心包积液的病因鉴别诊断如下:(1)感染性心包积液:结核性心包炎是国内最常见的心包积液原因之一,心包积液可呈血性,但此患者无结核常见的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症状,ESR正常,TSPOT-TB为0,ADA不高,因此结核无太多的明确临床证据。其他感染性心包炎如病毒性心肌心包炎等也常出现心包积液,但很少出现大量血性心包积液,此患者也无相关表现;(2)无菌性浆膜炎:此类病因在育龄期女性中更多见,原因与此类人群为免疫病高发人群相关,此种浆膜炎多为黄色渗出液,血性情况少,且患者常存在其他免疫病表现以及炎症指标升高,本例无免疫病临床常见表现;(3)创伤性心包积液:需要有明确的胸背部创伤史,或可能造成大血管撕裂的损伤,通常由于心脏附近血管破裂或撕裂造成,心包积液为血性,本患者虽然有坠落史,但不存在明确创伤,主动脉CT血管造影也无异常发现,因此心包积液不符合创伤引起;(4)肿瘤性心包积液:当心脏外部的肿瘤转移到心包时可出现心包积液,其中以肺癌最为常见,积液的性质为血性或非血性的渗出液,而原发于心包或心肌的肿瘤,包括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等)等也会造成心包积液,多为局部组织坏死所致,该积液多为血性,引流后可反复快速增长,本例尚未发现心包积液存在瘤细胞和肺内占位,需进一步排查肿瘤;(5)其他罕见情况:患者心包积液均出现在月经期,是否存在胸腔子宫内膜异位症(thoracic endometriosis syndrome),本病较罕见,多出现在育龄期女性,可出现血胸、气胸、咯血等症状,但罕见累及心包引起心包积液。患者月经来潮仅1年,非好发年龄,需进一步寻找证据。

SEE MORE

患者入院行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律齐,肢体导联低电压表现。行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肺膨胀不全,双肺散在索条、斑片、淡片影。床旁超声心动图见大量心包积液(图1),遂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经心尖入路),引流液为暗红血性液体,送检引流液常规:外观血性混浊,比重1.030,细胞总数1 852 020×106/L,白细胞总数995×106/L,单核55%,多核45%,黎氏试验阳性;引流液生化:总蛋白(TP)44 g/L,白蛋白(Alb)29 g/L,LDH 496 U/L,ADA 9.7 U/L,葡萄糖(Glu)4.7 mmol/L。同时,该引流液测得血红蛋白(Hb)69 g/L。同期外周血Hb 124 g/L,而引流后次日下降至90 g/L。引流3 d后查体发现左下肺呼吸音低,叩诊呈浊音,行胸部X线片提示左肺新发胸腔积液,未见气胸表现。

合肥治疗心包积液(协和疑难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2)

RV:右心室;LV:左心室;RA:右心房;LA:左心房。A:体表超声: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房占位不明显;B:体表超声:非标准四腔心切面,可见右心房靠近房室沟部位团块性占位(箭头所示);C:TEE:非标准右心切面,可见右心房占位,其内回声不均匀(箭头所示)

图2 患者2019年11月5日超声心动图

合肥治疗心包积液(协和疑难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3)

A:右心房形态不规则,可见多发软组织密度占位(箭头所示);B:右房、房间隔多发占位,部分明显强化,部分强化不明显(箭头所示),不除外血栓

图3 患者胸部增强CT图像

4 分 析

患者TEE、胸部增强CT提示右心房、心包内多发占位,占位血供丰富,PET/CT评估该病变侵犯右心房、右心室及相邻心包脂肪间隙,SUVmax明显升高,高度提示为恶性病变,结合患者存在反复大量心包积液,临床表现符合心脏恶性肿瘤。虽然PET/CT发现T2锥体后方肌间隙异常,但结合局部MR增强结果,未提示远处转移,也未发现心脏外恶性占位。原发于心脏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约占所有原发性心脏肿瘤的10%,其中血管肉瘤最为常见,约占原发心脏恶性肿瘤的40%~76%[1 2]。心脏血管肉瘤好发于右心房及心包,相比儿童尤其是婴儿,成人的发病率更高。鉴别上主要需要与其他良性肿瘤(如最常见的黏液瘤)及转移性病灶相鉴别,血管肉瘤在心脏的影像学表现相对特异,包括常位于右心房、右房室沟等位置、形态表现为不均质的肿块,侵袭性强累及附近多部位结构,富血供且常伴有坏死性病灶等,确诊仍需病理。结合上述临床特点,考虑本患者为心脏血管肉瘤可能性大,有待病理证实。在获取病理方面,心包积液细胞学阳性率低,行心内膜活检会增加出血及转移风险,故在有手术机会的情况下首先推荐外科手术获取病理。血管肉瘤病理特异性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CD31、CD34和FⅧ阳性,波形蛋白局部阳性,ki-67变异性则较大(某些部位可高达90%);肌间线蛋白、肌动蛋白、myoD1、钙结合蛋白以及MelanA阴性[3]

SEE MORE

本例患者无明确远处转移,有外科手术指征,家属求治意愿强烈,遂转入心外科行"心脏肿物切除+右心房重建术",术后病理:(右心房肿物、心包肿物)恶性梭形细胞肿瘤,伴大片坏死,结合免疫组化,符合血管肉瘤。免疫组化:CD31(+),CD34(+),ERG(+),SMA(+),AE1/AE3(-),D2-40(-),LCA(散在+),S-100(-),Ki-67(index25%)。

5 分 析

就此患者心脏原发血管肉瘤诊断明确。血管肉瘤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但因此病早期无症状,侵袭性强、疾病进展快等临床特性,发现时往往已经发展至晚期,且因其生长于心脏,手术本身难以充分切除肿瘤。故迄今为止,血管肉瘤患者的预后一直较差,多达8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4]。即使可行手术切除的病例其平均生存期也仅为6~10个月左右,术后死亡的原因常为肿瘤的复发及远处转移,而非手术并发症。也因此有学者考虑为此类患者进行心脏移植是否可达到根治的效果。Li等[5]报道了原发心脏肉瘤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区别,其中14例血管肉瘤患者接受了心脏移植,中位生存期9个月;另7例不可切除的血管肉瘤患者接受了化疗等姑息性治疗,中位生存期8个月,二者无统计学差异。除单纯手术治疗外,有学者报道,在一些尚未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中,术后应用局部放疗可根除肿瘤[4]。而心脏肉瘤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议,既往的个案报道疗效不一,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SEE MORE

本例提示,短期内反复出现大量的血性心包积液应警惕恶性心脏肿瘤,因转移性心脏肿瘤更为多见,需要积极排查是否存在心外原发肿瘤。发生于右心的多发性不规则,富含血供的原发性肿瘤首先考虑最常见的血管肉瘤。在某些情况下受声窗所限,常规体表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床旁超声容易漏诊右心肿物,可进一步行TEE或心脏增强CT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血管肉瘤病情进展迅速,如何更早期地诊断和治疗以改善预后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Basso C Valente M Poletti A et al. Surgical pathology of primary cardiac and pericardial tumors[J].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1997 12(5): 730-738.

[2] Burke A Tavora F. The 2015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of the Heart and Pericardium[J]. J Thorac Oncol 2016 11(4): 441-452.

[3] Jan Přeček Zbyněk Tüdös Martin Hutyra et al. Primary cardiac angiosarcoma in multimodality imaging-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Cor Et Vasa 2016 58(5): e478-e483.

[4] Movsas B Teruya-Feldstein J Smith J et al. Primary cardiac sarcoma: a novel treatment approach[J]. Chest 1998 114(2): 648-652.

[5] Li H Yang S Chen H et al. Survival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for non-metastatic primary cardiac sarcoma[J]. J Cardiothorac Surg 2016 11(1): 145.

本文来源

为 薛毓琦 方理刚 等. 第68例:临床表现为血性心包积液[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2): 180-182.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20.02.01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