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披荆斩棘的姐姐都希望变成小公主(姐姐才是披荆斩棘)

披荆斩棘的姐姐都希望变成小公主(姐姐才是披荆斩棘)哥哥们是“重返高光”姐姐们是“重新出发”在第一期,节目想与同质竞品《追光吧!哥哥》做出区隔的努力就清晰可见。当《追光吧!哥哥》靠着强烈的女性凝视和对中年男性油腻形象的围剿而出圈的时候,《披荆斩棘的哥哥》选择走了另一条路——呈现业务能力更强、更讨人喜欢的哥哥形象。节目组广为流传的温馨提示:“不要wink,不要扭胯,不然会被剪掉”,正是这一立意的体现。从初舞台效果来看,节目组的目的达到了。类似于live house的场馆,1000名现场观众嘉宾中众多的音乐人,都让初舞台呈现出的质量超乎期待。从“古惑仔”合体唱《友情岁月》,到言承旭唱《流星雨》,再到Beyond本尊与“粉丝”合作金曲……情怀牌一张叠着一张,回忆一浪接着一浪,节目弹幕中铺天盖地的“爷青回”和“回忆杀”已经说明了一切。不得不说,《披荆斩棘的哥哥》给足了观众关于舞台的震撼与感动。拉满的情怀,也让其成功地实现了在“姐姐”第二季后口碑上的

作者:张睿泠

黄贯中、陈小春、张智霖、言承旭、赵文卓、张晋、李云迪……一个横跨演员、偶像、舞蹈、音乐数个领域,几乎代表内娱辉煌时代的班底就这样被集结到了《披荆斩棘的哥哥》。

披荆斩棘的姐姐都希望变成小公主(姐姐才是披荆斩棘)(1)

然而前有《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爆款破圈,第二季收视暴跌,还有隔壁《追光吧!哥哥》这一同类型竞品作为对照,《披荆斩棘的哥哥》所面临的创新需求和品质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另一边,开播以来霍尊的“翻车”也给节目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档节目如何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回应期待并突破想象,值得我们投去目光。

“不要wink,不要扭胯,不然会被剪掉”

在第一期,节目想与同质竞品《追光吧!哥哥》做出区隔的努力就清晰可见。当《追光吧!哥哥》靠着强烈的女性凝视和对中年男性油腻形象的围剿而出圈的时候,《披荆斩棘的哥哥》选择走了另一条路——呈现业务能力更强、更讨人喜欢的哥哥形象。节目组广为流传的温馨提示:“不要wink,不要扭胯,不然会被剪掉”,正是这一立意的体现。

从初舞台效果来看,节目组的目的达到了。类似于live house的场馆,1000名现场观众嘉宾中众多的音乐人,都让初舞台呈现出的质量超乎期待。从“古惑仔”合体唱《友情岁月》,到言承旭唱《流星雨》,再到Beyond本尊与“粉丝”合作金曲……情怀牌一张叠着一张,回忆一浪接着一浪,节目弹幕中铺天盖地的“爷青回”和“回忆杀”已经说明了一切。不得不说,《披荆斩棘的哥哥》给足了观众关于舞台的震撼与感动。拉满的情怀,也让其成功地实现了在“姐姐”第二季后口碑上的回暖。因此从某些角度来说,它到目前为止确实是今年舞台综合质量最高的综艺。

但抛开情怀,抛开高潮迭起、充斥着80后、90后青春回忆的第一期之外,这些大多数都超过30岁的哥哥们如何“披荆斩棘”,显然更加有趣。

姐姐们是“重新出发”

哥哥们是“重返高光”

一开始,节目组就给出了姐姐们前两季的最长训练时长,让哥哥们参照着定下自己每日的训练目标,并对镜头宣言。节目组强化两个节目对比意识的意图不可谓不明显,但哥哥们的表现就耐人寻味了。虽说没必要一定每天训练到十几个小时,嘉宾们不想“内卷”、不愿后期食言的考量也可以理解,但当有几个人理直气壮地宣布自己准备每天训练0小时、半小时的时候,也难免让观众产生负面的观感。

也许这些艺人舞台经验都非常丰富,不需要无谓消耗时间,但对比前两季姐姐们的表现,这样的态度看起来就有些散漫和傲慢了。最重要的是,这如何让观众看到他们“披荆斩棘”?同样的,一些嘉宾在选曲和排练时专门选择并强化自己擅长的领域,更是让人怀疑“他们是否并不想突破自己”。

这样的态度与选择,放在其他地方不一定是错误的,但在《披荆斩棘的哥哥》里却显得有少许不合时宜。名叫“披荆斩棘”,却没能呈现出相应的态度和行动,甚至在与前作中的姐姐们比起来,都看不到嘉宾们的危机感,也就让人没办法不深究——这究竟是为什么?

