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名的由来和来历(连本地人都会读错的无锡地名)
无锡地名的由来和来历(连本地人都会读错的无锡地名)“东(土夅)”是无锡一个常用的地名,但因为电脑里打不出“(土夅)”字,常常被写作“东绛”。“(土夅)”字已被收入2009年年底面世的《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在第680页。注音为gàng,与无锡话读音相近,而无锡人说普通话时常把这个字读成 jiàng。在市中心和平电影院的东南,有一条400多米长的小弄堂,名曰“沙文丼”。据《无锡金匮县志》附图载,原为“沙盆潭”。后谐为“沙坟丼”,1966年改为“沙文丼”。具区,是太湖古称。鼋头渚景区里面也有一个牌坊,上书“具区胜境”。除此之外,无锡还有一条具区路,著名的“大茶壶”就在具区路上。这就有点懵了,路牌上标的是(jù qū),百度上搜索,具区读音为jù qū,但是按照古音来讲,读作jù ōu。
无锡
要说起鼋头渚,那名气真的是大了去了,无锡人会读但不一定会写,外地来的小伙伴很多连读都不会,听说很多人念的是【guī】
鼋头渚是观赏太湖最佳的地方,3-4月份也是全国赏樱胜地,每个季节都散发着不同的美。
(这个词读法有争议)
具区,是太湖古称。鼋头渚景区里面也有一个牌坊,上书“具区胜境”。
除此之外,无锡还有一条具区路,著名的“大茶壶”就在具区路上。
这就有点懵了,路牌上标的是(jù qū),百度上搜索,具区读音为jù qū,但是按照古音来讲,读作jù ōu。
在市中心和平电影院的东南,有一条400多米长的小弄堂,名曰“沙文丼”。据《无锡金匮县志》附图载,原为“沙盆潭”。后谐为“沙坟丼”,1966年改为“沙文丼”。
“东(土夅)”是无锡一个常用的地名,但因为电脑里打不出“(土夅)”字,常常被写作“东绛”。“(土夅)”字已被收入2009年年底面世的《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在第680页。注音为gàng,与无锡话读音相近,而无锡人说普通话时常把这个字读成 jiàng。
无锡小伙伴都会念,外地来游玩的就不一定念得出来啦。蠡园地处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铸就了蠡湖山水的传奇,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而得名。
无锡人基本会念,都是拿来为难别人的,哈哈。京杭大运河中的黄埠墩,因春申君(黄歇)曾在此疏治芙蓉湖而得名。康熙南巡至无锡时曾在此题下"兰若"一匾,乾隆则题有诗句: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
黄埠墩号称从来淹不掉,平时基本也没人上去,所以也是个挺神奇的地方,不过今年无锡水大的,差点把黄埠墩淹了。
宜兴
高塍镇,位于宜兴,你可能没听过,但是这是一个人文荟萃,历代人才辈出的小镇,自宋至明清,计状元1人,进士67人,并曾有人位列九卿。高塍最有名的特色美食是猪婆肉,有机会要去吃吃咧~
为了吃,什么字都可以认识!
团氿风景区,位于宜兴市区西部,是太湖风景区阳羡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团氿是宜兴最大的城市湖泊,也是宜兴夜跑比较好的路线。
湖氵父镇,因为输入法没有收录此字,所以打不出来,为了方便,一般写作“湖父”,这个字基本只有宜兴地区还在使用。湖氵父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因“太湖第一源”、“太湖之父”而得名,更以“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天世界”、“紫砂源地”而名闻遐迩。
有机会一定要去湖氵父镇玩玩,宜兴比较著名的景区基本都是在这里的,环境特别好,一路都是风景。
江阴
峭岐镇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境内,面积44平方千米。古称萧崎,清改名峭岐。后与璜塘镇、马镇,峭岐镇三镇合并,组建徐霞客镇。
这个“峭”和“陡”分开来,我竟然不会念了。
北漍镇隶属于江阴市,位于江阴市东端,到张家港10分钟,到常熟20分钟,到无锡30分钟,到江阴40分钟,到苏州50分钟。宋元间形成村落,明中期成市集名“北角市”,清初易名“北漍”。民国间建制为镇,至2003年11月与顾山镇合并。
“漍”这个字已经是简体字啦,就是这么写滴。
仓廪,隶属于江阴。这是一个极富有历史文化的地名。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蟠龙山、凤凰山之间的仓廪桥村望海墩曾发掘到古遗址。中国著名作家、出版家、教育家胡山源就出生于江阴山观镇仓廪桥河西前村一个贫农家里。
图片来自新浪博客:甲乙丙
你们小时候一定还学过这句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嗯,汉字就是这么神奇,有时候一时半会还真认不出来,看得越久还越陌生。
无锡人,这些地名你都会读吗?
(转载自:无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