让我们暂且把视线转移回哥哥们的业务上,跨过哥哥们这场被喝彩声淹没的初舞台演唱会,也许我们就能一窥他们显得如此没有危机感的原因。

回首《乘风破浪的姐姐》前两季的初舞台,都遵循着同一个规律:独自上场,没有现场观众,没有鲜花掌声,只有打分的评委。虽然打分过程大家都互相留有体面,但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将个体“孤立”后进行的全方位的审视。不管你之前是什么身份、地位,在这个节目里,在这个舞台上都将全部归零,你只是你自己。归零后再重新出发的意图在节目设置上异常清晰。再反观哥哥们的初舞台,所有人都呈现着自己最擅长的内容,一千名观众被请来,打分的评委被抹去,最后台上台下、画里画外,每一个人都在为青春情怀埋单。这种差异值得深思。

对比《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面对姐姐,人们想方设法剥下了她们漂亮的外衣;而面对哥哥,人们却找来了1000个观众为他们的漂亮外衣欢呼。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体会到两档节目立意的不同:哥哥们需要的不是重新出发,而是重返巅峰、重回他们的高光时刻。

30 的焦虑 男女大不同

同样是30 的年纪,我们可以在姐姐身上看到明显的焦虑,但哥哥身上的焦虑却无迹可寻或者藏得更深,只有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才能匆匆瞥见一个模糊的轮廓。这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面临的社会压力和个人焦虑完全不同。对于女性,她们可能焦虑的是外貌,是年龄,是事业不可避免地被这些外在条件拖累,是社会对个人生活无休止的规训与期待。但对于男性来说,这些可能并不是他们最深的焦虑来源,同时他们的焦虑可能也更难通过镜头展现。

也许是社会对男性期许总是偏向于不拘于小节、不纠结情感、不外露情绪,导致他们很难向外人展露内心的罅隙与真实的想法。除去李铢衔这样因意外重创无法继续自己梦想的、有客观因素的困境外,节目中甚少展现30 男性的焦虑与困难,比如中年危机、事业上的固化等等。当然,如果足够细心,也能寻到蛛丝马迹:就像黄贯中在采访环节说的,虽然他一直在做音乐,但他的歌很多人都没有听到。

另一方面,不同于女明星身上承载着女性的典型焦虑,男性的焦虑往往很难通过男明星的身份呈现。对于女性,社会设定了太多的规训和评判标准,尽管有所改变却惯性犹在——优先级往往围绕女性的外在,年龄、长相、身材等等;其次是女性的性格及对家庭的贡献,比如是否成家生子、温和体贴、持家有道……至于事业成功与否,是叠加在这些之上的衡量维度。这些标准对于女明星或是普通女性通用。同时,这些方面的焦虑又比较容易直观地在镜头前表现,因此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观众得以从姐姐们的身上看到女性整体的焦虑,唤起共鸣。

而反观男性,社会对他们的期许绝对是事业和地位优先,中年男性的犹豫、挣扎、慌张、困顿、颓丧,基本都与此有关,但是这些困境能够与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成功者”相匹配吗?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够成为艺人,尤其是成为《披荆斩棘的哥哥》里这些功成名就的艺人,已经不止是普通的事业有成了。披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光环,这样的成功让哥哥们很难成为承载男性焦虑的符号,也更难以与普通男性产生联结,更遑论成为他们生活的模板与追求。再加之前文所说,男性倾向于隐藏自己感性的一面,这也让其焦虑在镜头下的表现更为隐秘。

所以,如果我们要看到哥哥们真正地“打破”自己,继而用行动实现“披荆斩棘”,恐怕还需要有更多时间和设置让他们能面对镜头卸下防备。而节目组是否会有这样的呈现,或者将如何一步步拆解进而做到这点,还都是未知数,也是节目在情怀之外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张睿泠)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猜您喜欢: